
小米能峰回路轉嗎?
文丨齊介侖
“我呢,專門用金山詞霸查了一下什麼叫‘破’。‘破’呢,其實挺簡單的,就是專業。”
如果你不是資深“米粉”,又恰巧在前些天“小米10”線上直播發布會過程中從屏幕前走開了一下,那麼當說著一口湖北仙桃版普通話的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拋出這句話時,你九成九是懵的——what is 破?
B站網友看起來異常歡樂,整場活動在進行到這第60多分鍾的時候,滾動的彈幕迎來一個小高潮。他們大多對雷軍並不陌生,對雷氏別出心裁的英語口語更是尤為熟悉,畢竟2015年4月雷軍在印度新德裏小米4i發布會上的一句“Are you ok”及相關音視頻資料,早已是該站鬼畜區鎮店級創作素材。而這個“破”,也不是雷軍頭一次說了,雖然網友的狂笑一如既往。
“破”即“pro”。“小米10破”也就是“小米10 Pro”。因為對雷軍比較了解,甚至在這個環節開始之前,也就是雷軍站在舞台中央,結合PPT介紹完小米10的各項參數,剛剛說出“可能大家都關心,還有沒有更強的版本”之後,馬上就有網友發出了彈幕預告:“讓我猜猜,是不是‘破’了!”

作為在中國大陸把“互聯網思維”發揚光大的第一人,在史蒂夫·喬布斯之後享有“雷布斯”美譽的連續創業者雷軍,無疑是開得起玩笑的,否則換做某些守舊而固執的企業家,別說把他的演講做成鬼畜視頻、把他與周鴻禕抓怕的合影做各種神奇演繹,就是你稍稍有些不合常規的延展,甚至讚美得不夠偉光正不夠合乎他的心意,他都會隨時不高興。而老板要是不高興,公關刪稿不說,搞不好還得把你運營平台順手給舉報了。
頗受年輕網友歡迎的雷軍,顯然深知如何與米粉及潛在米粉們打交道。
2014年11月,浙江烏鎮,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雷軍與曹國偉、劉強東一起做客央視《對話》節目時說,他的人生哲學就是“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敵人弄得少少的”,“能合作盡量合作”;而到了2018年5月,他把這一點進一步升華並聚焦到用戶層麵,以《董事長的公開信》的方式,寫進了小米招股書,其中有這麼一段:“優秀的公司賺的是利潤,卓越的公司賺的是人心。更讓我們自豪的是,我們是一家少見的擁有‘粉絲文化’的高科技公司。”
從核心硬件產品也就是手機自2010年4月“為發燒而生”,到之後旗下品類不斷向外拓展,逐漸增加到電視、筆記本電腦、智能音箱、手環、移動電源、平衡車、空氣淨化器等多種,過去10年間,雷軍主導創立的小米品牌,以“極致性價比”為武器,攻城略地,已深入人心。
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時,雷軍表示,小米已不再是一家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一家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盡管硬件仍為小米重要的用戶入口,但小米不期望硬件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他說,小米的商業模式,是獨創的“硬件+新零售+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
但上市迄今,顯而易見,硬件特別是手機業務,仍牢牢占據著小米集團營收的絕對大頭。以最新財報即2019年11月27日發布的2019 Q3財報為例,報告期內,小米集團總收入537億元,其中智能手機收入323億元,占比超過60%。
換句話說,小米和Redmi紅米這兩個手機品牌的總體市場表現,決定著雷軍能否拯救跌跌不休的股價——自上市首日即跌破17港元發行價以來,一路向下,截至2020年3月15日收盤,每股已跌至10.98港元,市值已從雷軍早前在致全員信中感到驕傲的543億美元,縮水37%至339.5億美元。
雷軍在2018年7月9日上市當晚的表述“股價短期波動不重要、”“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等,言猶在耳,但“賺一倍”如今生生變成了“砍一半“,這無論是對雷軍的朋友、普通投資者還是小米持股員工來說,至少當前感受大概都不會是很愉悅的。雷軍的壓力可想而知。
雷軍亟需一場巨大的勝利,但這談何容易。
一方麵是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日漸飽和,突破乏力;另一方麵是來自華為、OPPO、Vivo等強勁友商的競爭愈發殘酷;而雷軍持續加碼並被寄予厚望的“5G+AIoT”前景難料,而且小米屆時能夠拿下幾成市場,說不好,更關鍵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雪上加霜的是2020春節前新冠肺炎的爆發,這導致線下諸多動作包括營銷、銷售、供應鏈響應等都難以如常開展,比如前文所述原計劃線下4000人的小米10發布會,隻能改為線上直播,因此包括小米在內,手機全行業出貨量已降至冰點。
