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有些人專門搜集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注冊後領取各類優惠券、獎勵金。人們把這種行為稱為“薅羊毛”。要想“薅羊毛”,就要注冊,注冊就需要手機號和驗證碼。在利益的驅動下,有人開始對手機動起了“歪腦筋”。
2019年8月,浙江紹興警方成功打掉了一條“薅羊毛”黑色產業鏈,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特大案件,警方通過偵查發現被竊取信息的手機超過了500萬台,其中絕大部分是老年手機。
1
趕緊回家檢查一下父母的老人機
收不到驗證碼趕緊報警!
2019年5月,浙江省新昌縣居民小朱給外婆買了一台功能機,所謂的功能機,就是相對於智能機而言,僅僅具備接聽電話、收發短信等基礎功能的手機。兩個多月後,小朱想在移動網上營業廳查詢外婆的話費,但是在使用驗證碼登錄過程中,外婆的手機卻始終接收不到運營商發送過來的驗證碼。除此之外,其它短信接收正常,感覺事情蹊蹺的小朱趕緊拿著手機,到公安機關報了案。

老年手機
新昌縣網安大隊迅速組織民警展開調查,發現新昌縣本地購買同款手機的有37人,在聯係到的25人中,短信收發不正常的有15台。
民警對手機裏的木馬程序進行了司法鑒定,發現手機主板被植入了特殊的木馬程序,能把需要的短消息上傳到服務器。



浙江省新昌縣公安局網警大隊副大隊長 陳懿
那麼,
是誰在這些老年機裏植入了木馬程序?
攔截含有驗證碼的短信有什麼樣的用途?
被植入木馬程序的手機到底有多少?
鑒於案情重大,浙江省紹興市和新昌縣兩級公安機關成立了由網安部門牽頭的“8.12”侵犯公民信息專案組,全力展開偵查。通過對話費清單的梳理和分析,民警發現這些老年功能機發送的短信,都集中發送到了一個廣東深圳市的手機號碼,並查到了深圳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對老年機進行驗證碼短信攔截,獲取公民信息的涉案公司。

浙江省新昌縣公安局網警大隊大隊長張鑫平
2019年8月29日,專案組抽調30名警力在深圳開展第一輪抓捕行動。在這次抓捕行動中,民警起獲了大量的後台服務器數據,以及與上下遊鏈條交易的合同。
浙江省新昌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李贇贇表示,從後台數據調出了500多萬的手機號碼,信息量總共達到將近5000萬,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

抓捕行動現場
經查,以犯罪嫌疑人吳某為總經理的這家公司,製作了可以控製手機、識別攔截短信的木馬程序,並與主板生產商合作,將木馬程序植入到手機主板中。經查,被植入木馬程序激活的手機有500多萬台,涉及功能機型號4500多種,受害者遍布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服務器數據
2019年9月1日,專案組民警順藤摸瓜,在深圳抓獲其中一個手機主板製造商,現場查獲大量植入木馬程序的手機主板。

手機主板
2019年9月4日和9月10日,專案組一鼓作氣,先後在廈門、杭州抓獲利用非法購買的公民個人手機號和驗證碼,進行“薅羊毛”的嫌疑人14人。同時,專案組通過公安部發起“2019淨網行動”集群戰役,對下遊非法買賣手機號、驗證碼等公民信息進行“薅羊毛”的黑灰產進行打擊,抓獲一批“薅羊毛”團夥。
2
“薅羊毛”把自己薅進公安機關
用別人的信息是違法的!
那麼手機主板是如何被植入木馬程序的?犯罪分子非法獲得的手機通訊信息又是如何被用來“薅羊毛”的呢?
據民警介紹,老年機價格便宜,成本隻有10多元,在網上的銷售價格也隻有幾十元。這些被做了手腳的手機,隻要插入電話卡,主板裏的木馬程序就會運行,向後台發送短信,犯罪團夥就可以實時對這個手機進行控製。犯罪嫌疑人吳某專門負責木馬病毒和對碼平台的搭建。

