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感謝他。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PPTV的今天,也沒有我的今天。”

全文約6400字,閱讀大概需要13分鍾。
財經天下(ID:cjtxzk) 口述 | 陶闖
整理|盧華磊
編輯|齊介侖
知卓資本創始人陶闖簡介:
出生於1967年。知名企業家及投資人。1990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地理信息與遙感專業。1997年獲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2000年成為約克大學終身教授。2001年,在加拿大多倫多成立網絡公司GeoTango,率先推出互聯網三維地圖係統GlobeView,早Google Earth3年。2005年,微軟並購GeoTango,陶闖進入微軟,後主導創立了微軟地圖和本地搜索事業部,同時開拓了微軟在亞太區的移動互聯網業務。2009~2014年,加盟PPTV並出任CEO。2014年,離開PPTV,創立知卓資本。知卓資本迄今已投資及孵化企業近百家。
找尋創業者中最頂尖的2%
我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在加拿大創辦過GeoTango公司,在國內做過PPTV,同時也在微軟這樣的國際巨頭中做過高管,2014年從PPTV離開,隨後創辦了知卓資本,所以我的工作經曆是跳躍式的。
多次創業後,我覺得做企業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當然,創業是不容易,但當我們知道了成功的路徑之後就會發現,很多人都有機會成功,隻是他們可能還沒有找到這個路徑或者沒有堅持下來。因此,再去創立一個公司對我而言意義不是很大,相反我希望能做出更多的公司。從這個角度看,投資人的角色可能更適合我現在的狀態,能夠扶持更多的公司去成長。
知卓資本雖然是一家投資機構,但我們並不是純粹的財務型投資機構,我們在不同行業中尋找合適的企業,然後將我們的資源賦能給他們,和他們一起發展,他們的成功也是我們的成功。所以,我現在工作的核心還是創業,隻是同時參與了幾個行業的創業。我認為,這種模式是一種企業型的投資模式,從另一個角度看,知卓資本的發展本身也是一場創業。
做投資,我自認有幾個方麵的優勢:首先,我更善於發掘潛在的成功者。投資就是投人,我做過多年的CEO,也有過大公司的管理經驗,這麼多年閱人無數,我自信對創業者的判斷肯定比那些純粹的財務投資人更深入。
對於尋找人才,我有一個2%的規則,就是希望找到這個行業中那2%最容易成功的人。一個人的經曆可以證明他的才能,從小到大,從學校到工作,他的人生中有沒有亮眼的經曆,有沒有做過學生會主席或者在大賽中拿到過優異成績,這些都是我們參考的指標。我們就是要找到這種與眾不同的人,這些人從小就有某些特質,或許是後天無法形成的。
我比較相信天分之說,我找人的時候就是看他骨子裏是不是有領導才能。一個人能否成為leader,其實很早就能看出來,當然不排除大器晚成的個例,但大部分人才在成長經曆中就可以看到這樣的苗頭。
就像ofo的創始人戴威,他本人曾是北大學生會主席。首先,進入北大的人就不多;其次,在北大做過學生會主席的更少。就憑這兩點,他就進入了我2%的選人標準之內。這樣的人,無論做什麼,我都願意投資。
其次,知卓資本具有雪中送炭的勇氣。可能很多投資人不敢做這樣的選擇,因為送了炭之後,很可能麵臨被創業者繼續燒掉的尷尬。但我所說的“送炭”,並不是送錢,而是送資源。
世界上的資本是無限的,但資源是有限的。就像做房地產開發,位置就是資源,做科技創新,技術就是資源一樣,作為創業者,我在這許多年間也積累了大量的資源,我可以將這些資源嫁接給創業公司,我們將這個過程稱為賦能。
一家小公司不可能雇一個微軟或者穀歌這種級別的CTO,這種級別的CTO也不會向90後、00後的創業者彙報工作。而我們可以換一個方式讓大家合作,比如以我們集團的名義,聘請這樣的大公司CTO作為顧問,然後請這些顧問為我們投資的公司做技術支持。其實很多創業公司拿到錢之後無非就是雇人,而且不一定能雇傭到最好的人才,而我們可以通過賦能的方式直接幫助他們。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應該算是一個創投平台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怕公司遇到產業的周期低穀,越遇到低穀,我們覺得越是機會。我們投的公司,基本上沒有死掉的。
