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前員工李洪元離職後被起訴敲詐勒索,在羈押251天後,最終因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釋放。近日,李洪元及其家屬接受多家媒體采訪並表達了訴求:希望能跟華為高層溝通,並希望華為方麵能就此事進行道歉。
針對此事,華為昨日晚間作出回應,讀完這份百來字的回應,迎麵撲來的就是華為那傲慢的神態。這份回應大致意思就是:我沒錯,你可以來告我。
華為到底有沒有錯?先前的舉報,是華為公司所為,還是“一小撮”人做的?公司知不知道內情?這些問題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調查。舉報人的身份不同,事情的性質也會不同。
華為在回應中說尊重司法機關的結論,但眼下的事實是,司法機關已經認錯了,深圳市龍崗區檢察院以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為由,決定對李洪元不起訴,並對其作出了國家賠償。那麼,很顯然,華為先前的舉報是錯的,即便不是主觀上的錯。
本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糾紛,最後卻成了涉嫌敲詐勒索的刑事案件。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就因一次錯誤的舉報,無端遭了251天的無妄之災。於情於理,華為也該向受害人道個歉。
可是沒有,華為的態度依然強硬,依舊擺出一副“你不服,你來告”的傲慢姿態,沒有一絲歉意和悔意,一再拿法律作為擋箭牌,實在是有些令人費解。到底是什麼給了華為這樣的“迷之自信”,在鐵板釘釘的事實麵前,還端著“法治”的架子?
不知華為是否知道,在我們的刑法裏還有一條誣告陷害罪?《刑法》第243條規定,犯誣告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盡管這一罪責成立的條件必須是具有主觀方麵的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但華為如果拿不出足夠的證據,證明當初其一係列動機的正當合法性,便很有可能涉嫌“誣告陷害罪”。
華為強調“法治”,卻利用法律讓前員工遭了無妄之災;華為說尊重法律,卻又對司法機關的結論視而不見;這不是什麼“體現了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更像是“以勢壓人”。
現實中,這種“以勢壓人”的事情並不少見。比如,在與員工發生糾紛時,有些企業就利用自己強大的法務團隊,迫使維權員工放棄維權;而一些大企業更是憑借其在當地的影響力,借助司法機關之手,為其“擺平”麻煩。去年鴻茅藥酒廠動用當地公安機關跨省抓人的事件,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近些年,華為以其“硬核”的技術圈了眾多國人粉,逐漸成了許多人心目中能夠代表民族精神的品牌。許多民眾支持華為,是因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技術的進步。隻是民眾對技術進步的渴望,並不能替代對法治進步的渴望。一旦兩者發生衝突,會毫不猶豫站在法治一邊。
在這起事件中,民眾幾乎一邊倒地支持李洪元,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華為當以此為戒。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