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葉檀、高國壘
華為被指責:
一切,因為一個遭舉報羈押而釋放的前員工。根據媒體披露,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2018年1月底,華為前員工李洪元被勸退離職,不久,收到原部門秘書個人賬戶轉來30萬元。2018年12月,被警方帶走;2019年1月被批捕,“涉嫌敲詐勒索”,係由華為舉報。被羈押審查251天後,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華為12月2日晚間回應稱:華為有權利,也有義務,並基於事實對於涉嫌違法的行為向司法機關舉報。我們尊重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檢察院和法院的決定。如果李洪元認為他的權益受到了損害,我們支持他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包括起訴華為。這也體現了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李洪元已經成為弱勢的羔羊,但這位羔羊的話並不少。

12月1日,李洪元回應,目前人在深圳,最大的訴求是希望華為跟自己道歉,還表示,從被釋放到現在,自始至終華為都沒有任何消息,“(華為)能不能坐下來當麵和我好好溝通,見我一麵?”
第二天,12月2日晚,華為回應之後,李洪元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大家看看先,我聽全國人民的。”
第三天,12月3日,李洪元再次接受采訪,“我現在不敢在深圳待著了,已經買了今天中午的火車票,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回老家。”對於下一步動作,李洪元還沒想好,決定先看看形勢再做打算。
一個要看看全國人民態度的人,一個每天接受采訪的人,基本上,不可能是太弱勢的群體,最弱勢的人,根本發不出聲音,也不會拎著包聽大家的態度。
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麵對輿論持續發酵,個人解讀有所不同,從常識到邏輯:
首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是檢察院對“法律事實”的認定,而“法律事實”並不一定等同於“客觀事實”。
就像某些冤案錯案中的主角,一個無辜的人被騙,替騙子做了事,確實在“法律事實”上犯罪了,而“客觀事實”上他/她可能是替罪羊,所以,經常有流著眼淚的法不容情事件。

其次,檢察院決定不予起訴,並不等於一定是舉報人對被舉報人“誣告陷害”。
這還是源自於法律事實和客觀事實的區別——為了保障廣泛公眾免遭冤案,法律對“法律事實”的認定有相當高門檻和程序性要求,而這的確可能導致“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相背離,導致少數人“客觀”上有罪、“法律”上無罪。
即便對“法律事實”的認定被設立了門檻和程序要求,實踐中仍有一定數量的冤案發生——“法律事實”值得我們尊重,盡管它不總是符合“客觀事實”。
也就是說,沒辦法確定客觀事實,隻有根據現在證據做出結論。
我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李案十問》,其中提出了一些可能跟李說法相背的、有可能的客觀事實。
華為公司沒有通過對公賬戶直接給李2N補助,或者給N+1(N為連續合同服務年數)?
有可能,李隱藏了真相,公司已經在對公賬戶直接按標準給了N+1;根據勞動法,不續約給N+1,不能給2N。李之前告訴公眾通過私人賬號給錢,並沒有告訴公司已經給N+1,李說出了讓大家容易產生誤解的部分真相。
如果李認為公司該給他2N,他完全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可他偏不,而是迫使部門主管給錢,通過秘書賬號私人轉30萬,這就奇怪了。
可能的原因是,部分主管確實存在業務造假,又想保住自己的位置,所以通過手下私下轉了30萬,給了封口費。
接下來,有可能的事實是,李迫使主管同意和他談判2N,他不錄音,而兩人愉快的談2N支付辦法,他錄了音。這大概就是證據對於李有利的根本原因。

第三,華為內部管理有漏洞,但無能為力。
華為內部有申訴和調查機製。
事情偶然曝光之後,華為肯定進行了調查,走了法律程序。如果華為造假騙補,不會為區區個人的30萬報警。
但無能為力的是,李手握有利證據,有一說一,法不容邏輯,而看證據。
這就是華為的困境,不能說李,不能道歉,一定是尊重司法,這種表態錯了嗎?沒有錯,但被同情弱勢的文化所抵觸,形成了幾乎一麵倒的聲音。
最後,我們仍然要力挺中國製造業的民族英雄。
中國經濟發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多少企業家、核心員工、公務員,天天砥礪拚出來的。我看著多少國人在拚,不拚沒前途。
企業的競爭力,地方政府的互相競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撐,積極性絕對不能被打壓。否則,中國經濟彎道超車將成為一句空話。
我們想體麵養老嗎?也得努力工作。
有專家說,聶明雋說:“上個世紀90年代,大概是5個人養1個人,到2018年底已經下降到2.66個人養1個人。”農村老人不希望那麼多養老金,但這樣的數據告訴我們,不努力工作,是沒有體麵的。
我們堅信,市場經濟法律是基礎,我們支持在法律基礎上處理各類糾紛,降低社會成本,華為的表態沒有超越這條底線。
如果大多數人普遍不知道“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區別,直接把“不予起訴”等同於“誣告陷害”……在這樣的輿論基礎上,華為即便在回應中如許多人所願地“認錯”、“道歉”,就不會引起潮水般的撻伐了嗎?
一場親痛仇快的狂歡,華為倒掉,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當然,作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合法”隻是底線,華為既要表現出對這一底線的堅守,還會有更多的內省、悲憫和直麵人心的勇氣。
相應地,擁有偉大的英雄公司的民族,也應該有能力不斷提高整體認知水平,能以更立體的思維感知世界。
希望,輿論能明白,華為並不必然需要“道歉”;
希望,我們對英雄和自己的期待都能一一實現。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