這樣的投資模式,決定了我們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公司,我本人也不是一個純粹的投資人,我現在比較喜歡用“企投家”這個詞來形容自己。這是吳曉波提出的一個概念,結合了企業家和投資人的角色,算是一個新物種。以知卓資本為例,我們是一個創投平台,追求更長期的投資價值,所以我們這樣的公司,自己都有可能上市。

▲陶闖更願意用“企投家”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圖為到訪的Newgen Capital創始合夥人張璐與知卓資本團隊合影。
定位於創投平台的公司,在市場上並不多,但我本人有學習的對象——軟銀的孫正義對我的影響很大。
孫正義的投資風格是非常典型的企投家風格,他不是財務投資人,不是投機性投資人,從來不關注短期的股票漲跌,而是看重企業的長期價值,希望和團隊形成統一陣營或者夥伴,是價值型投資人、賦能型投資人。
大家都知道,軟銀很早就投資了阿裏巴巴,早期投資了2000萬美元,而且長期持有了18年,現在給他帶來了數百億美元的收益,近1000倍的回報。這18年中,作為創業者,馬雲熬了18年;而作為投資人,孫正義也跟著熬了18年。
我很欣賞這種投資方式。我經常和團隊成員講,大家不要管那些短期內的消息,隻要你認為這個團隊是有潛力的,這個方向是對的,就跟著這個公司一起扛下去,不要擔心市場,我們就是要跨越波穀。越困難的時候,越要幫助創業者,在這種時候最容易從對手手中搶回優質項目,因為沒人幫這些創業者,他們就再也沒機會了,創業者會將這個時候提供幫助的投資人當做自己的恩人。這是我的一個理念,我希望自己能學習孫正義的模式。
實際上,孫正義也是我的貴人。2011年年初,軟銀對PPTV做過一筆2.5億美元的投資,這個數字創下了當時國內融資額度的最高紀錄,後來我們也請孫正義入駐PPTV的董事會,成為我們的董事。我非常感謝他。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PPTV的今天,也沒有我的今天。
當年,能打動孫正義做投資,我自認為有幾個方麵的原因:第一,我英語不錯,我有15年的海外生活經曆,其中7年任職大學教授,用英文為外國人授課,所以英語可能比孫正義本人還好;第二,他知道我在微軟有5年的工作資曆,並且曾負責微軟亞太區的移動互聯網業務,他比較看好我的資曆;第三,他問了我在微軟的待遇,我在微軟年薪百萬美元,而在PPTV,我當時是不拿工資的。
綜合這些因素,他認為,首先視頻戰略方向沒問題,其次團隊也很強。所以我覺得,大家實際上都是喜歡那2%的人,我相信他認為我也是那2%的人,就像今天我做投資一樣,如果真的找到這2%的人,那這些人是不需要用商業計劃書來證明自己的,他們的經曆就是最好的證明。
明了創業溝坎,適時轉型投資人
在進入PPTV之前,我一直從事空間地理信息方麵的研究。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微軟內部分析預測中國市場認為,從互聯網角度看,中國未來最有潛力的行業是電商和視頻,其次是旅遊和教育。
我當時已經考慮回國創業,所以我給幾位投資人發郵件,想了解下國內的創業行情,我記得聯係的人有邵亦波、沈南鵬。大家對我回國創業都表示歡迎,邵亦波說願意投資500萬美元讓我回來先摸索,而沈南鵬說可以推薦我去他們一個剛剛投資的電商公司做CEO,所以我一度很猶豫,不知道該選哪個。
但最終我還是看中了PPTV,那時候它還叫PPLive,強調直播屬性,是一個初創公司。我和創始人姚欣溝通幾次都非常融洽,於是我在2009年5月份,正式加入了PPTV,我任CEO,姚欣任總裁,我負責大方向,他負責細節。
加入PPTV的時候,正是整個行業的低穀。我入職1個月後,從美國融到1800萬美元。這些錢都是美國那邊的朋友們湊給我的,因為國內沒有人願意給錢。我當時和陳天橋團隊聯係,希望他們能投資100萬美元,但是他們一口回絕,打死都不給。前段時間我碰到陳天橋還說起這個事兒,他還一個勁兒地懊悔,問我當時是和誰聯係的,告訴他,他回去處理這個負責人。實際上當時確實是困難,我們也隻能聯係到他的團隊成員,如果當時能聯係上陳天橋本人,或許不是這樣的結果。
視頻行業的確是非常燒錢的行業,大家有很多擔憂,因為我們都不能預測未來,不知道行業會朝向哪方麵發展。我還記得當時智能手機普及的時候,我們內部還開會討論是否要做手機端App。現在看,這或許是一場可笑的討論,但在當時,我們都不能判斷趨勢,或者即便判斷出趨勢,大家也不敢輕易地下結論。
但是我們一直有信心,我們認為視頻是剛需產品,同時用戶量一直在增長,這都是很積極的表現。
