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熟能詳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曾流行一時,現在更已成為國際間各大科技巨頭爭搶的市場,並促成近期的亮眼財報,甚至可以說已成為美國科技股的重要動力,然而到底什麼是雲端運算呢?本文將會簡要的概述雲端產業的發展。
雲端運算的概念其實早在 1983 年就已出現,但直到 2006 年才有亞馬遜在真正耕耘這個市場,不過由此可知其 AWS 平台成為當今的雲端龍頭,並不是隻靠運氣。當時的雲端與早期的電腦一樣,仍不是很普遍的項目,遑論以普通消費者為取向的服務並未出現。
但隻過了十年,其實這個市場就有很大的變化,不僅群雄並起,甚至一度被認為落後的微軟也靠其雲服務而重振雄風。目前華爾街在關注這些科技巨頭的財報時,已不能忽略雲端業務的成長及潛力,甚至已成為驅動股價的重要指標。
何謂雲端運算?雲端運算一開始被定義於類似專業的資訊工程人士所知道的“網格運算”(Grid Computing),是指用位於不同位置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一件大型的計算任務,已實現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是分布式運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的一種,通常運用於發掘新藥、經濟預測、地震分析等功能。當然現今的雲端運算並不隻限於這一種形式,甚至已過於眼花撩亂,而成為被濫用的一個名詞。尤其是,當雲端一詞開始被大幅應用在商業後,許多廠商都自稱自己是在做雲服務,但可能骨子裏做的是完全不同的事。
有趣的是,雲端運算這個現今廣泛用的專有名詞最早是在 2006 年由 Google 所提出(各廠商的概念當然更早於此),而同年卻是亞馬遜開始提供稱為彈性雲端運算(Amazon EC2)的服務,直到隔年 Google 與 IBM 才開始合力在美國大學校園推廣雲端運算,並提供硬件技術支持,以降低學術研究在電腦運算上的成本,此後雲端運算也開始受到注意。
而在 2008 年 8 月電腦公司戴爾更試圖取得雲端運算作為商標,當然最終是失敗,因美國專利局判定這是現行的通用服務名稱,也顯示當時雲端運算已廣為人知。到了 2010 年,甚至開始有不少公司支持雲端運算開源平台業務,當時的美國太空總署及 Rackspace 的OpenStack計劃,就是普及雲服務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雲端運算的範疇依據美國國家技術標準局的定義,雲端運算是一種能依照使用者需求,更方便的透過連接網際網絡以存取廣大的共享運算資源,如儲存設備、服務器、應用程序等,並可精簡各項相關管理以提高服務速度的模式。而雲端運算依服務對象大致上分為兩種,私有雲及公有雲。
私有雲通常是給位於同一個組織內的特定人員使用,但公有雲也並不表示其為免費或完全公開的,而是指廠商提供服務給不特定用戶所使用,是目前最常見的討論對象。當然實際上不僅如此,還有兼具兩種特性的混合式雲服務。

雲端平台的類型。
(Source:By Sam Johnston [CC BY-SA 3.0],via Wikimedia Commons)
而若以內容下去劃分,雲服務大致上分為三種:IaaS、PaaS 及 SaaS。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指的是提供雲端基礎設施,例如 Amazon EC2就是典型的 IaaS 服務,其提供的是虛擬服務器,功能就像是在遠端遙控自己的服務器一樣,差別在於使用者不需要真的去建置硬件,而是以使用量來付費,非常適合新創或中小型公司。這樣的服務其實也並非僅麵向於企業,還是有給一般消費者的服務,例如Google 雲端硬盤。
當然除了服務器及硬盤可以雲端外,還有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雲端平台服務,讓使用者可以在雲端架構上進行開發、運行、管理和監控軟件,可以說是雲端中介軟件(Middleware)。使用者可透過廠商提供的程序開發工具來將自身應用程序建構於雲端架構之上,並掌控其運作環境。其與 IaaS 不同,擁有部分主機掌控權,但不涉及操作係統、硬件或網絡基礎架構,像 Google 的 App Engine就是一例。
而最後一種的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與 IaaS 有所類似,不過反而是最有市場的一種服務,其供應商可以讓用戶透過各種界麵使用其雲端軟件服務。目前這種業務多是透過網頁來進行,所以也相當仰賴網頁技術。當然發展前提也是基於現代電腦硬件及網絡頻寬的技術進步,使在個人電腦或雲端上使用軟件的運作效能已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透過 SaaS 業者提供的軟件訂閱服務,用戶不需要再擔心硬件效能、軟件安裝、或是更新問題。

SaaS 是目前規模最大的雲服務市場。
(Source:skyhigh)
熱戰中的雲端產業當然事實上這樣的分類本來就不是絕對,有不少廠商提供多種類型的雲服務,其範圍還是有相當模糊之處,目前仍在繼續拓展中。例如 Amazon Web Services Cloud(AWS)還包含了資料庫、資安防護、商業分析等功能,服務已相當的成熟,無怪乎是目前市占率最高的雲端廠商。這個業務甚至占了亞馬遜近 8 成的淨利,令許多人認為,亞馬遜不隻是零售業者,更是雲服務商。

目前雲端產業競爭趨勢已向寡占發展。
而最早提出此名詞的的 Google,雖然很難從財報中明確得知其雲端業務的成長,但顯而易見的也早已擺脫單純提供基礎設施的服務,目前已有超過 300 萬家公司使用其 G Suite服務,以建構更有生產力的雲端協作環境。
當然目前鋒頭最勁的還是微軟 Azure平台,其主打智財權保護及混合雲的優勢,向 AWS 發起進攻,市占已一舉超越 Google 直逼亞馬遜。據 2017 年第二季財報顯示,Azure 平台的營收一年內成長近兩倍,而Office 365軟件訂閱服務表現也不俗,雖然規模仍不及亞馬遜,但前景相當驚人,雲服務已是即將成為科技業黃昏的微軟再度翻身的契機。
當然,各家的雲服務也各有優缺點,不一一贅述,但其主要的目標,就在於減少使用者建置 IT 環境的成本,尤其是對中小企業而言,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當然不僅如此,各國政府對雲端運算的需求也相當大,美國政府已宣示全麵采取雲端運算技術已降低資訊建構成本。而各國也紛紛把雲端產業列入經濟發展的重要項目,其分布式運算及硬件虛擬化技術成為重要的研究目標。而台灣政府其實也在 2010 年通過以 240 億新台幣預算推動的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
(首圖來源:By Gretchen Curtis (Own work) [CC BY-SA 3.0orGFDL],via Wikimedia Commons)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熱幣網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龍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3.33M
下載
雲幣網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14.25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