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褚健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賀詩) 12月22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經濟周刊》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在人民日報社隆重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為主題,超過400位來自政商學界的重量級嘉賓共聚一堂,呈上一場思想盛宴。
在主題為“發展先進製造業 振興實體經濟”的分論壇上,中控科技集團創始人褚健與其餘4位嘉賓參與討論。
中控科技集團是工業互聯、智能製造方麵的領軍企業,其核心產品自動化控製係統的市場份額已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作為創始人,褚健從科技創新的角度回顧了2019年的中國製造業。他認為,從產品質量、係列等方麵來看,中國製造業已經做得比較極致了,但創新能力的增長還有不足,如果把技術創新補上,中國經濟將會有非常大的競爭力。
褚健進一步分析說,在高端自動化與工業軟件研發方麵,中國尚有欠缺,“如果僅靠大規模投入、擴大再生產,中國幾乎沒有哪個領域產能不過剩。但是在高科技這塊,我們很多地方隻能模仿別人”,褚健以自動化領域舉例說,“艾默生、施耐德、西門子等跨國公司是我們模仿的對象,中國有大的電氣和裝備公司,但類似施耐德這樣的公司,才是中國最需要的。”
對於工業4.0時代,褚健有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工業4.0是由軟件驅動的工業革命”,要想數百萬製造企業都能夠享受到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的好處,需要把所有的生產過程、所有的參數、所有的設備連接起來,同時還要有大量的應用和軟件。
褚健以智能手機舉例,“手機的智能化源於安卓商店、蘋果商店,沒有這樣的APP,智能手機就無從談起。”智能工廠與智能手機類似,“如果有一個類似於安卓、蘋果的操作係統,把工廠裏麵所有的數據,比如設備、生產過程、資金流等連在一起,同時,各行各業的人,包括用戶自己可以通過這個係統開發出各種工業軟件,軟件還能像安卓商店一樣方便下載,中國製造業就能夠上去。”
褚健對明年的中國製造業進行了展望,他說,今年中控科技集團業務增長大概在25%左右,明年估計還會以這樣的速度增長,“這是因為我們的用戶在加大科技投入,包括數字化轉型的投入。接下來,數字化轉型的力度將加大,如果不加大科技投入,製造企業明年會非常非常困難。”
編輯:陳棟棟
編審:張偉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