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期視頻,是我嚐試的一個新的係列,我之前做過很多手機的推薦視頻,基本都是按照價位來分類的,但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問題,有很多小夥伴都對某個品牌有一些執念,所以會出現明明同價位別的品牌有更好的選擇,但他就是想要這個牌子,主要是“蘋果,華為,小米”這三家最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所以我決定寫幾篇文章(也有視頻版,歡迎大家去觀看),每篇隻說一個品牌,先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品牌的特色,再詳細對這個品牌現階段的各種型號來進行一個梳理,給出一個比較粗略的購買建議,

從A到D,推薦度依次降低,A是最推薦,D是不推薦。方便對品牌有執念的用戶來選購,今天我們先來說小米。如果大家想直接看手機具體型號的推薦,可以跳轉到這裏,如果想看其他品牌的內容,可以先關注我,後續更新了就會推送給大家。
首先,先說一下小米這個品牌的定位。

小米從一開始上市,就主打售價低,性價比高這一個特色。
應該說:這是它的優勢,也是它的劣勢。
優勢在於,對於想省錢的人來說,他第一反應就會想到小米,大家都會感覺買小米的東西,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至少不會吃大虧,並且畢竟也算大品牌,質量上也有一定的保證。這種感覺是很可怕的,所以就算這幾年小米的性價比優勢越來越小,甚至有些品牌的性價比已經超過了小米,但大家依然會有小米就是很便宜的這種感覺。
而它的劣勢在於,它很難把手機的定價提高,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並且使用小米的人,也有可能被貼上窮的標簽。
小米目前分兩個品牌,主品牌小米,和子品牌,定位更低的紅米,現在正式的場合都叫Redmi,可能是為了更加國際化,拓展海外市場。小米自己的策略是,“小米品牌”想往高端去發展,而“紅米”繼續保持高性價比的競爭力。但小米這個品牌便宜的印象真的紮根太深了,真的很難提價,我個人愚見,讓小米這個主品牌繼續維持高性價比,再推出一個比如“金米”“鑽石米”之類的高端子品牌可能效果會更好。
接下來說一下小米在功能性方麵的特征
硬件方麵:小米和高通的關係很好,所以經常性的可以首發高通最新的處理器,因此在首發的那一段時間裏,可能半個月到一個月,可以說是擁有絕對的優勢,因為對比的其他手機,都是上一代的。對於旗艦機來說,同樣首發時間比較早的還有三星的手機,但是三星的手機當然溢價比較高,而性能上和小米的旗艦差不太多,所以小米無疑是大部分人更好的選擇。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點,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調侃小米為發燒而生,認為小米的手機比較燙,其實,這個鍋根本就不是小米的,不太精準的來說,製程工藝相同的處理器,或者就說同代的處理器,性能越高,功耗就越高,發熱也就越大。而早些年,小米由於性能強,優化的也不太好,所以發熱也比較高,它主要是處理器的問題,現在普遍工藝上都比較好了,就算有個別的設計得不太好,可能還是會出現高發熱的問題,但那也應該是處理器的鍋,而不是小米的鍋。

現在各個廠商用的大部分都是相同的處理器,大家麵臨的問題也基本差不多,這個跟品牌的關係真的不大。所以小米手機發熱高,這早就是過去式了,不要再想這個問題了。
再來說軟件方麵:相信小米的MIUI操作係統是很多人選擇小米的理由,確實它從一開始就給用戶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功能豐富,有很多比較人性化的功能,並且更新頻率很高,有了bug也能盡快的修複。不過說實話,在早年大家的係統都不太好的情況下,MIUI確實是有很多獨特的優勢,但是現在其他廠家的係統也都開始逐漸完善,MIUI的優勢也就沒那麼明顯了,而至於很多人所說的用的習慣的問題,各家操作係統雖然在功能上有些差異,但也都是細節上的。常用的功能,甚至布局,真的也沒有那麼大的差別。而且我們平時用的更多的是第三方的APP,而不是手機的係統功能,也使得操作係統帶來的區別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另外,後來MIUI也因為廣告太多的問題而讓很多人很討厭,不過有一說一,開機預裝APP或者有一些廣告,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這麼考慮問題,可能正是因為預裝了這些,才能使得這個手機的售價降低幾百元,我覺得這個買賣還是很劃算的啊,App不喜歡,你可以卸載掉啊,廣告也是可以關的嘛。而且還有一些廣告其實是第三方APP帶的,這個鍋真不應該MIUI來背,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鼓勵大家盡量看淡一些。稍微花一點時間,學一點基本的手機使用方法,比抱怨這個抱怨哪個有用的多。
所謂的“小米手機很燙,MIUI比別的係統強很多”其實都反應了一個問題,人們總會有思維定式,某個品牌某段時間給我們留下了某個印象,就會形成一個烙印,但殊不知時代是在不停的變化的,沒有那麼一成不變的事情,能隨時調整自己的認知,才是真的聰明人。

