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曾經可以跟小米平齊的品牌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本文從六個角度深度剖析魅族艱難的發展之路。
早期的魅族完全被營銷拖累了早期的魅族產品可以說是所有競品當中品控以及做工非常優秀的,因此也才會有小而美的稱號。哪怕是曾經的魅藍係列,千元機上的做工以及質感都要將其他品牌的千元機遠遠甩在身後。我一共買了大約有16部魅族手機,這其中有十部都是千元機,整體的用戶體驗非常棒。但由於當時一心跟小米比拚性價比,沒有將自己的優勢很好的發揮出來。

說到早期魅族的營銷真的對於許多魅友都是一肚子火,因為魅族的產品對比競品沒有明顯的短板,又有flyme的加持跟魅族小而美的做工,還有一些很實用的創新,本來可以大賣最後卻連紅米都賣不過,這其中營銷成為了銷量最大的敵人。
魅族對於產品的定位錯誤,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忽略自己的優勢去跟小米硬抗性價比,而營銷卻又神助攻,處處對標紅米的硬件配置,宣傳幅度也跟不上,也就形成魅族早期銷量萎靡的原因。
早期魅族被營銷拖累是一方麵,自身產品也太單一。在智能機爆發早期,小兒美的前提是要活下去。我們都知道魅族從誕生初期就一直堅持小而美的定位,每年隻出一部到兩部的旗艦機,這樣的節奏在智能機爆發之前倒也是可以,不僅可以慢慢打磨也順帶提高自己的品牌實力,同時也不需要大量的資金,而早期的魅族給我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定位。每年雖然隻有一款,但款款都是精品,都能成為經典之作。
但國內智能機由於小米的低價高配激發了強大的購買欲,算是全麵進入了大爆發時代。各大手機廠商也相繼活躍起來,爭先發布各種價位段的手機。而此時的魅族一年一更的節奏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雖說產品沒問題,但大家選擇性多了許多,各個廠家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並且價格相對較低。這時候的魅族依舊還維持著當時國產比較高的價格,銷量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魅族做為早期的國產手機廠商,手機的品質還是一級棒的。但由於小廠的原因,資金不是那麼充裕,產品的更新速度頻率太慢。小而美的定位在智能機爆發階段已不再適用。
在魅族有機會成為小米這樣巨頭時,砍掉子品牌魅藍或許是造成直接掉隊的原因。魅族在智能機爆發時代,經過一段調整,似乎也明白了不能在堅持太小眾化,開始推出全新的子品牌魅藍,而主品牌依舊保持高端係列的穩步更新。這一舉措可以看作是魅族想要快速成長的信號,不再僅僅滿足做小廠的定位。不僅如此,接受阿裏的巨額投資,不惜簽對賭協議也要快速成長為可以跟小米平起平坐的手機廠商。其實魅族發展的也非常快,就在那一年,魅族每個月都有一場發布會,也被網友一直調侃。但即使這樣,魅藍的產品還是相當不錯的,同年也是我買的最多魅族手機的一年。例如魅藍u20,魅藍e等機型都是相當不錯的手機。魅族在這一年憑借魅藍的快速發展,也迅速成長為年銷2000萬以上的巨頭,跟當時的小米也似乎有一戰之力。
但後續魅族高層認為魅藍的產品線混亂,雖然銷量不錯,最後還是砍掉了魅藍係列。其實不能說這是完全錯誤的做法,但在各大廠商都推出雙品牌戰略的時候,魅族這樣的反其道而行之卻顯得有點不可取。原本魅族品牌給人就是一種品質品牌的保障,但現在魅族也要兼顧千元機價格段,導致後續再想衝擊高端是有些困難的。畢竟一個品牌的主要銷量一半以上都是來自千元部分,品牌的用戶多數為千元價格段的時候,再想衝擊高端就會很困難,畢竟很短期很難改變用戶的心裏定位。所以魅藍子品牌的遺棄倒不如重新調整魅藍的產品線。

