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在4.4與之後的版本中拋棄了Dalvik虛擬機,改為ART,在程序安裝時就進行編譯,以後即可直接執行,提高了運行效率。
不過ART虛擬機帶來的問題是安裝過程耗時長,應用體積增加,占用更多空間,此後Android又進行了優化,安裝時隻編譯部分常用代碼。

當下,國內的頭部手機品牌對於編譯器開始進行優化,紛紛推出自家的編譯器產品,華為公開最早,有方舟編譯器,vivo有ART++,而近日,OPPO也推出了端雲智能編譯,它們主要是對應用進行提前的編譯優化,將編譯過程前置,在應用打包前就進行編譯,省去了安裝時進行編譯的複雜過程,同時也可以對部分常用代碼提前進行編譯等,相對更加方便。
頭部手機品牌推出自家的編譯器,釘科技認為主要是基於三方麵考慮:
其一,打造差異化係統體驗。
目前,主流的手機產品,在外形、硬件上有著較高程度的趨同,各個品牌想要打造差異化體驗,更多需要要從係統軟件層麵入手。
除了做出與眾不同的功能,在係統體驗上,也需要打造差異化,應用的開啟速度、長時間使用後的係統速度,都是重要一項。
不同品牌推出不同的編譯器,也就成為了不同品牌係統軟件打造不同體驗的契機,雖然這些編譯器都對外宣稱對於軟件的啟動速度等做出了相應的優化,但不同品牌對於目標用戶的使用習慣、不同軟件的優化上可能各有不同,這也就導致不同品牌係統體驗將會有所區別、各有所長。
其二,與三方軟件更好合作。
編譯器的優化,主要都體現在對應用進行提前的編譯優化,將編譯過程前置,這就需要開發者在應用打包前就使用相應的編譯器進行編譯,這樣的話,就給了手機品牌與軟件開發方深度展開合作的契機。
此前,部分手機遊戲就針對不同手機提供不同版本,或者手機對某些遊戲體驗做“優化”。編譯器的推出,也有利用品牌與軟件開發者進行更深度的優化合作。
其三,為未來的係統打基礎。
對於手機品牌來說,擁有自己的操作係統自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方麵可以提供更好更不同的體驗,另一方麵,也可以形成技術壁壘,提高競爭力。
不過,目前手機品牌主要采用的仍然是Android係統,也就是說,主導權仍然在他人手中,獲得主導權,編譯器可以成為一個開端,掌握編譯器這一重要的代碼溝通“橋梁”,可以為後續的係統開發做更多的鋪墊,也提供了自家係統兼容“Android應用”的可能。
綜合來看,目前華為、vivo、OPPO都推出了自家的編譯器,對Android係統生態會帶來一定的改變。開發者與終端品牌之間的溝通橋梁也將更加緊密,不同品牌之間的係統體驗也將有更大的不同,未來,這些品牌可能會推出各自不同的係統,屆時,手機行業會有一場“巨變”。(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釘科技網”)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