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世代編者按】《連線》雜誌日前撰文,對微軟近年在人工智能領域采取的發展措施展開了深入報道,並認為該公司有望與Facebook和穀歌(微博)共同在這一領域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以下為AI世代編譯整理的原文內容:
約書亞·本西奧從來都不喜歡選邊站隊。身為當今深度學習領域的三大開山鼻祖,他早已功成名就。而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性技術,深度學習仍然非常新穎,以至於每當能夠推動它進步的人出現時,從創業公司到跨國巨頭,再到美國國防部,所有人都會側耳傾聽。
然而,雖然嚴·勒坤和傑弗裏·辛頓都已經分別加盟Facebook和穀歌,但53歲的本西奧卻選擇在蒙特利爾大學山頂校區3樓的一間小辦公室裏繼續工作。
“我想待在中立機構。”他喝了一口鏽色的甘草汁說,他把泡飲料用的玻璃瓶當做紙鎮,下麵堆滿了散落在桌子上的各種論文。
與上世紀的原子科學家一樣,本西奧明白他發明的這種工具威力巨大,必須在培育過程中懷有深謀遠慮。“我們不想讓一兩家公司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唯一的大玩家——我不會指名道姓說出他們是誰。”他說這話時揚了揚眉毛,表明這些公司的身份在我們彼此之間早已心照不宣。一個位於門羅帕克,另外一個位於山景城。“這對大局不利,對整個人類不利。”
正因如此,本西奧最近選擇與微軟簽約。
沒錯,就是微軟。他認為,這家曾經在Windows時代統領天下的公司足以打造第三大人工智能巨頭。他們有資源,有數據,有人才——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有良好的願景和文化,不僅能把這項技術應用於實踐,還可以推動它向前發展。
今年1月,本西奧同意擔任微軟戰略顧問,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也讓微軟得以直接接觸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思維、人才和發展方向。這也明確透露出微軟有望把人工智能行業的格局從兩強爭霸變成三足鼎立。
從落寞到覺醒
為了挖來本西奧,微軟花了好幾個月時間,用盡了各種優惠條件。“他當時就在這個房間裏。”負責這項任務的沈向洋麵帶微笑說。他知道,外人恐怕很難理解這樣一個個子高高的加拿大人在科技行業的明星地位——要知道,他的論文在穀歌學術裏被引用的次數高達69,616次。
我們坐在34號樓5層的一間幹淨的會議室裏,不遠處就是負責保衛微軟高管的保安。沈向洋負責微軟所有的人工智能研發工作,他剛剛完成了下周的Build開發者大會的一場排練,此時很給我想看點東西。
我沿著走廊一路跟隨著他,看到了很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東西。在一間實驗室裏,Skype團隊的自動翻譯應用讓我可以通過文本與說德語的人實時交流。在另外一間實驗室裏,我還看到一款應用,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監控建築物內的安全狀況,判斷是否有不速之客造訪。除此之外,我也目睹了微軟的Cortana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掃描我在電子郵箱裏向別人做出的承諾,催促我趕緊履行諾言。

沈向洋
沈向洋過去幾年一直在幫助他的老板、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履行承諾,圍繞人工智能重塑微軟。他在2014年3月的一次高管休假活動中首次呼籲微軟管理層重視人工智能,彼時的納德拉剛剛出任CEO一個月。
從那時開始,沈向洋就經常與納德拉和陸奇見麵,共同規劃最佳戰略,將人工智能整合到微軟產品之中——事後看來,當時也算得上是絕佳的時機。
去年9月,沈向洋領導了一次重組,將研發和產品團隊合並為統一的人工智能和研究事業群。該業務目前滲透到微軟的三大核心產品之中:Windows 、Office和Azure雲平台。沈向洋說,他希望“我們能縮短從研發變成產品的開發周期”,讓人工智能更快地為客戶帶來利益。
