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上,資深教授、神話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葉舒憲介紹了此次發布的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神話學文庫二輯21部書的內容和意義。葉舒憲表示,本次發布的21部學術專著和譯著,絕大多數為首次麵世。這些專著和譯著將國內外神話學界一批前沿成果和經典研究呈現給國人,為這一全世界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神話學基礎學術工程,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作為早期中國文明最重要的載體之一,神話是傳統文化的“基因庫”,是中華文明的優秀代表。西學東漸百年,幾代學者為中國神話學新學科的發展不懈努力。“神話學文庫”的問世,是中國學者為世界神話學學科發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葉舒憲以《薩滿之聲》一書為例展開具體講解。他表示,《薩滿之聲》代表的傳統先於文字,至少是地球上幾萬年傳統,“進入文字以後都是小傳統,就是比甲骨文更早的神話傳統,通過神話學考古學的文物結合找出脈絡。按照出土文獻看到口傳和非遺。”這本書於去年12月完成翻譯,把兩種文化中的5000年前的鳥人形象解讀成最早的鴻蒙原形。

葉舒憲幽默表示:“當時也不知道2019年會出現鴻蒙現象,可能是神話的指引。”華為公司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注冊了鴻蒙商標,研發了鴻蒙操作係統,那麼到底什麼是鴻蒙?《紅樓夢》《西遊記》裏指的是開天辟地,也就是創世紀。“先是黑的渾沌,突然有了光,跟鳥有關。”在薩滿幻想裏,鴻蒙是一種人鳥合體的創世神形象,也稱為黎明創世鳥,“鳥一叫太陽就出來了。”在所謂鳥人部落中,可以看到大羽毛冠的薩滿巫師神話,且羽冠比頭要大幾倍。“頭上是羽毛,足部是鳥的爪子。哈佛大學的人文學係前主任把這個現象叫環太平洋的薩滿文化。”
據悉,此次在全景視野中展開的中國神話與世界各國神話的比較關照,不僅囊括了中國神話、希臘神話等重要文明傳統中的神話,還廣泛而深入地將近東地區、中南美洲、東亞各國的神話傳統及其與中華文明的關係呈現給世人。這一研究作為上海市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入開展相關國家和地區人文交流、文明互鑒事業的號召下,為配合新時代一帶一路國際戰略,為全麵、深入整理、研究中國多民族文化的古老神話資源,做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