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遺願(退休)清單在朋友圈刷屏,裏麵有一些這樣的願望:
1.首先得有時間
2.至少有一些錢
3.做一些對自己有成就感的事兒
4.學一門樂器,現在正在學尤克裏裏
5.去山上住一個月,把滑雪技術提高到比較專業的水平
6.學會寫“好”東西,譬如從回答好一個知乎問題開始
7.把一個遊戲玩精,而且必須是競技遊戲,自己並不想做一個人民幣玩家。
你想不到,這份退休清單會出自一個不滿30歲的年輕人之手,他很早就為自己準備好了,“不想等到自己都走不動路的時候才去做這件事兒。”
本月20日,他還登上了福布斯中國30U30榜單,他就是齒輪易創創始人宋師偉。
《福布斯中國30U30榜單》是由《福布斯》美國總部發起,主要是在中國金融和投資、企業科技等10個領域評選出30位30歲以下的領軍新秀。曆年上榜者都經過一流專家團隊以“改變世界潛力”為標準進行評估、推選。
今年,和宋師偉一起上榜的還有大家熟悉的ofo創始人戴威、新片場創始人兼CEO尹興良、17歲歌手組合TFboys的王源和易烊千璽、25歲的女演員迪麗熱巴等。這些年輕人分別以用各自的力量改變著這個世界。
“行業是時候要確立一個標準了。”29歲的宋師偉說出這句話時,難免會給人感覺有點輕狂,“這個家夥竟然要為一個行業立標準!”加上,他酷愛穿休閑襯衣、連帽衫,戴一副黑框眼鏡,略帶稚氣的臉龐,和說出這句話時的氣場有點不搭。
不過,原麥山丘市場總監彭縈認為,這個家夥的確有“輕狂”的資本:18歲成為蘋果公司最年輕的實習生;20歲從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畢業;22歲成為斯坦福的研究生;他曾是矽穀最神秘的數據巨頭Palantir的早期員工之一,也曾拒絕Facebook的Offer;他的公司在成立兩個月後,就獲得了真格基金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
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宋師偉就覺得,沒有什麼是不能競爭的,“創業無非是拚優勢,拚聰明才智,拚深謀遠慮,最後拚個命,拚運氣。”
而他所說的優勢、聰明才智、深謀遠慮、命運、運氣等等,很大一部分和他早年在蘋果、數據巨頭Palantir等公司的經曆分不開。他在一些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也為他後來創業奠定了基礎。
曾拒絕紮克伯格
十年前,當史蒂夫·喬布斯信心滿滿地向全體內部員工宣布“今天我們推出的iPhone,它將改變一切”時,宋師偉也在場。不過,他是以實習生身份出席的。
大一時,18歲的宋師偉拿到了微軟和蘋果這兩家公司的實習offer。最終,他選擇了蘋果公司,成為了“最年輕的實習生”。
宋師偉當時就讀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是全美計算機專業的頂尖名校,他主攻計算機專業,輔修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這也是目前很火的兩個領域。
進入蘋果公司後,宋師偉主要參與iPhoto及iChat(iMessage的原型)項目的研發工作。在參與該項目的過程中,他第一次接觸到如何與擁有上百程序員的團隊一起工作,第一次領悟到如何在不同的部門之間協同工作。這些對他今後的人生規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蘋果實習之後,我就想好了我的未來不是留在學校,而是做一個企業,用我創造的產品來影響世界 。”
本科以滿分畢業後,宋師偉決定先回到矽穀,加入一家軟件公司或在斯坦福讀個研究生,然後再加入一家公司,但其實他心裏更傾向於先去斯坦福深造。
於是,他一邊準備斯坦福研究生的申請,一邊準備校招公司的麵試。在麵試的幾個公司中,也不乏當時規模並不大但發展前景不錯的Facebook,當時由紮克伯格親自麵試。
很幸運的是,最終宋師偉不僅拿到了Facebook的Offer,也如願收到了斯坦福的錄取通知。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Facebook,選擇了美國創業氛圍最濃的斯坦福。
對於他的選擇,一些朋友感到很困惑,後來有人問他,你後來錯過了Facebook的幾千萬美金,後不後悔?