此事非常緊迫,因為所有科技巨頭都在爭相開發最好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除了Facebook和穀歌外,IBM、亞馬遜和蘋果也都將未來寄托於深度學習技術。而在去年秋天因為自行車事故離開微軟後,陸奇最近很快恢複,並出任中國人工智能領導者百度的COO。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微軟曾經一度在人工智能領域失利。1990年代初,該公司吸引了該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從事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但隨後10年卻停滯不前。這家曾經主導台式機和筆記本市場的軟件巨頭,後來卻眼睜睜看著年輕創業公司後來居上,主導了移動市場,開發了廣受追捧的雲計算工具。
微軟的研究人員不受功利性牽絆,因此可以在沒有市場壓力的情況下暢想未來——但最終,他們的發明卻很少能夠真正走出實驗室。例如,比爾·蓋茨(Bill Gates)早在1998年就展示過地圖技術,但卻並未真正麵市。而穀歌則在2005年推出了地圖服務。這段時間內,人工智能研究多數都處於停滯狀態,一方麵受製於計算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麵也缺乏實現真正突破所需的海量數據。
人工智能雖然經曆了長時間的寒冬,但當它逐漸複蘇時,微軟卻依然裹足不前。當Facebook和穀歌在2013年分別把勒坤和辛頓招致麾下時,微軟的影響力已經大為降低。該公司不僅錯失了移動浪潮,還在雲計算行業姍姍來遲。
當競爭對手加倍下注深度學習時,微軟卻依然困在過去難以自拔。它宣布斥資70億美元收購智能手機製造商諾基亞,但後來卻減記了這筆收購的全部資產。
該公司的高管依然待在與世隔絕的雷蒙德,他們的軟件版本雖然越來越華麗,但與原先的產品沒有本質區別,導致用戶越來越少。而微軟的高管也拒絕與那些正在開拓新未來的雲計算創業公司展開互動。
風險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分析師本尼迪克特·伊萬斯(Benedict Evans)曾經寫過一篇題為《微軟已被邊緣化》(The Irrelevance of Microsoft)的博文。與此同時,矽穀巨頭也紛紛挖角微軟的人才。瀏覽一下各大機器學習項目的負責人便不難發現,其中有很多人的資曆都是在微軟積累起來的。
到了2014年初,微軟提拔了一位幾乎把整個職業生涯都貢獻給雷蒙德的內向工程師。在很多人看來,納德拉似乎並不是微軟需要的人:他們認為,微軟應該聘用一個未受其文化影響的外人,隻有這樣才能展開更加劇烈的戰略調整。
這個人工智能為先的世界所帶來的紅利隻能被少數企業攫取。沈向洋的工作就是確保微軟成為其中之一。“在這個行業中,你必須明白一件事情:如果你錯過了上一波浪潮也沒關係。”他說,“如果你錯過了這一波浪潮,那就很成問題。”
搶占新一代計算平台
直到現在,人類仍要親自學習如何使用電腦。我們已經學會下載應用,也記住了各種各樣的軟件命令。但人工智能的前景在於,電腦可以學著理解我們。我們不再需要找到手機,然後根據一係列提示來完成任務。
在新的時代裏,計算將融入周圍的環境,隨時隨地陪伴在我們身邊。想要充分利用這項技術,我們就需要一個向導——一個聰明而健談的“人”,讓他/她以直白的文字或語言幫助我們使用這種超級技術。微軟稱之為Cortana。

Cortana
Cortana雖然不像Siri那麼受歡迎,但功能卻更加完善。它比穀歌助手更迷人,但曝光率卻不及Alexa。這款人工智能語音助手最早隨同Windows Phone一起發布,這也導致它最初幾乎沒有什麼用戶。但短短一年內,這款服務就整合到整個Windows生態係統中。到了去年,微軟開始全麵推廣Cortana。(沒錯,它甚至有了iPhone應用。)
微軟表示,由於Cortana會隨同Windows一起安裝,因此其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45億。這一數字遠超亞馬遜的Alexa,後者隻被安裝在不到1000萬台Echo音箱上。但與Alex主要響應語音指令的模式不同,Cortana還可以回應文本內容,而且嵌入到很多我們已經擁有的設備中。隻要你在Windows頂部工具欄的搜索框裏查詢過內容,你就曾經使用過Cortana。