犯罪嫌疑人 吳某:這個軟件內置到了功能機的手機裏麵,我們就可以獲取到一條銷量統計,這個銷量統計裏麵就包含了電話號碼,當然也具備攔截驗證碼的功能。
犯罪嫌疑人鄧某,是一家手機主板生產廠家的技術負責人,他們把吳某提供的木馬病毒嵌入到手機主板裏,銷售給手機生產商。
民警介紹說,他們生產一塊功能機主板隻有幾毛錢的利潤。但是安裝了木馬程序,可以拿到三倍的利益。目前,使用鄧某公司生產的手機主板組裝的老年功能機,激活量超過了270萬部。

犯罪嫌疑人鄧某
在這條黑色產業鏈上,木馬製作公司的下遊包括了對碼、接碼、“薅羊毛”環節。吳某團夥利用木馬程序獲取的手機號、驗證碼就流向了這三個環節。
對碼平台,是手機號和驗證碼的接收平台,他們要確保每個驗證碼和對應的手機號相一致;接碼平台相當於二級批發商,他們從吳某公司的對碼平台獲取到手機號和驗證碼,然後再通過QQ群銷售給“薅羊毛”的團夥和個人。民警查獲的一個叫番薯的平台,是其中最大的接碼平台。
浙江省新昌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李贇贇表示,番薯平台將接收到的碼進行加價,以0.8元到3.8元之間的價格,銷售給薅羊毛群體,這個接碼平台中間要賺取每個手機號碼3毛錢的利益。

黑色產業鏈條示意圖
從吳某公司查獲的後台服務器數據可以看到,這些非法獲取到的手機號被用來注冊各個平台的手機客戶端,包括電商平台、視頻網站、訂票網站、酒店App等,而短信驗證碼的內容主要為新用戶注冊驗證碼。

後台服務器數據
今年25歲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就是通過番薯平台購買手機號碼和驗證碼,注冊電商平台獲取新人紅包。

犯罪嫌疑人 王某:會給每一個新用戶10元紅包,我們的方法就是想辦法把這個10元紅包變現,有人購買物品然後把物品賣掉、有人直接找網店商量,買東西後商家不發貨,直接給買方打錢。
刨去給提供號碼的番薯平台4元錢左右,再刨去變現成本2元錢,這10元紅包王某可以拿到4元錢,他每天用閑暇時間可以注冊二三十個號碼,可以收入100多元,這樣一個月能夠掙到三四千元的額外收入。
25歲的犯罪嫌疑人管某,利用某個酒店的拉新紅包進行牟利。在這個酒店注冊的用戶,每邀請一個新人注冊,就可以得到一個3元的現金紅包。管某就利用非法獲得的手機號和驗證碼作為新人注冊獲利,與此同時,他還利用QQ群邀請別人一起注冊。最多的時候,他一天可以注冊三四百個新用戶,10天就賺了一萬多元。

犯罪嫌疑人管某
同樣是“薅羊毛”,以前都是通過購買黑卡、工業卡,或者自己養卡來“薅羊毛”。這個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技術手段,通過植入木馬病毒實現控製、獲取手機號資源,並搭建對碼平台出售給接碼平台和下遊非法牟利,具有更大的隱蔽性,而且成本也更低。
侵犯個人信息,是電信詐騙、盜刷信用卡、惡意注冊賬號等一係列違法犯罪的源頭性犯罪,堪稱“百罪之源”。我們身處互聯網時代,享受著電子商務帶來的諸多便利,但同時近年來,不少個人信息也落入了犯罪分子之手,被用以“薅羊毛”牟利。
針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網上違法犯罪,國家有關部門始終保持著嚴打的高壓態勢,公安機關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多次組織開展“淨網”專項行動,破獲了一係列大案要案,成功打掉了一批犯罪團夥,有效遏製了網絡犯罪的滋生。
維護個人信息安全是場“持久戰”,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遭遇戰”,我們要從技術上尋求防護對策,在理念上提高安全意識,隻有多方合力、立體防護,才能打贏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衛戰。
高壓嚴打
守護個人信息安全!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