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都沒想到,Windows Phone會以如此快的速度畫上句號。
7月11日,微軟正式對外宣布終止對Windows Phone 8.1係統主流支持,標誌著微軟借力Windows Phone與Android設備和蘋果iPhone在移動操作係統上的競爭宣告結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隻是又一個有關科技巨頭失敗案例的談資。
對於WP的忠實粉,尤其是WP8.1的忠實粉,是一個震撼的消息。他們麵臨著是繼續支持被拋棄的WP,還是轉向並不喜歡的安卓/iOS的兩難抉擇。
銷量太差,是促使微軟狠心把曾寄以厚望的WP給砍掉的主要原因。據IDC日前發布《全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預測:2017年Windows Phone份額將跌至0.1%(約合180萬設備);到2021年的時候,其份額將接近於零(全球可能隻剩80萬設備)。
而根本原因,是WP對於微軟的“PC平板手機三位一體”的戰略構想失去了價值。就像當初對XP的停止更新,微軟又一次砍掉口碑還不錯的產品線。對於整合移動、PC一體化,微軟自始至終從未放棄,業界猜測微軟或會又㕛叒叕再殺入手機領域,推出基於Windows 10的手機。如果未來推測為真,WP多舛的命運則顯得更悲壯。
細數WP從第一次麵世到如今的停止更新,經曆了眾星捧月到無人問津。至今知乎裏WP愛好者們,仍舊念念不忘WP存在的那些充滿情懷的亮點,就像黑莓粉懷念黑莓一樣。然而,商業世界裏情懷從來都不是影響大局的關鍵因素,微軟對手機用戶真實需求的傲慢,WP是它交的第一次學費。
未來或還會有新的教訓,但這些都已和棄子WP再無關係。
WP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
2010年在移動操作係統兩強安卓與iOS飛速發展之時(安卓到2011年第一季度才超過Symbian成為市場第一),微軟推出名為Windows Phone 7.0的移動操作係統,不久後Windows Phone 7手機在國外正式開賣,至到2012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從推出時間上,WP落後於對手安卓與iOS,但聯想安卓/iOS後來居上超越Symbian,WP的剛出現時移動操作係統競爭環境並不算太差。
彼時,iPhone以蘋果的巨大品牌溢價及流暢的係統性能和閉環生態得以俘獲大批忠實的果粉,缺點是價格過於昂貴。而安卓因提供同等的係統功能和開源模式,借力各大智能手機廠商的踴躍開發在數量上迅速做大,缺點是開放性帶來的安全問題,及硬件上的參差不齊帶來的體驗混亂。微軟力推的WP,卡位到兩者之間,即有著iOS一樣的係統性能體驗和由微軟掌控的閉環生態,又做到聯合諾基亞、三星、HTC、華為等一大批智能手機企業做OEM廠商,使得WP各型號的智能手機占到高中端等全價格區間。
在WP之前,微軟還有過Windows Mobile 6.5及其他Windows移動操作係統,但WP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為了推廣WP8的普及,2012年的史蒂夫鮑爾默專程來到中國拜訪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楊元慶,2013年更是壕擲71億美元收購諾基亞。為了做大WP手機業務,微軟除了發動一切渠道、合作廠商、品牌等資源支持,還真金白銀的投入近百億美金的大手筆轟炸。
而WP係統的份額也一路飆升,2013年據國際研究及顧問機構Gartner發布的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季度報告顯示,微軟Windows Phone取代黑莓Blackberry OS成為世界第三大移動操作係統,占據到3.3%的市場份額。短短兩年的快速增長,結合微軟對WP的重視程度,業界一度認為WP份額將持續攀升,達到可與安卓/iOS抗衡的10%的市場占比。
然而,這卻成了WP最後的輝煌,之後隨著諾基亞的衰落和其他智能手機廠商的陰奉陽違,WP曾經的高增長最終成了絕唱,直至前幾日的被遺棄,WP這個富二代告別了曆史。
