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變化總是意味著一個公司的業務、戰略調整。如何讓聯合創始人在不同階段都能發揮不同的作用,是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都要著手解決的問題。
文丨萬珮
編輯丨蔡逸楓
來源丨投中網商業深度
11月29日晚間,雷軍發布內部信稱,小米作出新一輪的管理層人員變動,林斌升為副董事長、王翔為集團總裁、何勇升為集團副總裁;周受資、盧偉冰重要業務線輪崗,黎萬強、祁燕因個人原因離開小米。小米近來在人事上動作頻頻——這已是這家公司今年第六次調整。
“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雷軍曾在內部信中表示。小米成立近十年,雖然完成了上市的重要一課,但它仍然要麵對智能手機陷入增長瓶頸的危機,——小米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智能手機銷量和收入同比下滑。而IOT,特別是5G屬於前瞻性業務,何時爆發還未有定論。財報同時顯示,智能手機仍然為小米提供了六成的收入,IOT近三成。
在此次調整中,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的離開尤其引發關注。這位從金山時期就跟著雷軍的老部下曾經在2014年暫別過小米。2010年,雷軍與林斌、黎萬強、周光平、黃江吉、劉德和洪鋒共同創立小米,據了解,目前,黎萬強、周光平、黃江吉三人已經離開。
與小米有關的知情人士向投中網透露:此番人事調整,黎萬強的離職早已是既定事實,對小米本身影響不大。
黎萬強在小米內部被稱為“阿黎”,他曾經一手打造小米的營銷體係,讓“米粉”一詞深入人心,作為小米的靈魂人物之一,黎萬強的兩進小米都對整個小米起到了關鍵作用。第二次告別黎萬強的雷軍和小米,會迎來自己的“成年禮”嗎?
小米的新動作
雷軍認為,沒有一勞永逸、一步到位的組織調整。小米要從遊擊隊變為正規軍、集團軍,“建設不好組織體係就是風險管控遠遠不足,這事關企業的生死存亡。”投中網據公開報道統計,雷軍在2019年做過六次人事和組織架構調整。
這說明小米在求變。雷軍在內部信中說到作出此次調整的原因——明年是小米5G業務的衝鋒年,也將是小米推動“手機+AIoT”的關鍵年,小米需要更強有力的集團管理支撐,需要幹部輪崗機製持續帶來的組織革新活力。為此,經管理層討論決定,作出新一輪的集團幹部任命。
在此次任命中,林斌升為副董事長、王翔為集團總裁、何勇升為集團副總裁;周受資、盧偉冰重要業務線輪崗;而黎萬強、祁燕因個人原因離開。
而在此前,今年小米已經進行了五輪組織架構和人事上的調整。
今年2月,據《財經》報道,小米推動層級化落地。小米一度非常倡導扁平化,但因為公司團隊壯大以後,這種粗放式管理便也不再適合。而層級化管理既能給內部員工以清晰的上升路徑,又是小米從草莽生長的初創公司轉型成規範的大公司的重要一步。
而為了繼續強化技術立業,在2月26日,小米成立技術委員會,新任命 15 名管理幹部。其中,任命崔寶秋為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雷軍強調,“技術事關小米生死存亡,是小米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動力和引擎。”
此外,這次調整還意在從組織架構層麵加大對AIoT戰略推進的力度,新成立人工智能部、大數據部、雲平台部直接向CEO彙報。
5月31日,小米再次宣布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和任命通知,原集團質量辦公室與安全合規部合並為新的集團質量辦公室任命李濤為辦公室主任,向副總裁顏克勝彙報。
6月12日,小米成立線下業務委員會,由中國區副總裁張劍慧兼任主席,向雷軍彙報。於澎為副主席,向張劍慧彙報。
頻繁人事更替背後,是小米正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時間點,雷軍在內部強調小米仍然是以“手機+AIOT”雙引擎驅動,但當前手機業務很難有爆發性增長,IOT業務短時間內有很難代替手機業務成為新的主力生長軍,此前《財經》雜誌分析稱,小米若成功,或可抓住IOT平台的機會,成為硬件和互聯網接壤點上的巨頭;若不成,則不得不在如狼似虎的手機競技場中進行無休止的戰鬥。
第三季度財報表示,小米智能手機銷量為3210萬部,較去年同期的3330萬部,減少120萬部,智能手機業務收入也同比減少7.8%至323億元。
盡管雷軍在財報會議上解釋,小米手機銷量下滑係穩健去庫存所致。但對於一家手機公司而言,手機銷量下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雷軍此前也表示,手機公司銷量一旦下滑就是一條不歸路,原因並不複雜,手機行業高度依賴供應鏈,而銷量多少決定在供應商中話語權的大小。
“米粉締造者”黎萬強
此次離去的黎萬強,大概是公眾認知中除了雷軍以外,小米最為外界熟知的“靈魂人物”。雷軍評價他為一個較真的人。他曾於2014年短暫離開過小米,後來又於2015年重新回歸。
在加入小米初期,黎萬強負責MIUI的研發,當時他做了一個3000萬的推廣計劃,雷軍卻問他,“你能不能不花一分錢做到100萬用戶?”