01國內根基已經不穩
中國大陸市場對於全球各手機廠商來說無疑都是一塊極為重要的領地。
2020年1月,國際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了一份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報告。
依據該報告,2019 年第四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名分別為華為、OPPO、Vivo、蘋果、小米,其中華為出貨量3330萬部,所占市場份額39%,OPPO 與Vivo不相上下,分別以1400萬部和1310萬部出貨量拿下16.4%和15.4%的份額,小米墊底,出貨量810萬部,市場份額9.5%。
再看全年。Canalys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全年出貨量前五名分別為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出貨量分別為14200萬部、6570萬部、6270萬部、3880萬部、2750萬部,市場占比分別為38.5%、17.8%、17.0%、10.5%、7.5%,小米前進了一小步,位列第四。

2019年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全年出貨量情況。來源:Canalys
但要知道,至少在2014年和2015年,依據國際權威調研機構IDC、Strategy Analytics以及如上Canalys的數據——盡管三者統計口徑略有不同且華為一直緊緊跟隨,但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彼時毫無爭議的帶頭大哥是小米。
小米的優勢正在失去,而且速度很快。2016年後,它不僅被華為、OPPO、Vivo趕超,而且此後迄今再未進入國內前三,而其與華為的差距更是越拉越大——放心,我們沒收華為的錢。
2018年2月7日,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雷軍在小米公司2018年年會上開心地談到,截至2017年10月,小米已實現年初設定的營收過千億的目標,他認為2017年是繼往開來的一年,為此,他決定乘勝追擊,為手機業務設定了一個新目標:10個季度內,國內市場,重回第一。
用雷軍台上的話說,中國市場是小米的根基,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也是全球行業競爭的高地,隻有本土勝出,才能持續支撐國際業務穩步發展,隻有贏在中國,才能贏得世界。
“這場決戰中,我們要堅定地戰場前移,指揮部設在前線。我們要以省為單位、以城市為單位、以每個縣鄉甚至社區網格為單位,在戰場的每一處始終保持勇猛機敏,寸土必爭、血戰到底。”他說。
10個季度,也就是2年半,如果從雷軍發言當日作為起點計算,那麼2020年8月7日就是截止日,留給小米和雷軍的時間已經不多。
既然雷軍曾多次高調提及“小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麼在團隊攻克一個“小目標”之後,喊出一個大目標,用來提振士氣,這當然無可厚非,但客觀現實比較冷酷——如果真要實現它,現在看,概率幾乎為零。
好消息與壞消息同時到來。
2019年12月,IDC曾就中國大陸2020年手機市場做過一項預測,涉及10個方麵,其中第一條就談到,隨著5G概念加速進入大眾視野以及5G手機的快速覆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或將觸底反彈,出貨量有望回歸正增長,同比增幅或可達到0.7%。
突發的疫情令這一預測迅速失效。而且就目前狀況看,不僅遠遠談不上增幅,恢複到往年常態化水平,都需要至少數個月的時間。
數據正在說明這個問題。

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情況。來源:中國信通院
據工信部直屬科研機構中國信通院3月9日發布的《2020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20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8.4萬部,同比下降56.0%,其中2G手機4.3萬部、4G手機396.0萬部、5G手機238.0萬部;2020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719.7萬部,同比下降44.0%,其中2G手機38.9萬部、4G手機1896.4萬部、5G手機784.5萬部。
02賺一倍,需要等多久?
