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之所以成為地球的主宰,正因為人類具有強大的思維能力、求知欲和控製欲,我們對星辰大海的探索永不會止步。回望人類文明進步的曆程,那就是科學家們前赴後繼,奉獻一生為人類知識大廈添磚加瓦的過程。因此隻有最前沿的科學探索才是改變世界的第一推動力。
然而絕大多數人們對科學前沿一無所知,甚至並沒有意識到我們的世界正在被悄然改變。盡管人們每時每刻都在享受科學進步帶來的成果,然而當人們低下頭就隻看到了手機。

搞計算機科學的人都知道,有許多方向的科學研究,做到最後像高山一樣的論文都來自於MSR、GoogleX或與它們相關的項目。專利就更別提了,在穀歌涉及的領域我用四個字來形容:無處插針。總之,全球信息科學和技術發展的半數推動力來自於Google、MS是毫不誇張的說法。
至於蘋果,如果說發明一款新手機、新電腦就是改變世界,那我想在索尼麵前蘋果還不敢造次吧?
在科研水平方麵,十多年前的微軟絕對是工業界的翹楚,但現在許多方麵被穀歌超越了。不過微軟的某些老牌領域仍然維持統治地位,包括計算機視覺(塞利斯基這個恐怖的老頭),語音識別(李開複打下的底子),自然語言理解,網絡安全,機器翻譯,軟件工程,並行計算等等。

有同學認為我說的隻不過是算法,這個認識確實有點膚淺了。從大的層麵上看這就是科學和技術之間的比較。關於科學與技術的關係,人類已經討論了一百多年了,結論相當確定。打個比方,科學家在荒山野嶺中開辟一條小路,技術家把小路拓寬為柏油馬路。在信息學領域,各大學實驗室、穀歌、IBM、微軟之類公司的研究院就是在前麵披荊斬棘的,蘋果、索尼、甲骨文這些公司則是在後麵鋪路的。
科學和技術都很重要,但科學是毫無疑問的第一推動力。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飛躍都是在科學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亞裏士多德,伽利略,牛頓,高斯,愛因斯坦,薛定諤,圖靈。這些名垂青史的科學家一次次證明了科學的意義。說一句可能很不中聽的話,科學是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這是由求知欲推動的,是人類神性的體現;而技術是把已知的科學成果進行組合和適配,主要滿足人類的物質欲望。
再說通俗一點就是:技術改變生活,科學改變世界。

也有同學覺得這個問題本身是沒法回答的,做個不恰當的類比:
遼寧號航空母艦,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99式主戰坦克,在拱衛國土上,哪個更牛逼一點?
稍有常識的人,就會告訴你,這三個武器明顯幹的不是一個活,根本沒法比!因為這三種武器從不同的角度在為“拱衛國土”做貢獻,而且不具備替代性。
用武器舉例子我們都很好理解,但換成這三個公司,可能因為不熟悉這三個公司的曆史和業務,所以就犯了糊塗。這三個公司也明顯是各有專攻,而且“專攻”了不同的領域。他們在一些業務和產品上雖然有交集,但側重也是不一樣的。
一句話回答就是:他們都是在改變世界上最牛逼的公司之一!
各位,你怎麼看?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matic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可樂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7.27 MB
下載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
其它軟件166.47M
下載
易歐數字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