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時代正在巨變。
那一年,由於種種不能明言的困境,成都飛機研究所(對,就是那個撐起中國空軍研發半壁江山的成飛)的一名略顯沉默,有少許木訥的年輕人,決定趕一回大大的時髦——出國工作。
在上世紀90年代,改開大門剛剛打開,中國與西方之間客觀來說差距巨大,比如根據統計,在1997年,美國一個普通大學教授的年薪最少也有4.9萬美金左右,但同時期的中國科研工作者,薪資待遇則遠遠達不到相似的水平。

此外,由於在改開之初,市場藍海十分廣闊,所以那時會搞研究的,不如會玩膽量的,隻要你膽子夠大,路子夠野,敢於搶占First Advantage(市場先決優勢),莫說你不說什麼大學生,哪怕是個小學生,照樣能當上總經理,出任CEO,騎上大學......啊不雇傭起大學生,走向人生巔峰。
所以就這個角度來看,當時這位年輕人的選擇或許不夠專一,但是卻足夠現實。
可是當時宋文驄先生不願看到人才流失異邦,親自出麵挽回說:"留下來,才能幹大事。"這才留住了難得的人才.但這位青年怕是不知道,當時極力勸說自己拒絕高薪誘惑的宋先生,在90年代為了維持生計,曾經在下班後兼職擺攤買麵條——是的你沒聽錯,當時中國科研人員的生存環境就是那麼窘迫,研發資金不足,薪水與市場脫節,還有比起那些折騰快錢的商人,他們的工作成果顯然變現更慢。
2016年3月,宋文驄先生駕鶴西去,同一年,中國第一款隱形戰機J20亮相珠海航展,而J20的總設計師,正是當年他極力挽回的楊偉。

26年的等待,26年的追尋,26年的守候,宋先生總算是兌現了當初"幹大事"的承諾。而這一切的背後,正是中國在改開數十年來,利用低端產能積累大量原始資金,再源源不斷的將其投入高端產能建設,厚積薄發的結果。
正如華為在今年,做出的最關鍵戰略轉型一樣。
1
根據多家媒體近日報道,華為剛剛簽下來中科大天才博士生左鵬飛,簽約年薪高達201萬。
這是個什麼概念?
2018年中國人均收入也就五萬左右,201萬要不少人賺上40年,此外,根據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應屆生月薪有5300元左右,折合成年薪無非也就六萬上下,人家左同學一出手,就直接打爆一眾應屆季苦逼學生。

相較於當年巨擘宋文驄先生要擺攤賣麵條的窘境,這一代中國科研人才的待遇,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那這個左鵬飛究竟憑什麼拿這麼高的薪水?
你肥叔特意大概回顧了下他的簡曆,發現這位兄台不止是NB,而且還是傲嬌著NB。
他在博士期間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OSDI'2018和MICRO'2018發表過論文,這個OSDI會議至全球頂尖網絡安全會議,每兩年才開一屆,每屆隻收錄30篇左右的論文,簡單來說你的論文想拿到OSDI上使用,比中500萬彩票都困難。
OSDI論文除了偏理論領域的外,幾乎每一篇都是價值上億的工業級論文,一篇文就能單獨拉出來起一個工業級項目,養活上百人的團隊。
一般人物是求著別人找工作,左同學這個級別的大咖,估摸著都是別人求著他去工作。
他在選擇華為之前,就已經收到了阿裏,騰訊,深信服的邀請,其中還有一家企業給他開了300萬年薪,隻不過左鵬飛覺得華為更符合他的研究方向,才選擇了這家企業。

2019年的中國科研俊傑們,正隨著這個國家命運的崛起,共同改變,比起他們前輩"空有屠龍之術,卻無用武之地"的窘境,強上千百倍。
而在這種改變的背後,越來越多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早已開始從資源驅動型或是營銷驅動型公司,向著技術驅動型調整。
2
左鵬飛,是通過華為"天才少年"項目被挖掘出來的。
這個於2019年正式啟動的人才計劃,伴隨著華為全年高達1200億的預算同時落地,任正非再今年6月提及這項計劃時,特別表示:華為今年將從全世界引進20-30名天才少年,且明年要擴大10倍,達到200-300人。
事實上,不同於改開初期一大批走"貿工技"的路線的企業,華為自創立之初,就對基礎科學研發和長遠戰略規劃高度重視。
在我們還沉迷於碼農一年能賺30萬,金融客分分鍾幾百萬上下的故事時,華為早已意識到基礎科學對現代文明的重大意義。

任正非曾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提及基礎科學的重要性,華為每年也會投入巨資從事基礎科學研發(請注意,是一家企業願意長期投入巨資,而不是政府願意投入),而這一筆在當時看來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投資,現在已經成了華為手裏最大的殺手鐧。
3
曆史潮流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這場風暴的背後,看起來是什麼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但實際上是場在第三次工業革命與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十字路口間,關於生產效率的較量。
當初英國憑借蒸汽機革命,塑造日不落帝國500年奇跡,西方憑借電力革命,以幾何級的生產力優勢,擊潰東方農業文明,在上個世紀,美國又憑借著互聯網革命,維係其50年霸主地位。

文明之爭不是請客吃飯,無關乎高尚,殘忍,偉大,亦是血腥,打個最簡單的比方,要是明天哪個非洲食人部落得到了外星人支持,這幫野蠻人照樣可以吊打西方"民主精英",統治全世界。
文明崛起的背後,是生產力革命,而生產力革命的背後,是人類長期以來,對於高效產能的渴求。
抓住生產力革命華為,必定有機會,抓住最終勝利的籌碼。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