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願賠償10億元,也要辭退7000個員工。” 華為總裁任正非宣布裁員。
麵對很多人的不解,甚至指責,任正非卻說: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要想長遠的發展下去,企業的員工不能太過安逸,這樣公司的氛圍會非常懶散,從而失去危機意識,在發展這麼快速的時代,沒有狼性般的競爭容易被社會淘汰。
第一次,有人把太安逸當做裁員的理由就這樣公之於眾,為了公司長遠的發展,華為寧願今年賠償10個億,也不想在未來因為這群人而損失更多的10億。

早在2017年的時候,華為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部分員工。對此,任正非的解釋是,華為是想清除“不努力、不幹活、光想躺在床上數錢”的員工。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可惜現實就是如此殘酷,認為進了華為這樣的大公司最起碼比較穩定,衣食無憂,可惜還沒等你緩過神,你就被宣布淘汰了!
馬東在《奇葩說》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也許很應景,他說:
“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你被淘汰了。”
所謂的穩定或許是假象我有一個學姐曾經就過著世人眼中穩定的、幸福美滿的生活。
大學一畢業就進入國有企業上班,工資雖然不高,但勝在安穩。不久就結婚了,在父母的幫助下買了房子和車,一年後又有了一個兒子,一家人過得美滿。
可在兒子4歲時,突然間似乎所有壞事都降臨到了學姐的身上。
兒子被查出患了重病,需要很大一筆錢做手術。為了籌夠手術費,夫妻倆把車賣了,又借遍身邊的親朋好友。
偏偏那段時間,公司進行大規模裁員,因為學姐這些年做的工作單一,能力有限,成為了裁員之一。

原本幸福安穩的生活一朝破碎,學姐變得焦慮,開始後悔,當初過於貪戀安逸的生活,畢業多年,沒存什麼錢,工作技能也沒有很大提升。當意外來臨的時候,她卻毫無還手之力。
我們以為這個世界上有終身製的工作、穩定的生活,其實,哪有什麼穩定的生活,以為的穩定,或許隻是一種假象,在不經意間,就會擊垮你。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張泉靈在2018年的一次演講中說過一句話: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當時,她的這個演講在朋友圈裏傳的火熱,所有人在轉發朋友圈的時候都會跟一句:“時代變化太快,再不跟上就來不及了······”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沒來得及感慨之時,就已經被淘汰了。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7日,2019年全球至少有83家知名公司進行了93次裁員。企業裁員的主要原因是削減成本和調整重組,以往良好的汽車、金融等行業相繼成為重災區。
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幾乎全部開始了年底大裁員。比例甚是恐怖,10%、30%、60%、90%;.
一部分人稱,上午還在辦公室開選題會,下午就被通知不用上班了;強製離職,沒有賠償;
曾經我們覺得能進入大公司很光榮,覺得以後就穩定了,可事實是,再大的公司也裁員,再風光的公司也會倒閉......
而在爸媽口中的“鐵飯碗”也不再“鐵”了,去年開始,全國各地都在陸續進行機構改革,整頓、取締不必要的部門設置。
比如,遼寧從2016年全麵開展了政企脫鉤、事企分開、事轉企改革工作。遼寧省已完成600多家企事業單位脫鉤移交,撤銷事業人員編製1.6萬個。


什麼才是真正的終身製?一份終身製的資產,還是一份穩定的工作?
真正的終身製,不是你在一家企業有飯吃,而是你有能力在任何一家企業有飯吃。
真正的終身製,是無論發生什麼,你都能無懼風險,逆風而上。
所以,讓自己不斷奔跑、不斷進步真的很重要。

1. 保持好奇心,多嚐試新鮮事物
一個人太安於現狀,墨守成規,那麼他勢必會被淘汰出局。
看過一些年代劇,從改革開放來講,很多人沒能在大浪潮中分到一杯羹,就是因為太安於現狀,不懂得變通,沒有好奇心。
而那些闖出一片天地的人,都是因為擁有一顆愛折騰的心,他們敢於嚐試,不排斥新鮮的事物。
就好像董卿在《朗讀者》中說的那樣: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含著淚水繼續奔跑的人!
2.擁有核心競爭力——自驅力
美國有位叫約翰的年輕人想找份工作,結果遇上了經濟大蕭條,工作相當難找。然後他去排隊麵試,公司招聘人問他:“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他回答:“我急需一份工作,你們所有職位中薪水最低的就可以。”
然後他進入了這家工廠工作,結果第一天上班就受傷了。但他征得上司的同意,當天晚上留在公司,製做了一件工具既可以防止工人受傷,又可以將工作效率翻倍。
雖然拿著最低的薪水,但他毫無怨言,並且積極完成工作,甚至會多做一些。之後提出要求想要換一個更有挑戰的機會,覺得這個崗位已經不能讓他的能力得到提升。
工作3個月後,他從最底層的組裝工人,順利升職加薪成為部門經理助理。結果他辭職了,因為他隻想測試怎樣從零開始走到重要崗位。

他就是後來的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隻要你眼裏有活,願意多做一點、創造價值,甚至不需要像洛克菲勒這樣聰明,就是在為自己創造機會。“主動”就可以給自己帶來機遇,今天做了一件以往沒做過的事,往後就多一件你能做的事。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自驅力的人。你擁有自驅力,成長永不停止,自驅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最強驅動力。
自驅力就是一個員工對某些因素的需要而積極主動去工作,爭取最大的成功。在逆境中,出現問題後會主動麵對問題,尋求解決辦法的積極力量。

《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楊天真對琪仔在負責白宇生日活動中所做的複盤總結,分析所有失誤時,要看是自身原因還是不可抗力的原因。然後這個錯誤是可逆的還是不可逆的,如果是不可逆的就不要糾結了,如果是可以做到但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做到,下次就需要努力做到。
《網易雲熱評》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你要一直記得一句話,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3.成功來源於“飛輪效應”的力量
要想讓一個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開始你必須要使出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地推,每一圈轉得都很費力。但是,正因為之前每一圈的努力才使得飛輪會轉動地越來越快,到最後不需要你主動去推,也能快速地旋轉。
這就是飛輪效應。
其實這個道理普遍存在於我們的人生中,很多事都在遵循這樣的運行規律。
萬事開頭難,比如說,你剛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或新進了一家公司,開始的時間勢必會很難熬,而且走得很慢,很吃力,會遇到不少問題。

實際上,很多人失敗了並不是在半路上或在終點死了,而是在開始時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但如果你能堅持著渡過難關,一直堅持下去就會走得更快,那麼結果也往往是好的。
這就是飛輪效應的力量,也是堅持和努力的力量。
李嘉誠曾在茶樓當服務員,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經常起早貪黑,做起工作非常認真,頗得老板的賞識。

李嘉誠少年時,在每一個崗位,一定是全身心投入、打all in的心態來對待工作 ,將工作做到極致,才會離開去做下一份工作。
李嘉誠能成功,並非是天生要強,他沒有優秀的學曆、沒有強大的背景,全憑個人努力和堅持。
達爾文曾說:在叢林裏,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強壯的,而是對變化能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現在社會,沒有所謂終身製的工作,能讓你感到穩定的,隻有你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