作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加之雷軍的知名度及港交所4年前對阿裏的錯失,小米的上市受到了各方頗為強烈的關注,其前期彙集的目光和聲量,據說蓋過了2個月後在同一地點掛牌的美團。
尷尬的是,小米的股價走勢沒能配得上雷軍及創始團隊的歡欣鼓舞。
雷軍上市前夕說,截至2018年7月8日,小米一共有超過7000名員工持有股票或期權,“IPO後大家將獲得資本市場給予的福報”。
在小米股價總體持續下行的過程中,何小鵬與林斌的角色不能不提。
應該說,小米上市前後,除了李嘉誠、馬雲、馬化騰等行業領袖的背書式認購,最為耀眼的就是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的站台。
2018年5月3日小米提交招股書後,雷軍將招股書中《董事長的公開信》改標題為《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發到網上,被刷屏傳播。5月4日,何小鵬如法炮製,也發了一篇公開信:《小鵬汽車是誰,小鵬汽車為什麼而奮鬥》。全文除談到雷軍對他及小鵬汽車的幫助之外,重點表達了感謝和祝福。
這隻是前奏。
小米上市次日即7月10日中午12點21分,何小鵬發朋友圈表示,他已分別於7月9日、7月10日,在二級市場買入了超過1億美元的小米股票,“我是堅定地看好雷總和小米的”。
“對好公司,市場恐懼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我有幸在13和14年拿了阿裏的股票,一直到現在;也從14年開始買入騰訊,可惜買的還不足夠多。我強烈感覺小米的未來和阿裏、騰訊一樣卓越,也許都是偉大。”他說。
業內人熟知,雷軍對何小鵬影響頗大,是他先後兩個創業項目即UC優視和小鵬汽車的天使投資人,而何小鵬不吝將雷軍公開奉為自己的“導師和貴人”。
當然,這是一番投桃報李式互動,而且互動並未到此為止——2019年11月13日,小鵬汽車宣布已獲C輪融資4億美元,小米為投資方之一。
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多達十幾萬的普通投資者,是否也都能像何小鵬一樣,對小米和雷軍信心堅定,而且能夠“學會忍耐、捂住不放”呢?更重要的是,這“捂住不放”的結果,真的是“賺一倍”嗎,這個周期有多長?

能夠看到,為了讓股價止跌回升,鼓舞投資者信心,小米集團及雷軍個人迄今已祭出包括股票回購在內的多重利器。
這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一個節點是2019年1月9日。當日上市半年解禁期滿,大批股東套現離場。俄羅斯著名投資人、DST創辦人Yuri Milner旗下基金Apoletto Managers Ltd減持5.94億股,套現近60億港元。受此影響,小米股價當日跌幅達6.58%。
除了發公告表示董事長兼CEO雷軍、CFO周受資等多位高管承諾未來365天繼續鎖定小米股票之外,小米集團分別於同年1月17日、1月18日、1月22日連續多次大規模回購,對股價有短期小幅拉升。此後迄今,這樣的回購動作頻頻發生。
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不在上述股票鎖定名單上。
港交所“披露易”網站(hkexnews.hk)顯示,自2019年8月21日起,林斌連續3日共計減持小米股票4131.34萬股,套現3.7億港元。
在小米股價持續低迷時期,核心高管減持套現,負麵作用不言而喻:你總裁都在大筆套現,存在轉做其他投資的可能,這讓聽信了雷軍千億美元市值構想,卻深陷窘境的投資者們,到底該如何自處?