這看起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想到了用新媒體的方式去做傳播——帶著團隊在論壇裏“籠絡”了100個超級用戶參與MIUI的研發設計的反饋,自此,第一批米粉誕生。
小米的營銷法則讓外界看到社群和新媒體對於塑造一個品牌的力量。在《參與感》一書中,黎萬強總結了小米的營銷之道,即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
這一度被視為小米在手機紅海中脫穎而出的法寶。
據《財經》雜誌報道,黎萬強對工作非常投入,比如,為了雷軍的一句讚揚從黎明忙到半夜,小米年度發布會前,會把控從PPT色彩到燈光的布置效果等每一個細節。這常常讓同事感到壓力,“用鞭子抽著你往前走,在他的心中有一把尺子,隻有他自己和他的部門都達到尺子上的某一個刻度,他心中的焦慮才會緩解。”
黎萬強曾在接受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采訪時說過,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雖然做小米很辛苦,但是小米無疑比其他人幸運,這個世界上很多創業者,其實很難有機會做成幾億美金的生意。
但黎萬強還是於2014年離開了小米,理由是“遭遇中年危機”。據騰訊科技報道,長期的高節奏,讓自己想到要調整一下,重新想一想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麼。不過這個時間並不算太長,在2016年,黎萬強複又回歸負責小米市場和影業。
黎萬強曾表示,回歸小米的第一年,麵臨的核心命題是:如何把小米的初心找到,把老用戶喚醒。
彼時的小米正處於一輪增長危機之中,黎萬強說雖然離去隻有短短一年,但變化已經產生——節奏正變得更快,“以前用十天時間做一件事情現在隻給你三天時間,信息傳播麵臨很大的挑戰。我們的品牌需要進化,以前的玩法需要升級,需要嚐試新的東西、新的渠道,”在接受《財經》雜誌的采訪時,黎萬強如此說到。
他認為不論怎樣挑戰永遠都在,目標是 100 億美金和 1000 億美金所麵對的挑戰完全不一樣,你就會發現永遠都沒有高潮,因為永遠都是高潮。
對於黎萬強過往的功績,雷軍認為,阿黎帶領MIUI、小米網(小米銷售與服務體係)、小米品牌市場體係等多項業務持續開荒,在商業模式驗證執行、企業文化及品牌建設等多個領域,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關於這次離去,黎萬強在朋友圈說道,“我正式離開小米了,說一聲道別,祝福小米未來越來越好。近10年征程,感謝雷總,感謝小米並肩作戰過的兄弟們,感謝所有媒體朋友、合作夥伴的抬愛和支持,還有天南海北給過我建議和鼓勵的米粉朋友!還有我老爸5點摸黑起來煮的那鍋開業小米粥,謝謝這滾燙沸騰的10年!”
人事變化總是意味著一個公司的業務、戰略調整。如何讓聯合創始人在不同階段都能發揮不同的作用,是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都要著手解決的問題。此次黎萬強的二次隱退,扶正林斌、提攜王翔,說明小米會將國際化作為今後主要的戰略之一。盧冰偉,則具有與儒雅的聯合創始人們迥然不同的“敢懟”的個性。小米此次組織架構的升級,是將組織管理進一步“大公司化”的明確舉動。
再次告別黎萬強的小米,這個僅一歲多的上市公司,也將迎來自己關鍵的轉型期。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