接下來,我們來係統的梳理一下小米的產品線吧,然後我會分別給出我個人理解的推薦等級,當然,這部分內容,變化肯定是比較快的,所以具體型號的內容過一段時間肯定就不能繼續拿來參考了,我也不可能隔一段時間就更新一下這個視頻,所以我會不定期的更新最新的推薦信息。大家可以先關注我。

正如我們剛才所說的,產品線分為小米和Redmi兩個分支,另外還有一個主打遊戲的黑鯊手機,其中小米係列,從高到低依次有MIX係列,數字係列,CC係列。而Redmi從高到低依次有K係列,Note係列,數字係列,現有的機型如下

先來說目前小米旗下最高端的Mix係列,一開始它是主打全麵屏和陶瓷機身,但是由於最近這兩年所有手機全都漸漸變成了所謂的全麵屏,也使得這個係列沒有那麼獨特了,不過其實沒有必要拘泥於某個細節,小米隻是想把Mix係列打造成為高端的係列而已,但是這幾年依然沒賣上價,和數字係列相比,也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後來又發布了一個概念機MIX Alpha,但也沒法量產,而且它本來就是一個秀肌肉的產品,而不是給普通用戶購買使用的,導致目前的Mix係列有點名存實亡的感覺,暫時沒有具體可選的機型,這個係列最新的Mix3也已經太老了,並且即使當時剛出來的時候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所以暫時忽略MIX係列吧。推薦評級都是D,其中Alpha也並不需要評分。

小米數字係列,本來應該是小米的主係列,但是去年的情況卻有點尷尬,小米9雖然首發了驍龍855,但由於電池容量太小,導致在後來和同價位其他品牌的競爭中沒有優勢,甚至被自家的K20Pro錘得體無完膚。

之後出來的小米9Pro 5G版,也僅僅是為了搶5G這個噱頭,價格雖然不高,但是由於5G頻段的缺失,也依然沒有太大意思。加上小米10應該就快出來了,所以其實沒有必要在現階段購買這兩部手機,但還是給個推薦等級吧。

然後是小米CC係列,這個係列的定位是主打相機,但處理器不是旗艦的,也就是說性能稍低。前一陣剛出來的CC9Pro是第一個量產的攝像頭1億像素的手機,也是目前傳感器麵積最大的手機,DXOmark上也拿到了很好的成績,但據我個人使用體驗,雖然底大和高像素帶來了清晰度和噪點水平上的優勢,但小米對它的調教還是很不到位的,表現並不穩定,很多場景反而並不如IMX586的表現,可以理解為有些場景不如去年的主流手機,也有一些場景會嚴重翻車,可以說是優缺點都比較明顯。

之前的CC9和美圖定製版,也都是類似的策略,犧牲性能,但相機規格高,用的和旗艦機是一樣的,外觀,品質感也比普通千元機要強。其中美圖定製版有比較特殊的算法,可能女生會比較喜歡,但是呢,其實很多事情也都是一個第三方APP可以解決的,稍微有點尷尬,另外要說小米CC係列的售價稍微有點偏高,並不是絕對價格高,而是說性價比並不好。

而CC9e,其實就一條,720P的Oled屏,清晰度表現實在太差了,就不值得購買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Redmi品牌K係列,這個應該算是重點推薦的一個係列,目前主打的是K20Pro及尊享版,還有K30係列,分為5G版和4G版。
K20Pro是2019年非常均衡的一款機器,彌補了小米9電池小的短板,並且售價很低,所以雖然現在搭載865的新一代旗艦機型快要出來了,但新機售價肯定會高,並且大部分應該是要支持5G的,售價會進一步提高,所以比如想要比較好的遊戲性能,又希望便宜,對5G也沒有那麼急切的需求,K20Pro目前依然還是值得買的。

而K30不管是5G版還是4G版,*售價*首先都是比較良心的,屏幕是120Hz的刷新率,還用了最新的IMX686攝像頭,NFC,紅外,耳機孔等也都比較齊全,但是小米低端的LCD屏手機,色彩表現不太好,有點發綠,不過依然是值得推薦的。