“一點不後悔,而是更自信了。”
宋師偉解釋說,“當時我並不看好這家公司,因為在2007年,還沒有一家真正做社交很成功的公司,無法想象,一個社交網絡怎麼跟蘋果、穀歌、微軟這樣的巨頭去比。最令我不能接受的是,他們用的開發語言是PHP,而作為一個C語言用戶,PHP讓我非常鄙視。”
後來他回憶,像Facebook提供的這種機會其實在他周圍經常發生,“每年我們都會錯過幾個未來的Facebook。”比如他研究生畢業後加入的Palantir,後來該公司的估值由他加入時的幾億美元漲到了後來的200億美元,甚至更多。而宋師偉最後也選擇了離開。
“在這些創業者成功之前,他們出乎意料的普通,也沒有人可以預測到他們最後成功時的高度。跟這些創始人親密接觸,看到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這讓我感受到,成功沒有秘訣,也不需要天才。”
雖然拒絕了Facebook的終麵,但由於終麵就設在斯坦福大學旁邊的一條街,所以,宋師偉不僅拒絕了麵試,他還利用Facebook報銷麵試的機會把學校的一些東西提前搬到了在斯坦福上學的同學那裏。
在斯坦福,他再一次以滿分畢業。
首次創業試水互聯網,二次創業加入課程格子
受到斯坦福創業氛圍的影響,讀研究生期間,宋師偉就試圖在中國創辦一個蘋果APP製作公司。
這也是他第一次嚐試創業。
2009年,國內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互聯網領域發展得非常快,彼時的宋師偉也滿懷一腔激情,回到國內試水。
“當時決定回中國做蘋果的ios開發,考慮到蘋果在中國還沒有app store,作為第一批做app的人,我覺得這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當時,國內對互聯網並沒有那麼多的政策支持,蘋果產品尚未進入中國市場,加上融資及招人都很難,宋師偉的首次創業並不順利。“當時還是太年輕了,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除了產品技術,我們在商業領域也缺乏BD經驗。”
最後,他不得不把這個公司關了,“雖然創業失敗,但我看懂很多。一是中國的市場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那時創業,美國看的是項目內容,而國內看的是你的關係和人脈;第二,創業真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第一次創業铩羽而歸,令他意識到應該更多地將個人成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行業、品牌或收入。畢業後,宋師偉決定到創業公司工作幾年,再去創業。於是他加入了矽穀最神秘的數據公司Palantir。
但事實上,當時他對Palantir的業務並不是很感興趣,而他最終選擇這家公司的原因是遇到了自己麵試經曆中最聰明的麵試官。“我想跟一群比我聰明的人工作,肯定可以學到東西。”
那麼,這個公司究竟有多厲害呢?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家為美國國家事務各方發展提供可靠科技支持的公司,Peter Thiel、風投機構Formation 8的合夥人Joe Lonsdale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而前者就是那部著名的暢銷書《從0到1》的作者。
該公司的產品被廣泛應用於美國公共安全領域,它的客戶有美國國家安全局、FBI、CIA等。據說,Palantir提供的情報分析最終幫助美國擊斃本拉登,不過這家公司對此總是三緘其口。
在Palantir,宋師偉還遇到了後來課程格子的創始人李天放,二人成為了好友。
2013年3月,已在Palantir工作了兩年的宋師偉離開美國,開啟邊度假邊思考的創業模式。他下決心回國做一個軟件測試公司,專門服務歐美市場。
宋師偉把這個軟件測試公司的地點選在了武漢,該平台服務300餘家美國本土移動創業公司並實現了盈利,這樣就保障了宋師偉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第三次創業中——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課程格子的創業團隊,主要負責課程格子產品、技術及運營等相關業務。
課程格子是一款國內很多學生都在用的App,這家公司成立於2012年8月,目前該產品用戶已經覆蓋了全國近3000所大中專院校,並且技術實力已得到包括創新工場在內的多家知名創投機構和眾多移動開發者的認可。
談及加入課程格子的原因,宋師偉提到了自己最為看重的兩點。一是,課程格子裏有最好的合夥人和創始團隊。這自然也是因為他和李天放是信任且彼此了解的朋友,“創業最有意思的就是跟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情。我跟天放認識了很多年,彼此有共同的價值觀而且很互補,同時格子有個很溫馨很有執行力的團隊。”二是,宋師偉認為課程格子在做一件有意義且具有影響力的事情。
第四次出發