成也微軟敗也微軟
WP係列手機的成功,並非完全是微軟的砸錢帶來的虛胖。在用戶口碑裏,WP甚至一直高於安卓。機粉圈裏也形成三個共識,首先,從同等硬件配置下,WP的係統流暢性高於安卓。其次,安全性上WP類似iOS係統的封閉的環境高於安卓的開源。最後,在移動辦公功能這個微軟長項上,更是WP一家獨占鼇頭。另外,WP部分實現雲、PC、移動三個端無縫接合,許多方麵上都占有優勢。
然而,WP的缺點也在發展中展露無疑。首先,讓WP用戶有殺人衝動的係統迭代邏輯,本來基於Windows CE內核的WP7的出現,就是微軟放棄最早的移動操作係統Windows Mobile後的全新產品。而WP8雖然延續了係統命名習慣,卻采用全新的Windows NT內核(為了PC和移動數碼設備運行在統一的平台),導致WP7智能手機幾乎全部不能升級。意味著WP7老用戶被拋棄,留給他們的隻有二選一,要麼繼續選擇舊係統,要麼重新購買WP8手機。
其次,不知基於什麼考慮,微軟移動戰略鍾情於磁貼界麵的設計。在PC端微軟還保留了經典桌麵和磁貼界麵兩個UI並行,在WP上用戶則完全沒得選。無論最早的2G時代的手機界麵,還是後來的幾大移動操作係統的默認,都選擇擁有大片留白的宮格界麵模式。WP對磁貼的堅持無疑是挑戰用戶的習慣,雖然這種做法讓忠實的WP粉為之癡迷,但把許多對個性沒什麼追求的普通用戶全部拒之在門外。
最後,WP更大的缺點是,一直癡迷於將自己軟件係列早日實現三端合一,對於其他企業APP在WP上的開發難問題視而不見。比如說,WP為了保證係統安全性和穩定性對開發接口的開放做了諸多限製,這導致許多主流APP的WP版本無法提供完整的功能。再加上用戶占比過小,係統更迭任性不考慮延續性等問題,不僅中小互聯網企業,甚至一些巨頭也最終忍痛停止WP上的軟件更新。2015年3月,支付寶基於Apple Watch的APP上線不久,WP的用戶因為支付寶8個月沒有更新WP版支付寶錢包,對其冠以“支付婊”的稱號討伐。事件平息後,並不能改變各大互聯網公司對WP不冷不熱的態度,主流APP對WP的放棄,直接導致WP軟件生態崩盤。
如果說,WP能在安卓/iOS快速增長的幾年內殺出一條路來,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係統,同微軟的強勢資源扶持及百億美金的砸錢相關的話。後來WP的衰落,同樣受累於微軟,受累於微軟對其錯誤的戰略定位。當大家可惜WP本能在智能手機領域大有作為,卻因為一連串的愚蠢策略而喪失大好時機時,其實都忽略了,也許在微軟的移動戰略上,WP操作係統本來就不是核心一環。
2015年,微軟新CEO薩提亞·納德拉接替史蒂夫·鮑爾默一年後,幾個動作證實這一猜想。與鮑爾默不同,公開場合裏納德拉似乎並不喜歡強調設備和硬件,卻多次表示看好的是雲業務的發展。此外,納德拉還通過跨平台結盟戰略與Android平板電腦製造商與蘋果合作,讓自己的應用和軟件能夠在非Windows操作係統上實現盈利。
2015年蘋果發布會上,曾被稱為死敵的微軟Office部門高管Kirk Koenigsbauer登上舞台,對Office在iPad Pro上的操作進行了演示。微軟顯然已經找到比先打造一個手機係統,更快實現“PC平板手機三位一體”的好辦法。另外,在一個內部會上,納德拉還破天荒的用iPhone手機演示自家的Outlook應用。種種跡象表明,在微軟的移動戰略清單裏,如何讓自家應用和軟件實現三位一體,遠比占據移動操作係統市場前三的目標更重要。
所以,許多為微軟WP糟糕的策略和無奈的失敗而惋惜的人,並沒有站在微軟移動戰略方向來看,微軟自始至終對移動操作係統的占比並沒有太大野心,做WP隻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應用和軟件的在辦公領域的統治力,它甚至可能都未將WP當做防止安卓/iOS反攻PC的護城河。
再去思考諸如微軟為何要活活把諾基亞做死,和喪心病狂一般不關心其他互聯網公司在WP上開發APP的各種困難等問題時,我們也就不再認為是腦殘和抽風。
當用戶不是上帝
吳軍博士出版影響很大的《浪潮之巔》書裏,[沒落的貴族—摩托羅拉(三)]章節裏曾有這麼一段話“2006年,我和李開複博士等人多次談論科技公司的興衰。我們一致認為一家公司的基因常常決定它今後的命運。”這是作者一所一直強調商界存在的“基因決定定律”。雖然這個論點無法證偽也無法證實,但參考雅虎、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倒下的巨頭,似乎有一定的客觀性在裏麵。