再來說Redmi Note係列的這三款,從這裏開始就進入了千元左右及以下的範疇了,這裏先注意一點,配置上最低4G+64G,再低用起來就比較痛苦了。
Note8Pro,售價便宜,功能比較齊全,NFC,紅外,耳機孔什麼的,缺點是屏幕素質比較差,並且使用的是聯發科G90T的處理器,雖然跑分比較高,但是發熱降頻比較嚴重,實際遊戲體驗並不夠好。

Note7Pro,處理器比較落後,缺失了NFC,機型較老,目前看起來真的沒什麼亮點,售價也沒有足夠低,也沒有低配版本,推薦度C。

Note8感覺類似,配置進一步降低,同樣缺失了NFC,高配版性價比還不如Note7Pro,如果實在為了省錢,需求也真的很低,低配版勉強可選,推薦度C。

紅米的數字係列,完全就是為了迎合部分人超低價的需求,價格便宜了兩三百,但是簡配簡到了完全讓人無法接受,比如高通4係列的處理器,比如僅僅3+32G的存儲,屏幕分辨率甚至隻有720P,相機規格也大幅度縮水,因此,這個係列目前完全不推薦。Redmi 8,Redmi 8A,Redmi7A,都是D評級。

最後再簡單說一下黑鯊手機,性價比也是很高的,賣點當然就是遊戲手機,其實遊戲手機相比主流的旗艦,性能上並不會有什麼大的提升,也是差不多的,通常這種遊戲手機會用旗艦處理器,並降低攝像頭的規格,這樣就可以控製成本,降低售價。並且還會有一些比如壓感屏,增加一些按鍵讓遊戲體驗更好等等。之後肯定會朝著高刷新率屏幕這樣的方向去發展。

目前在售的黑鯊2Pro,旗艦的處理器,散熱規格更高,攝像頭也是比較主流沒有縮水太多。屏幕有壓感,240Hz的屏幕采樣率,但是作為一款遊戲手機,沒有高刷新率比較遺憾,玩遊戲這個還是比較重要的,所以我會覺得還是等新款會好一些。
當然,其實我們也不能隻看目前有的機型,畢竟手機這種東西更新換代是非常快的,當知道有新的型號馬上就要發布,並且我們也並不是特別著急購機的情況下,當然等一等會是更好的選擇。目前的情況是,高通驍龍最新一代的865處理器已經發布,但是目前市麵上還沒有搭載它的機型,但是可以預計的是,很快就會有了,估計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今年的旗艦手機,相比去年來說,會有這些提升,

處理器從驍龍855+升級到驍龍865,性能上當然會有一定的提升,不過對於日常使用,打王者和吃雞來說並不會有很明顯的感知。
另外今年的旗艦機也多半會是865+外置5G基帶,而且由於基帶是外置的,對於發熱的控製還有待觀察。
攝像頭傳感器從IMX586提升到IMX686或者三星1億,但是由於調校和優化可能還不是一時間就能拉開差距的。
屏幕上可能會有一些區別,有一些機型會更加重視高刷新率。

那麼對於小米來說,可能會更新的機型有小米10,紅米K30Pro,黑鯊的新機。因為這些都是使用旗艦處理器的,並且依照小米手機產品一直以來的規律,預計它們的推薦級別會達到A,所以毫無疑問是值得一等的。

那麼以上這些就是我對目前在售的所有小米的手機以及即將發布的小米手機進行的一個梳理,希望能對大家的購機選擇有所幫助,如果你看到這期視頻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很久,可能以上的點評已經沒有參考價值了,大家可以關注我,獲取最新的更新版推薦。
其實,關於小米這個品牌,它雖然目前不能給人帶來高端大氣的感覺,但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它也確實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讓人們可以用便宜的多的價格用到盡可能好的手機。甚至由於小米的存在,也使得其他的手機廠商也不得已降低售價,也因此國內市場上出現了一大堆性價比很高的機型,使得我們消費者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而國外大部分地方,就沒有這麼好的環境。
我之前的視頻裏,也總有小夥伴吐槽,說為什麼要拿蘋果手機來和小米的比,不是一個價位的啊,其實我之前做的所有的對比,都隻是為了做個參考,讓大家能夠了解更多內容,能夠更加理性的購機選擇,而不是為了拚個輸贏。事實上,也並不是說小米目前大部分地方還不如蘋果,就說明小米輸了。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小米用了蘋果三分之一的價格,就做到了蘋果80%的品質,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勝利嗎?
好啦,那麼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裏了,希望能對大家的購機選擇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各大平台關注我,ID都是bonjour呼呼,感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