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看,蘋果和微軟這兩大巨頭都將目標瞄向了「生產力」,無論是蘋果最近推出的iPad OS還是微軟持續深耕的Surface Pro X都能證明這一點,隻是一個在從軟件方麵向PC靠攏,另一個是靠硬件而已。

不過在萬物互聯時代,華為在用行動表示:提升「生產力」除了走軟硬件這兩條路以外,還能從「連接」入手。在全場景智能的戰略下,華為正試圖打造以手機為核心的全設備聯動的智慧場景。最新推出的華為MatePad Pro支持在PC上飽受好評的多屏協同功能,同時又有經過迭代的平行視界加持,這不禁讓我們好奇,它能否成為一款適用於輕辦公場景的高效生產力工具。
隨身攜帶,而不是隨“包”攜帶
重量輕一定是「輕辦公」的前提,畢竟捧在手裏和架在腿上是完全兩碼事兒。華為MatePad Pro的重量隻有460g,幾乎與兩個iPhone 11 Pro Max疊在一起的分量差不多,與11寸的iPad Pro相比也輕了8g。厚度上華為MatePad Pro也基本與手機看齊,隻有7.2mm,拿在手裏的感覺就像捧著一本畫冊,不會給你太多負擔。

設計上,華為MatePad Pro保持了Mate家族同代設計語言。你能看到,凡是帶有屏幕的華為產品都在追求屏占比,包括手機、PC、智慧屏,如今又到了平板。華為MatePad Pro配備了一塊10.8英寸的顯示屏,屏占比達到了比iPad Pro還要高的90%,屏幕比例也因屏占比的提升拉長至16:10,視野更開闊,體驗升級的場景包括分屏使用、瀏覽網頁或刷新瀑布流等等。

在追求屏占比的過程中,華為也進行了一些取舍。華為MatePad Pro的屏幕與邊框的間隙隻有4.9mm,且四麵等寬,前置攝像頭無處安放,隻得通過打孔的方式稍微犧牲一點點屏幕的顯示區域。

在實際體驗中,我發現“小黑點”對我造成的影響其實要遠遠小於我的預期,原因有如下兩個:

1、關於屏幕尺寸。平板的屏幕尺寸遠大與手機,所以同樣是在上麵打個直徑相仿的孔,平板造成的視覺幹擾要低很多。

2、關於觀影體驗。我常看的電視劇、直播、綜藝都是16:9的顯示比例,用華為MatePad Pro觀看的話,上下會留有黑邊,這黑色區域剛好蓋住了小孔,完全不會幹擾我觀看視頻。

不得不說,華為運用創新性的屏幕穿孔技術讓平板電腦的屏占比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也盡可能的削減了“小黑點”所帶來的幹擾。

華為MatePad Pro的屏幕素質在安卓平板中處於較高水準,2K QHD顯示屏,最高亮度達到540nit,支持DCI-P3電影級色域,同時也融入了華為獨家的顯示技術,包括“銳屏”顯示增強、自然色彩顯示技術等等。針對護眼,華為MatePad Pro擁有德國萊茵低藍光認證加持,並專為兒童打造了多重護眼功能,包括藍光過濾、躺姿提醒、感光提醒、抖動提醒、電紙書模式。

在音頻方麵華為也著重下了功夫,華為MatePad Pro左右兩邊共有四個揚聲器,支持Histen 6.0多聲道3D立體音效技術,並有哈曼卡頓的調音加持。

值得關注的還有華為MatePad Pro的收音。它采用了5環陣麥克,分別為上邊框四個線性陣列麥和後攝附近一個麥克,可以實現5米遠場精準識音,更重要的是,能在課堂或會議中更精準的拾取演講者的聲音,方便用戶後期回放時更清晰的獲取有用信息。
選配方麵,華為MatePad Pro提供了玻纖和素皮兩種材質,其中玻纖材質的兩種配色分別是貝母白和夜闌灰,素皮材質配色為青山黛和丹霞橙。標準版提供6GB運行內存及128GB存儲空間,高配版為8GB運存,可選256GB或512GB存儲空間。

其它配置方麵還包括最新的麒麟990旗艦芯片、800萬像素前置相機、1300萬像素後置相機、7250mAh大容量電池、標配20W快充、支持40W超級快充等等,有意思的是,華為MatePad Pro還是全球首款支持無線正反向充電的平板。
總體來看,華為MatePad Pro的堆料主要向顯示、音頻傾斜,以保證擁有一流的視聽體驗,與此同時也為“輕辦公”場景提供了優質的收音性能,而在如此全麵、強大的配置下,仍保持了機身的輕薄,實屬不易。
文件自由拖拽,多窗口共存
相比PC來說,手機和平板之所以效率低很大原因是因為不支持文件拖拽,每個應用就像是獨立的孤島,相互封閉,無法串聯。
舉個例子,當我們使用PC時,想把一張照片發給朋友,隻需要點開兩個窗口,一個微信,一個照片所在文件夾,接著把照片拖拽至微信的輸入框即可。這個操作邏輯就像是生活中我們將一本書遞給朋友似的簡單自然。而手機或平板上則需要我先找到這個照片,打開菜單,選擇分享,再找到微信,再點到聯係人。這就像是我們把書封裝好,拿到郵局,寫上寄件地址,再投送出去一樣麻煩。
受限於Android係統的底層邏輯,華為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但從我的使用感受來看,華為至少為此做了兩項努力。