到2013年的時候,蘇寧雲商和弘毅投資戰略投資PPTV,這次F輪融資金額達到了4.2億美元。那時候的PPTV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市場地位和機會,當時很多人都想投我們。選擇蘇寧和聯想作為投資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希望將PPTV拉回國內,到A股上市。此外,和蘇寧結盟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還希望能占領客廳。大家知道,互聯網上,BAT這樣的公司已形成了某種壟斷,我們如果不和他們合作,很難突破他們的限製。BAT三家在視頻領域的競爭,已經不是財務競爭,也沒有什麼商業模式,而是戰略競爭,你花錢我也花錢,因為作為大公司,大家都不能缺少這一環。
所以我們就要轉戰另外一個戰場,不要在現有的視頻圈子裏麵競爭,因為那是個死結。我們認為,除了PC互聯網之外,還有電視和客廳。蘇寧當時每年銷售1億台電視機,他們有特別強大的硬件渠道,所以雙方合作後,在客廳的智能終端中,我們認為還有機會。而且當時蘇寧也希望將他們的商鋪開設到家庭中,做電視商城或者電視網商。
當時宣布和蘇寧合作,很多人都充滿疑問,問我們為什麼選擇蘇寧而不是阿裏巴巴。我覺得從PPTV來看,我們兩邊選擇哪個都沒問題,但是我們當時認為,蘇寧這邊有巨大的機會去壟斷客廳市場。我們當時的野心還是挺大的。
當然,最終在2014年,我選擇了離開PPTV,直接的原因是,我找到了更好的機會。就像前麵說的那樣,我受孫正義的影響比較大,我希望轉換身份做投資。另外,當時PPTV已背靠了蘇寧這樣的大佬,我在不在其中,區別並不是很大。
實際上,我在每一個公司的工作時間都是4~5年,到了這個階段再往下走,應該說,挑戰就變得不大了。人生苦短,我當時希望自己再經曆一些挑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這5年期間,我們將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做成了一個一流的視頻公司,對此我還是挺驕傲的。當然,創業過程也十分辛苦,有員工晚上加班累到第二天去醫院掛水,而我也有超負荷工作後暈倒的經曆。那5年裏,我很少能吃上正常的餐飯,一般都是盒飯。
在PPTV工作的5年間,我們的用戶從千萬級增長到了3.5億,年收入從我入職時候的1000萬元增長到了十幾個億。那幾年正是國內視頻公司飛速增長的時候,我們每年的增長都不能低於三位數,我相信也沒有哪家敢低於100%的增長速度。我記得有一次,我們提出“百日大戰”,當時要求在100天內,幾個部門的數據要增長5倍。我當時提了這個目標,但我心裏認為,他們是達不到的,但讓我詫異的是,在100天內,真有兩個部門達到了5倍的增長。
當PPTV的用戶數達到了3.5億,作為這個公司的CEO,我要扛著來自不同方麵的壓力。以前大部分形容我的評語都是正麵積極的,而在這幾年期間,我不知道挨了多少罵。
重金下注國外技術及國內消費
現在知卓資本管理著6隻基金,分別專注於企業天使和早期投資以及後期的IPO、重組類投資,中間階段PE模式的投資我們不做,所以我們又將這種模式稱為啞鈴狀的投資模式。天使和早期基金約為10億人民幣,後期基金約為40億人民幣,現在一個月要看將近380個項目。
在早期投資方麵,我們堅持投資技術和消費兩大方向。我們認為,整個行業市場是需要通過技術和消費來拉動的。在技術方麵,我們主要投資海外市場。比較而言,海外的技術可能更前沿一些。目前我們總共投資了100餘家企業,其中三分之一在海外。這部分投資主要還是圍繞和消費者相關的信息行業,也就是大家說的TMT行業,這裏麵包括了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我們現在投資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類型的公司有25家。
人工智能的顛覆,不是一般級別的顛覆,遠遠超過我們以前所有的工業革命,對我個人的衝擊也很大。我是做科技出身的,以前特別注重邏輯。比如小時候父母讓我打掃房間,我首先要去買本書,看看如何打掃房間,是要先洗抹布還是先動笤帚,我非要把一件事情列出個計劃之後才來進行。但今天,我突然發現,人工智能告訴我,很多東西不一定要有邏輯,因為這個係統太複雜了,人類無法理解,但一樣會有結果,甚至可以預測結果,這立刻讓我有了坐井觀天的感覺。
此外,我們還投資了一些致力於改善交通效率的公司,例如我們最近投資了美國研發超音速飛機的Boom Technology。他們的飛機,飛行速度可以達到音速的2.2倍,可以將北京到洛杉磯的行程縮短至4個小時。就在6月20日的巴黎AirShow上,Boom宣布,已經收到多家航空公司共計高達76架超音速飛機的訂單。