消息迅速傳播發酵,引起較大風波,各方對小米的質疑和失望也就更深了一層。
同年8月27日,林斌通過小米集團發出公告表示,他將在未來365天內不再減持。同時林斌個人發微博稱,小米依然是他事業的全部,“我愛小米,我對小米的未來充滿信心,我相信小米模式一定能成功”。

套現動作不是虛構的,此時僅僅口頭解釋無疑是蒼白無力的,管理層推動源頭創新,標本兼治地拉高股價,使之峰回路轉,讓心態上搖擺不定的投資者看到希望,這才是真理。但綜觀小米產品戰略,這一問題,短期無解。
03誰的AIoT?
“AIoT”目前仍是個偏行業、偏技術的詞語,尚不如“5G”那樣廣為人知,它是“AI”與“IoT”的合稱。
從字麵看,AI,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說的是人工智能;IoT,即Internet of Things,說的是物聯網;合起來,AIoT就是人工智能+物聯網平台的意思。AIoT正是小米在手機之外,重點發力的方向。
2020年1月2日,雷軍發出新年致全員信,信中談到了一個大方向、兩個好消息。
依照雷軍的表述,前者指的是小米已經明確了“5G+AI+IoT 下一代超級互聯網”的戰略方向,而2020年是小米5G業務的衝鋒年,也是小米推動“手機+AIoT”雙引擎的關鍵年;兩個好消息,一個是2019年小米電視出貨量突破了1000萬台,創下了中國電視品牌的最高紀錄,另一個是原聯想集團副總裁、手機業務負責人常程,加盟了小米,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等。
重點是“5G+AIoT”。
2019年年初,小米曾披露過一個“All in AIoT、5年投入100億”的方案,並在2019年3月由雷軍簽發文件成立了一個隸屬於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的AIoT戰略委員會,負責促進AIoT相關業務和技術部門的協同,推動戰略落地執行。

也是在那段時間,在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雷軍提交了一份關於布局5G應用、推動物聯網創新發展的建議。
曆經2019年這一年的All in AIoT的實踐,小米已確認這一方向是可行、正確以及有戰略投入的必要的。雷軍在2020新年致全員信中說,小米決定在2019年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加碼升級:未來5年,在“5G+AIoT”方向,小米將至少投入500億元。“我們要把AIoT、智能生活的持續優勢轉化為智能全場景的絕對勝勢,徹底確立智能時代的王者地位。”
小米是國內同行當中較早布局IoT的一個,準確講,該布局始自2013年年底啟動的小米生態鏈計劃。在這之後,小米以手機業務為核心,通過“投資+孵化”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了一個以智能家居為背景的小米係物聯網編隊,涉及企業200多家,在該領域已形成了競爭優勢。目前小米生態鏈企業已有數家掛牌上市,其中包括華米、雲米、石頭科技等。
圍繞小米的IoT、AIoT、5G+AIoT,雷軍近年已先後在多個場合做過多次闡釋。其在小米招股書中亦寫道:小米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消費類IoT平台,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小米2019Q3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達2.13億台,同比增長62.0%;擁有5個及以上連接至小米IoT平台上的設備的用戶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已增加至350萬人,同比增長78.7%;米家APP月活用戶已達3210萬,非小米智能手機用戶占比63%;人工智能助理小愛同學9月份月活用戶已達5790萬人,同比增長68.6%。
5G時代正在到來,而5G網絡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等特點,將進一步助推AIoT的繁盛,市場想象空間巨大,小米確有長板,或大有可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5G+AIoT”方向上投入重金的,絕非小米一家,當前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硬件大廠,包括華為、OPPO、vivo等手機廠商都在以各種方式跟進。
此外,雖然5G已在全球有了初步商用,但完美的網絡及大規模商業落地尚需時日。以中國為例,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有個說法,他認為大規模商用或將發生在2021-2027年。
目前看,小米能否最終成為這個領域的最大贏家,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在手機業務紅海漸成血海,向上突破的可能性不斷被弱化的情況下,小米將未來希望All In於此,大概已是最優選。雷軍千億美元夢想,成敗或在此一疫。就此而言,值得期待。
雷軍曾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風似乎來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