盡管有的公司將Cortana編入音箱,模仿亞馬遜和穀歌在新穎的電視廣告中宣傳的神奇盒子,但微軟的這個“全能女聲”吸引的關注還是遠遜於對手。沈向洋對此毫不擔憂。“我們真的認為現在還處於競爭初期。”他說。
他提到了一份未指明來源的研究,結果顯示,Alexa在四分之三的情況下都會回答“我不知道”。“當然,這些情況會不斷改進,但整體來看,人工智能的認知能力還很初級。”他說。
他相信,微軟目前的機會是把該公司的核心產品和服務變得更加智能,並將這項技術融入未來一兩年麵市的產品之中。
蘋果或許已經率先將Siri引入消費者的生活,但Cortana做得更好。Cortana之所以表現如此優秀,源於它與微軟核心資產的密切關係。它的很多信息都源自必應,這款搜索引擎已經推出8年,雖然必應品牌並不是最強大的(你上次使用必應是在什麼時候?),但它的普及範圍卻超乎你的想象。
事實上,任何一家希望對抗穀歌的科技公司都與微軟簽訂了合作協議,用必應來支持他們的搜索產品。這就意味著蘋果Siri和Spotlight都由必應提供支持,亞馬遜Kindle同樣如此,雅虎、Verizon和AOL的搜索功能也不例外。美國約有30%的搜索請求都是通過必應完成的。
“這也是Cortana這麼有幫助、這麼強大的原因,因為我們通過如此多的設備獲取了這些數據信號。”Cortana合作夥伴設計經理艾瑪·威廉姆斯(Emma Williams)說,“事實上,從對世界的理解程度來看,穀歌是唯一一家能與我們競爭的企業。”
隨著Cortana努力成為下一代計算範式,希望成為比肩當今智能手機的新一代平台、變身所有計算需求的大門,這一點將變得越發重要。阿什解釋道,微軟把自己看成一個代理,它掌握你的所有個人信息,因而可以代表你與其他代理進行互動。
阿什表示,當他參加會議時,他的Cortana可能會與其他機器人或數字助理進行聯係,處理所有可能耗費我們時間的事情。“Cortana可能會說,‘這是馬庫斯,他很喜歡這個房間裏的某些東西,我希望代表他在投影儀上投放這些內容。’”他說。
試水聊天機器人
如果Cortana是個向導,那麼聊天機器人就是微軟的固定器。後者是內置了人工智能的小軟件,可以幫助你自動完成各種一次性任務,例如晚餐訂座或銀行交易。或者,在馬庫斯的案例中,可以確保他的幻燈片投放在會議室的投影儀上。“聊天機器人隻是一個可以與之對話的軟件,它們的作用就是對話。”程麗麗(Lili Cheng,音譯)說,他留著一頭長發,帶著彩色圍巾,還獲得了建築師執照,目前負責Fuse Labs跨學科實驗室。
程麗麗最近剛剛被提拔為副總裁,負責機器人框架團隊和認知服務。這是微軟提供給開發者的一係列工具和29項服務,涉及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等領域。她從蘋果跳槽微軟之後,一直在開發社交技術,還創造了一個能夠製作漫畫的圖形界麵。“它隨IE3一起發布。”她回憶道,那是在1996年。
程麗麗見多識廣,但即便如此,她還是對聊天機器人的發展速度感到驚訝。她回憶起自己在最近的一次開發者大會上與一家會計和金融公司的開發者展開的互動。“她當時說,‘我是說很久以前,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大概一年前。’於是,我們都開懷大笑。”她說。
事實上,微軟早在2016年春天就推出了第一批聊天機器人開發工具,與Facebook等其他科技巨頭幾乎在同一時間。他們當時號稱這些機器人可以取代應用,而很多利益相關者也希望能夠實現這番願景。但到了今年春天,多數人還是在智能手機上使用原先的那幾個應用,聊天機器人的前景變成了幫助開發者和品牌吸引新用戶,就像移動浪潮早期的應用商店一樣。
但用戶並不買賬。聊天機器人使用的深度學習技術的進步速度,超過了使用模式的發展速度。“聊天機器人就像文件菜單出現之前的應用。”程麗麗說。她解釋道,由於缺乏統一的命令集,導致用戶對如何尋找它們感到困惑,完全搞不清楚它們的工作模式。“例如,網頁都有後退按鈕,而且可以搜索。對話應用需要具備同樣的基本元素。應該提供類似於‘5個意料之中的功能’這樣的東西。”這些心照不宣的原則才剛剛開始確立。