令人可惜的魅藍係列,千元中很少的品質手機。砍掉魅藍係列後魅族的銷量也直線下滑,不再具備了跟競爭對手PK的硬實力。間接導致魅族的一落千丈。
自己的選擇+隊友的神輔助,魅族高端係列隕滅。說到這一點相信是很多魅友心中永遠過不去的痛。手機的核心部分處理器是一個手機的靈魂所在,而魅族由於當時的一些原因跟高通鬧掰,全係棄用了高通芯片。魅族這個選擇雖說在一定程度上無限提高了品牌的形象,但不可否認高通即使到如今依舊是芯片領域的霸主。性能還是強悍無比的,其他廠商即使發展的再快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魅族棄用高通的選擇在當時弊大於利。
由於不能使用高通芯片,魅族轉投聯發科的懷抱。當年的聯發科雖然在口頭上比較接近高通頂級芯片,但實際體驗上,發熱,斷流,信號等基礎部分都出現了許多問題,直接造成了用戶對魅族手機的失望越來越大,旗艦機的認可度也到了曆史的最低點。終於在pro7這款產品誕生時,聯發科的一記神助攻將魅族高端pro係列一舉擊碎。pro7搭載的聯發科x25原本魅族對此抱有厚望,但沒想聯發科轉手將芯片賣給了小米,而小米也直接將這顆魅族認為的高端芯片用在了紅米千元機上,再加上這顆芯片的各種問題,pro7係列直接導致銷量大崩。pro係列的好名聲也就比消失了。

錯誤的選擇跟隊友的助攻導致魅族喪失了天時地利人和,至此品牌的效應以及高端產品認可度對比競品已經完全輸了。
今天的魅族產品重複度太高,小廠的供貨能力也不足。雖說產品有自己的特色,但總是叫好不叫座。就拿魅族16係列來說,一個產品線整整更新了兩年才結束,先不說產品線冗長,就對於用戶來說也進入到一個審美疲勞。其實產品線周期長倒也無所謂,主要是魅族目前階段的手機同質化太嚴重。回看整個魅族16係列,幾乎都長一樣。即使對稱的全麵屏設計在今天這個時代比較難得,但中高低所有產品都使用這樣一個設計,真的是很難拉攏到更多用戶。就例如我身邊的有些朋友,他就一心認準了升降結構,覺得升降在目前看來能提供最好的屏幕觀感。所以魅族這樣的設計依舊還是小眾群體,沒有根據主流的趨勢走,也就自然總是叫好不叫座了。
還有就是產能問題,估計魅族是受到pro7係列的傷痛之後,再也不敢大量儲備,所以可以看到現在魅族的新品發布之後依舊需要搶購。就比如最近發布的魅族16s pro,直到今天還沒有實現全配色的現貨。要知道在現在這個階段,廠商的競爭尤為激烈,每個月幾乎都有新品上市。魅族做為一個小廠用戶對其的耐心程度並不是多高,況且小廠在供應鏈上往往拿不到更優秀的方案,所以備貨不足的魅族即使產品好但大家買不到也就慢慢的轉投別的品牌了。

太過於堅持自己的特色反而導致在時代裏比較容易衰落,魅族還是堅持小而美,但市場卻不會再等它。
引以為傲的flyme如今也不再傲嬌了就我個人而言,使用了這麼多年魅族的手機,對flyme這個係統UI還是非常喜愛的。即使放到如今flyme的的美觀程度還是定製ui中數一數二的。但即使再好麵對大廠的競爭也依舊會影響。例如OPPO最新的color os 7.0,在我體驗之後感覺就像一個進階版的魅族flyme,係統相對穩定,美觀程度上不比flyme差,更主要的是color os的小問題bug沒有魅族多,用著更省心一些。
當魅族做為小廠僅存的flyme不再有獨特的優勢時,也隻能依靠一些固有的差異化跟性價比來延續下去。這時的魅族作為小廠真的就很難過了。
當flyme的粘性不再強時,魅族手機的處境也更加艱險了。
這些年我愛的魅族也是從輝煌到低估這樣一路走來,同時期的競爭對手小米卻早已將魅族甩在身後,而以上的六點也就是造成國產品質廠商魅族衰落的原因。
從16係列開始,魅族的產品從未落下一部,不管魅族後續的發展如何,小小的支持一下這個不隨波逐流的品牌。魅族的曲折之路又還要走多遠呢?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