整個交通行業現在麵臨的最大顛覆機會,無論是特斯拉的汽車,還是天上的飛機,都是在幫助人們節約時間。現在我們從中國飛往美國需要12個小時,而未來隻要4個小時。這意味著,我們早上去美國,晚上就可以回來。這種效率,對於商務人士來說,就是在節約生命。
此外,我們還收購了一家名為GEOne的可以實現室內室外混合定位的公司,準備拿到國內進行孵化。空間信息行業是我的老本行,今天大部分地圖公司都是利用GPS或者北鬥等衛星係統定位,而一旦進入室內這種方式的定位就比較困難。現在的GEOne就是利用各種信號再進行室內的詳細定位,這將提高外賣物流的效率。

▲陶闖認為,國內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必將逐步看齊海外,因此該領域的消費升級潛藏著巨大機會。圖為知卓資本辦公空間一角。
在消費領域,我們將投資重點放在了國內,因為消費的重要對象是人。中國的消費者結構在快速變化,當前國內的中產階級,也就是家庭年收入超過35萬元的人群大概有1億,而未來3~5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3~4億。做個對比,美國同樣年收入的中產階層約2.8億,這意味著3~5年後,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中產階層消費國家。同時美國的中產階層已經占到該國人口的80%~90%,他們後續的增長空間有限,而受益於我們巨大的人口基數,中國的中產階層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將帶來巨大的消費,我將此稱為中國的第二次人口紅利。
在海外待了15年,我知道海外的中產階級是怎樣消費的,我認為國內的中產階層也會效仿海外的生活方式。
現在大家將此稱為消費升級,但我個人將這個過程細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是追求性價比階段,人們注重商品的實用價值,希望買到價格低廉又能用的產品,就像淘寶早幾年賣的那些爆款商品一樣;第二個是品牌時代,人們收入提高之後,不滿足於實用性,希望通過購買商品為自己增加身份標簽,人們會通過購買LV包等產品來顯示自己的階層,這個階段他們買的不是商品,而是身份符號;第三個是個性化消費時代,人們不再用某些品牌來為自己貼標簽,而是更加注重品味,注重體驗,這是當前西方都在追求的一種個性化的消費趨勢。
這3種模式在西方的商業中都能找到對應的店鋪:第一類是沃爾瑪,其銷售的產品實用,性價比高;第二類是Prada、LV這樣的奢侈品店,多年的品牌經營,這些店鋪給人來帶來的是貴、富有、奢華的印象,所以這就成為一種階層標誌,會滿足人們身份標簽的需求;第三類公司是類似於Zara的買手店或者設計師店,這種店鋪沒有品牌的設計師,產品更新率非常高,幾乎每周都有新商品上櫃,而且每件商品都是個性化的、獨一無二的。
快時尚買手模式就體現出了個性化,很多消費者喜歡某件商品,並不是因為大牌或者出自知名設計師之手,而僅僅是因為喜歡。所以ZARA隻是一個門店,它的商品來自全球各個設計師。我們現在就是要投資此類公司,滿足消費者“不是品牌卻有個性”等需求。
比如我們投資了一個名為心生家族的公司。該公司有兩個互聯網產品,生日管家和心意點點。前者可以幫助用戶記憶各個朋友的生日、紀念日等重要事件,並提醒用戶在適當的時候送出恰當的祝福;後者則提供各類定製商品,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例如在商品上刻字、添加logo等。
像這樣的消費,就是一種精神上的需求,人們在購買這種服務的時候,並不太注重價格因素,相反更注重個性化和體驗感。所以我認為,在某一個場景中,情感的附加價值會高於商品的功能價值,這就意味著,人們不再追求商品的簡單的功能性,而開始注重商品的情感性。
我早年做地圖方麵的研究,不吹牛地說,如果不下海,我肯定是院士了。從微軟地圖部門跳槽到PPTV視頻領域,直到今天我都無法判斷這個選擇是否正確。但我習慣於向前看,從不後悔。
【本文首刊於2017年7月3日出版的第136期《財經天下》周刊】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
全國潮汐表官方app最新
生活實用31.83M
下載
閃送一對一急送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50.6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