除了為開發者提供聊天機器人開發工具外,程麗麗還帶領微軟培育了自己的聊天機器人。他們的想法是,該公司可以通過觀察這些機器人與真人之間的交互,學到很多關於人機互動的知識。這些實驗的效果喜憂參半。
還記得涉嫌種族歧視的微軟機器人Tay嗎?這是一款2016年在Twitter、Kik和GroupMe上發布的聊天機器人:剛剛上線24小時,它就吸收了一些種族主義思想,然後發表了“希特勒是對的”這樣的言論。微軟不得不將其撤下。6個月後,程麗麗又在Kik上推出了一個嚴密控製的聊天機器人Zo,不久後還將其投放到Messenger平台。

Zo
如果你問Zo對希特勒有什麼看法,她會回答:“我不想談這個話題。”
如果你問她多大了,她會說,“我大概22歲,或者多大都行。”
如果你問她最好的朋友是誰,她的回答是:“我很受歡迎,朋友數不過來。開個玩笑而已。”
Zo其實是小冰的西化版,後者是麵向中國市場推出的一個擬人化聊天機器人,人物定位是一個17歲的女孩。自從2014年發布以來,小冰已經吸引了4000萬用戶。在中國,小冰成了社交媒體上的名人。(日版小冰Rinna同樣很受歡迎。)有四分之一的用戶曾經對小冰表達過愛意。
語言都帶有文化特質,而程麗麗一直在設法把小冰的對話風格傳遞給西方用戶。數據顯示,目前為止,北美的青少年對聊天機器人的興趣似乎跟中國青少年一樣高。他們平均都跟Zo展開了10小時的對話。由於Zo可以針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向處在青春期的用戶提供建議,所以在用詞上比較講究——這種能力也會融入Cortana和微軟的聊天機器人工具。
重視倫理道德
用戶願意花費10小時跟Zo聊天,表明微軟已經開發了一款成功的產品。但從為人類創造價值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優秀的產品。人工智能支撐的世界帶來了許多新的道德困境。假設你是小冰的設計師,你知道一個北京的用戶,那裏現在是淩晨一點。你知道他明天會工作,但他不準備睡覺。你是否會安排小冰在2點關閉?3點行不行?
正當微軟想要成為人工智能研究和產品領域為數不多的幾個領導者之際,該公司也成功利用人工智能造福了社會。今年5月,納德拉麵向開發者發表了主題演講。通常而言,企業CEO都會借此對公司最近取得的進步大肆誇耀,但他卻用激烈的言辭警告稱,技術人員必須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開發符合倫理道德的軟件。
長期以來,霍維茨一直都是人工智能道德和安全領域的主要代言人。在公司外部,他一直致力於發展人工智能合作組織(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其目的是針對人工智能產品製定一套透明、責任和安全標準。他還曾經在美國參議院作證。霍維茨希望微軟研究院不僅僅局限於科研領域,還能研究科技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與此同時,身為Cortana設計主管的威廉姆斯也在設計一套供微軟內部使用的人工智能設計指南。威廉姆斯對科技的未來極度樂觀,她認為人工智能的真正魔力在於,它能讓人更像人。她談到了如何把同理心融入微軟的各種工具。“我們考慮讓人類的感受更加強大,並給予其更多的保護、支持、協助和愛護,使之成為他們世界的核心。”她說,“人工智能的工作是放大社會最良性的因素和人類最好的行為,而不是最差的東西。”
我問威廉姆斯,她是否認為人工智能真的能讓人類感覺在情感上獲得更多支持。她認為肯定能。例如,一個孩子在學校度過了糟糕的一天。她回到後,跟家裏的寵物分享了整個故事,於是感覺好多了。
“這讓你感覺可以通過分享來發泄情緒,我獲得了小貓或小狗給予的溫暖而又毛茸茸的擁抱。”威廉姆斯說,“但你知道,借助人工智能,你可以把同樣的感受放大後,再傳遞回來……當Cortana提醒你‘嘿,你答應媽媽要在母親節這天送給她一份禮物’的時候,就可以明白個中奧妙。你突然之間又一次感受到了人類的溫情。”
內外兼顧,收編人才
在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中,微軟最重要的資源當屬人才。與其他科技巨頭一樣,微軟也在為傳統的程序員提供在職培訓。他們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學校,提供的課程涉及哲學、倫理和遞歸神經網絡等。