在他幫助李天放把課程格子扶上正軌之後,宋師偉又開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他第四次出發,2016年4月,宋師偉創立了齒輪易創,並對外宣稱要建立技術開發行業標準。
離開課程格子後,宋師偉格外關注國內的軟件外包行業。他發現,一方麵,國內市場對於這個行業的需求很大,“很多公司因為缺乏產品技術就去找外包團隊。”另一方麵,他也看到中國外包團隊的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企業需求方前期對產品本身功能“大而全”的構想可能不太切合實際,並且接包方與需求方之間溝通不夠,無形中增加了開發費用和周期;二是,接包方市場魚龍混雜,開發質量沒辦法保證、耗時長,爛尾率達30%。
針對這些行業痛點,齒輪易創從加強開發前期與需求方的溝通以及與全職遠程工程師合作入手,著力優化軟件外包市場。主要麵向缺乏產品技術的初創團隊及牽涉互聯網的傳統行業,提供iOS、Android、微信及Web後端一站式開發服務。
宋師偉極其霸氣地提出了“一定要建立一個行業標準”,改變現有開發服務市場現狀,讓服務的每一位創業者的想法都輕鬆實現,不被技術難題拖慢腳步。
他希望自己的公司未來就像京東一樣,客戶在選產品的時候不必再貨比三家,因為用戶知道京東既能保證服務且價格也合理,“這是我們的一個初心。”
宋師偉說,“都說行業麵臨寒冬,實際麵臨寒冬的不是行業,而是企業自己。當有一天有幾家公司建立起行業標準,將中國一半的劣質外包公司幹掉的時候,這個行業就算崛起了。”
成立兩個月後,齒輪易創順利地獲得了真格基金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能夠得到真格基金的認可,宋師偉的個人經曆也是被格外看重的一環。
宋師偉回憶說,“我從小就在美國矽穀長大,初中的時候就看著身邊的叔叔阿姨忙著創業的事情。”足見,環境的熏陶令他對於創業這件事情並不感到陌生。
或許,從出生開始,就注定了宋師偉的人生履曆不同於常人。
宋師偉出生於典型的書香門第,他的爺爺是國內最早的一代大學生,外公是中學老師。到父母這一輩,全家都是博士。他的父母在物理以及計算機領域很有造詣,宋師偉從小耳濡目染,比同齡人更多地接觸到最新的科技信息,“最早的接觸到了未來”。
8歲時,他跟隨父母到美國生活,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隨後,他又被父母安排到英國生活了一年。10歲,又輾轉回到國內生活,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一個在現實世界沒什麼朋友的孩子開始轉向電腦的世界。
12歲,宋師偉終於隨父母在美國舊金山安定下來。1999年,恰逢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的前夕,已經在讀初中的宋師偉發現周圍每個人都在談論創業以及上市。
此時,他開始自學編程。也就在這一年,他遇到了一個比他大幾歲的俄羅斯朋友,小夥伴告訴他,未來要做一個像微軟一樣的公司。但兩個小孩子連做什麼方向都沒有想好,就這樣開始了第一次似創業而又非創業的嚐試,幫助別人寫網站掙錢。
宋師偉笑稱,“那時的矽穀,人人做著一夜暴富的夢,想著一個網站就可以改變世界,甚至願意把活交給一個12歲的小孩子。”
進入高中後,宋師偉身處舊金山地區非常棒的公立高中,這裏曾出過三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同時也是UC Berkeley的搖籃。高中讀到第三年,他的最好一批朋友分別去了哈佛、斯坦福、MIT。這對他是個很大的衝擊,他不想成為朋友中最差的那個。當他意識到不好好學習,一定會和朋友脫節後,開始了從專注跑步到學霸的轉變。
很快,他順利地拿到了美國高中最難拿到的計算機獎學金,用兩年半時間完成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本科課程,並以GPA 4.0畢業。
早年的經曆,為宋師偉後來創業奠定了基礎。現在,他帶著最年輕的團隊,在自己感興趣且擅長的領域馳騁。
翻開宋師偉的微博,最新的一條還停留在去年11月15日的關於齒輪易創獲得真格基金融資的內容。從他以前的微博來看,他很喜歡旅行,並且每到一個地方,基本都會給年輕人寫明信片。
他建議年輕人,在20多歲時,不要急著為了賺錢去工作,或者急著創業。把時間投資在自己個人成長身上,讓寶貴的時間變得更有價值。“其實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去賺錢、去創業,而隨著我們個人的成長,錢會越賺越多,創業也會越來越靠譜。”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2024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邀請碼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雷盾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18M
下載
火比特交易平台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