不過,我更喜歡用路徑依賴來解釋這一現象,所謂路徑依賴在經濟學上是指稱技術和經濟發展慣性依賴其原有條件基礎。放在商業裏,那就是每個巨頭都會不斷複製自己曾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無論它進入的領域多麼複雜,你總能找到它曾經成功過的模式影子。而微軟的成功,似乎並不是百分百由用戶主動選擇。
全球PC發展曆史上,Wintel聯盟在許多倒下的係統公司與處理器公司眼裏,無疑是非常邪惡的組織。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美國PC市場並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壟斷,微軟與英特爾隨後結成排他性的Wintel聯盟,此後雙方在軟件與硬件上占據絕對優勢,其他後來者無法插足這個組合,隨著PC的全球爆發,雙方壟斷了幾乎整個全球PC市場。而蘋果與微軟的恩怨,也從這個時候開始。
講述完Wintel聯盟,就更好理解,為什麼WP一出現總是一副“拒人千裏之外”的派頭。正是由於不是靠取悅用戶而取得如今的輝煌成績,在微軟這家公司裏,對於用戶的希望似乎總是不太感冒。路徑依賴,使得WP的發展並沒有考慮太多用戶在想什麼。收購諾基亞與“PC平板手機三位一體”戰略其實都類似Wintel聯盟的思路,微軟一定認為,WP隻需將移動終端和PC完美的捆綁在一塊,用戶自然不得不遷移到WP平台上,中間的過程不重要。
隻是,這種一廂情願的做法,不僅讓大多數用戶不滿,包括WP手機的OEM廠商、WP生態的應用開發方都被微軟朝秦暮楚的做法而選擇放棄這一生態。現在WP手機雖然已經成為過去時,然而微軟的手機之路並不會停止,比如傳說中的Surface手機,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用戶一時的體驗好壞仍舊不會是微軟考慮的重點。
商業的魅力就在於,沒有人知道明天究竟該是什麼樣。我們無法預估,在未來實現了“PC平板手機三位一體”的微軟,能否重新回到手機市場並打敗安卓和iOS。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當下的結論而言,不把用戶當做上帝來服務,無論多麼強大的科技巨頭,仍舊難免被拋棄的命運。
未來:用戶體驗才是長興王道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和物流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這讓曾經靠壟斷信息、壟斷渠道獲利的商業模式漸漸失效,尤其是直麵消費者的行業,重視用戶體驗再也不能成為空話。舊有的商業模式裏,用戶接受信息的媒介有限,企業可以靠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使得產品迅速獲得市場認可。另外,通過壟斷超市、商場、門店等貨櫃,就可以實現產品的暢銷。前一個案例如腦白金,後一個案例如康師傅。
然而,信息技術帶來的信息流通及物品流通的便利,致使用戶自主選擇權在購買行為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無論強大到何種程度的科技巨頭,在用戶眼裏都不再是無可替代。除非你在技術上占到絕對優勢比如百度搜索,即使如騰訊,如果任性起來,用戶照樣可以找到替代品(雖然轉移成本很高)。
2013年騰訊WE大會上,馬化騰一句“巨人倒下時體溫還是暖的”流傳很廣。Pony的話中隱含兩層意思,這個時代沒有可高枕無憂的巨頭,另一層意思是,輝煌到衰敗的過程會很短,所以倒下時體溫還可能是暖的。當然,今天的主角微軟仍舊統治著這個世界的PC端,移動操作係統發展至今對PC的威脅隻是使用時間層麵,尚未上升到替代的地步。所以WP的慘敗,對於微軟來講尚不足以傷筋動骨。
但從WP擁有如此強大支持和好出身,卻無奈淪落到被遺棄的整個過程的教訓中,我們不得不再一次重新審視用戶體驗這四個字,它已不是企業拿來粉飾自己的虛詞,已成為考核一家企業最終是生是死的重要標尺。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