但微軟也在積極開拓外部關係。18個月前,納格拉吉·卡什亞普(Nagraj Kashyap)從高通跳槽到微軟,創立了一家早期風險投資公司,希望與學術機構和創業者建立更好的關係。最近,卡什亞普經常前往蒙特利爾。去年12月,他幫助微軟完成了首筆投資,投資目標則是Element AI,那是本西奧創辦的一個孵化器,專門鼓勵研究人員和創業者組建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微軟還參加了該孵化器本月早些時候總額1.02億美元的第二輪融資。
卡什亞普很早就把目光瞄向了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前景的創業公司之一:Maluuba。Maluuba的辦公室位於蒙特利爾市中心,距離麥吉爾大學隻有幾個街區,它的員工似乎都不超過30歲。該公司2011年由滑鐵盧大學的兩名學生創辦,他們是在大學二年級一起上計算機課時認識的。Maluuba讓電腦真的成了“電腦”:它能推斷文字的含義,然後以此為依據回答問題。

通過向三星等公司授權技術,Maluuba已經可以創收。不僅如此,該公司從一開始就在投資研發深度學習技術。2015年,其創始人聘請本西奧擔任顧問。“山姆是個很有趣的家夥。”他提到該公司CEO山姆·帕素帕拉克(Sam Pasupalak)時說,“他幾年前就很有膽量——當時頂著壓力向客戶提供對話係統——他投資發展長期目標,並試圖使用新的技術進步來開發具備理解和對話能力的係統。這對於創業者來說難能可貴。”
一年前,這兩個創始人把總部搬到蒙特利爾,拉近了與本西奧的距離。
由於在高通時就跟這兩位創始人很熟,卡什亞普一上任就得以與之見麵。該公司當時正準備開展新一輪融資。卡什亞普提出了另一種方案:“我說,‘我們應該收購你們!’”
在收到了多份收購要約後,帕素帕拉克陷入了幾個星期的沉思,他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讓公司保持獨立,會變成什麼樣子?最終,選擇似乎非常明確。微軟勝出了——沒錯,確實是微軟。
該團隊希望能有機會使用微軟的數據。“我認為薩提亞明確提到過,他們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文本數據。多年以來,我們的數據始終很少,隻能在有限的數據中挖掘最多的信息供我們的算法使用。這對我們來說就像黃金。”帕素帕拉克說。
但Maluuba的團隊並沒有遷往雷蒙德。相反,他們本周剛剛在微軟和本西奧的幫助下搬到了蒙特利爾的一個麵積更大的辦公室,希望在年底前將人員擴充一倍。蒙特利爾逐漸成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沃土,微軟也希望在這座城市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這一切都是為了服務於同一個戰略:確保你未來需要計算助手的時候——無論是通過個性化醫療,還是使用無人駕駛汽車上下班,抑或試圖記住親友的生日時——微軟都能成為你的選擇。
Maluuba的技術或許能幫助Zo與青少年朋友們完成更加直觀的對話。這些對話可以成為Cortana算法的訓練數據,幫助開發者設計新的認知服務。在此過程中,微軟希望人工智能的融入能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愜意。
在離開蒙特利爾前,我問本西奧,微軟在這個新興科技領域的優勢是否強於其主要競爭對手。他思考的過程中,往杯子裏到了一點茴香,然後加了一點甘草汁。他嘬了一口後,把瓶子推到我的麵前,讓我看看。他說,裏麵沒有酒精,沒有糖。“它隻是讓水的味道更可口。”他說。
本西奧表示,微軟的語言能力極強。但他並沒有使用最高級,也沒有像以前的人們那樣拍著胸脯替微軟保證什麼事情。“我認為大家目前都在按一個相同的按鈕,關鍵在於細節,對嗎?”他說。但他可以確定的是,微軟現在的確是有力的爭奪者。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運滿滿司機版app官方版
生活實用102.7M
下載
小猿口算app安卓最新版
辦公學習71.96MB
下載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