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的數據中心往往建在電費便宜、氣候涼爽、地廣人稀的位置,因此往往遠離人口密集區域,限製了訪問速度。因為沿海地區人口密集,海底又涼快,微軟想把數據中心建在海底,最近的一項專利申請則設想了如何保護數據的安全。
2014 年開始籌備的海底數據中心名為“納提克項目”,名字來源於馬薩諸塞州的地名。項目還處於原型機下水測試的階段,但研究人員們已經在考慮更長遠的維護問題。相比容易維護的陸上數據中心,更為自主的水下數據中心會麵臨一係列獨特的挑戰,比如潛艇和海洋動物的衝撞等。

早期數據中心的概念圖。來自 MCKIBILLO
根據專利申請書,為了防止數據中心受到自然或人為的幹擾,微軟計劃將數據中心偽裝成珊瑚礁,以隱蔽於潛水員、潛艇和海洋生物的視線之外。同時,人工漁礁也可以為瀕危的海洋生物提供庇護:數據中心可以提供溫暖和分發營養物質,以吸引海洋生物的棲居。但研究人員也已經觀察到,人工漁礁會改變附近天然珊瑚礁的生態,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

2015 年 8 月 10 日,名為 Leona Philpot 的“膠囊”原型機在加州中部海岸下水測試。來自 微軟
為了將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數據中心還配備有降噪的部件,減少對聲音敏感的海洋生物的影響。同時還有一係列除汙措施,可以自動清理表麵的汙垢,以防止數據中心過熱。當數據中心需要維護或退役時,人工漁礁外殼將留在海底,繼續保護海洋生物的使命。
當然僅僅隱蔽是不足以防範外來威脅的,於是微軟在另一份專利中描述了數據中心的入侵檢測係統。它包含多個傳感器,從這些傳感器中接收數據並分析異常。一旦檢測到入侵行為,就會發送網絡提醒,轉移數據,並使本地數據無法訪問。但專利中隻提到入侵的檢測,主動防禦的技術目前還沒有涉及到。
水下數據中心的優點在於,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區,建在海洋中有利於提供更緊密的聯係。而建在水麵麵臨著更多的風險,如惡劣的天氣、海洋漂浮物等。水麵上的數據中心也更容易被發現,被破壞的風險較高。而建在水底,不僅省下一大筆空調費用,還可能使用潮汐能發電。
此外,出於安全性的考慮,一些政府希望雲服務數據不要存儲在他國,在國際水域建數據中心可能也是一個選擇。
題圖《海底總動員2》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多比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8.28MB
下載
阿格斯交易平台安卓版
其它軟件12.3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afyex交易所
其它軟件15.87MB
下載
陽光出行車主端安卓最新版
旅行交通168.76M
下載
泰達幣app交易軟件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4.84M
下載
非小號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安卓probit交易所
其它軟件42.27MB
下載
比特交易所官網蘋果版
其它軟件287.34 MB
下載
派網量化交易app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