第一是電腦模式。你可以在下拉通知欄中直接切換到電腦模式,該模式下的UI布局與Windows的桌麵十分類似,打開的每個應用都會以窗口的形式存在,這時你就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拖拽操作,比如將文件管理中的圖片直接拖到WPS中製作PPT,同樣的操作也能在備忘錄中實現。但目前還不支持拖拽至微信中,係統自帶的圖庫軟件也不支持拖拽,相信後續華為會對此進行優化。

第二是多屏協同。多屏協同解決的是不同終端的連接問題。它利用分布式技術聚合了多終端的硬件能力,做到不同終端間可以相互共用硬件,也能用拖拽的方式快速分享數據,而且這一切都是基於無線實現的,這為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例如,我將手機與華為MatePad Pro連接,手機界麵就會投屏至平板上,並以一個窗口的形式存在,這時我通過觸控平板上的屏幕也能操控手機,同樣,我還能用平板的藍牙鍵盤在手機上輸入文字,這種體驗非常高效。

除了效率,華為專門給平板打造的全新升級的平行視界也同樣值得稱讚,它間接解決了第三方應用在平板上橫屏使用體驗差的問題。手機用戶的數量遙遙領先於平板,這就倒逼開發者將全部精力放在適配手機,導致不少應用橫屏反而降低了顯示內容,甚至幹脆不支持橫屏。

全新升級的平行視界的優勢在於能支持所有符合安卓平台設計規範的應用,即使開發者沒有單獨為應用設計橫屏模式,也能將內容按照一級菜單、二級菜單分屏的形式顯示出來。這是華為平衡開發者投入與用戶體驗之後的折中方案,能解用戶的燃眉之急,目前也兼容了我們常用的主流應用,不過作為用戶,我們當然還是希望開發者能夠為橫屏模式單獨設計界麵。
從華為MatePad Pro上能夠看出,華為非常善於洞察用戶需求和行業問題,並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尋求新的創新點,從而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
鍵盤+筆才算完全體
自微軟開創了二合一筆記本以後,平板與筆記本的距離就被拉得更近了,它們之間隻差一個藍牙鍵盤;另外為了滿足設計相關工作者和商務人士會議記錄以及學生黨記筆記的需求等,手寫筆也成了平板電腦的主要配件之一。為此,華為MatePad Pro同樣配備了官方藍牙鍵盤和HUAWEI M-Pencil手寫筆,兩者搭配使用能大幅提升信息輸入效率,無論是碼字、畫圖、記筆記都變得遊刃有餘。


鍵盤本身較為輕薄,與普通的翻折保護套相差不大, 厚度剛好蓋過平板後置攝像頭的突起,對鏡頭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鍵盤上預留了兩個磁力槽,可供調整平板傾斜角度,鍵程始終,按鍵偏軟,慢打時幾乎沒有聲響,各個按鍵之間預留的空隙較大,整體的打字手感還不錯,但剛上手還是需要適應幾分鍾。

鍵盤本身無需充電,由平板借助磁吸為其供電,非常方便。受限於鍵盤尺寸,ESC/返回鍵被舍去,由左上角的“~”+“!”鍵替代,此外該鍵盤還支持多種快捷,包括返回主屏幕、通知、切換輸入法等等,操作邏輯遵循Windows鍵盤,不會讓人覺得別扭。值得一提的是,它右側的“shift”鍵還內置了NFC芯片,可借此實現華為一碰傳功能。

HUAWEI M-Pencil支持4096級壓感,延遲低至20ms,筆尖支持側鋒書寫,同樣是靠磁吸的方式由華為MatePad Pro供電,充電30秒可使用10分鍾,充滿電可連續使用10小時。此外,為了充分挖掘 HUAWEI M-Pencil 的性能,華為還與Nebo合作,為用戶提供了鍵盤與手寫相結合的記筆記方式,手寫的同時係統會自動識別文字,並轉錄成電子文本,方便存儲與分享。
對於設計師、文字工作者、研究生等使用人群來說,搭配手寫筆和藍牙鍵盤能進一步發揮華為MatePad Pro的輕薄優勢,增強輕辦公體驗。
總結
在快節奏的城市壓力下,每個人都在與時間賽跑,追求最大化地利用好時間。在這種潛在意識的催化下,「輕辦公」的生活方式便在我們身邊流行了起來。在咖啡廳等待客戶的間隙、在動車或飛機的旅途中、亦或是睡前有靈感突然迸發時,我們都希望有個趁手的設備,能幫助我們快速處理一些輕量級的工作,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減輕平時的工作壓力。

在我看來,華為MatePad Pro就是為了幫助用戶應對這樣的使用場景而生。它雖然沒有PC的強大性能,也不像手機一樣可以輕鬆揣進褲兜,但它卻能讓你在工作與生活的切換中變得遊刃有餘,讓你消除坐在辦公桌前的壓迫感和緊迫感,隨時隨地的記錄、收集靈感,提高效率。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