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年 11 月,亞馬遜 Echo 麵市,兩周內銷量即達 100 萬。Echo 的成功帶動了 蘋果 、穀歌 和 微軟幾個巨頭的入局,不久後這把火又迅速地從海外燒到了國內。
當年年底,京東快手快腳地簽訂了與科大訊飛合作,2015 年初正式成立合資子公司靈隆科技,3 月,在亞馬遜 Echo 麵世僅 4 個月後,京東的第一款 叮咚音箱正式立項。京東反應速度令人訝異,其對智能音箱的重視程度也不言而喻。
叮咚音箱的石子一投入,國內上至 BAT,下至華強北,紛紛激動起來。曾在阿裏巴巴負責深度學習,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發的 M 工作室領頭人祝銘明離開了阿裏成立 Rokid,追趕靈隆科技,入局智能語音。失去了祝銘明的阿裏不甘示弱,上個月也發布了一款自主研發的中文語音理解引擎 AliGenie 平台及智能音箱“天貓精靈 X1”。
同日,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DuerOS 開放平台正式亮相。而距彼時三個月前,百度剛剛宣布與小魚在家聯合發布新款人工智能視頻通話機器人“分身魚”,搭載百度對話式人工智能係統 DuerOS。
而早於百度的“分身魚”問世三日前, 騰訊 推出了智能語音助手“騰訊叮當”(其項目開發團隊隸屬於 MIG 即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對標亞馬遜的 Alexa。
前有急先鋒,後有跟風者。聯合人工智能公司獵戶星空推出了小雅音箱的喜馬拉雅 FM 硬件事業部總經理李海波有一句名言:“深圳南山區一公裏以內有 112 家公司做語音智能。”
這麼多公司在做智能音箱,而放眼周圍,真正入坑成為了產品用戶的人卻少之又少。細看這一部分嚐鮮的人又都具有極強的社群屬性:科技愛好者,人工智能研發人員或從業者,以及對該領域持觀望態度的投資人。國內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複製 Echo 的神話。
如此看來入局的創業公司似乎正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上有 BAT 巨頭控局,下無強消費動力支撐,環顧四周發現似乎投資人也顯得格外冷靜。
戈壁創投早在 2014 年就已入局,曾在當年 6 月 6 日完成對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聚熵智能 300 萬美金的 A 輪投資。聚熵智能當月推出智能硬件產品“小智超級音箱”,號稱是“全球首款可以語音操控的智能音箱”。其簡介中寫道,“通過小智開放接口,接入第三方智能設備後,可以語音控製整個家庭,實現各種場景模式聯動,瞬間變身專屬的家庭語音管家。”
從時間上來看,小智超級音箱的發布確實夠早,甚至早於 Echo(2014 年 11 月),其定位或者說願景也與三年後今天的很多語音智能家居公司的想法非常類似,可以說是很具有前瞻性了。
但難改其銷量一直不溫不火的命運。
如今,BAT 巨頭的入局又一次攪動了智能音箱小玩家們的神經,一方麵,大佬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方向的正確性;另一方麵,恰恰也是因為他們的加入,預示著整場遊戲可能會加速結束。
戈壁創投合夥人徐晨分析智能音箱被大多數人看好的原因,認為有以下三點:
1. 語音交互的場景優勢;
2. 用戶習慣的養成優勢;
3. 音箱設備的特性優勢。
首先,關於語音交互的場景優勢。徐晨認為,音箱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一個播放器,那麼設備的所處位置必然是在用戶的活動區域內。也就是說,用戶在使用它的過程中與它必然處於同一場景。關於這一問題可以類比冰箱,同為家居用品,音箱就比冰箱的場景優勢大得多。
其次,關於用戶習慣的養成優勢。“從用戶習慣上來說,語音交互這種形式更容易被用戶接受。”徐晨說,車載語音交互係統已經早先很多年幫助大家培養了語音交互的習慣,從車到客廳的銜接將顯得更加順滑。
最後,音箱設備的激活方式比較容易,以聲音來喚醒設備相比觸屏等方式會更加簡單,使用門檻也更低。徐晨認為,相比之下,電視或手機就相對複雜,而音箱本身沒什麼界麵,反而成為了最大的優勢所在。
與更多專注於智能家居領域的從業者和投資人一樣,徐晨認為,“音箱自己本身也許沒什麼實際作用,但可能是整個智能家居的一個入口——是類似於路由器一樣的存在。”
智能音箱廠商的統一營銷套路是,告訴消費者“功能會隨著產品升級越來越完善,但需要用戶把這個看起來用處不大的產品先帶回家”。
這其實是一個明顯的悖論。首先,如果把智能音箱作為普通音響來使用,其性價比是遠遠不及傳統音響的。其次,如果把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的一個入口,哪個創業公司又有這樣的實力去調用如此龐大的家居資源呢?
在做到這一步之前,所有的承諾不過是畫餅充饑。
在徐晨看來,智能音箱的突破點,也許在於“遠程操控場景”,比如喚醒音箱後,叫它幫自己調低室內空調溫度,或打開浴室的燈。“當然這有賴於智能家居的整體發展,要有足夠多的設備可供調用,這是智能音箱靠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當然,除了遠程操控外,智能音箱還有另一個常用場景,就是與電商的結合,具體情況可參見亞馬遜的 Echo。
但徐晨認為,相比之下遠程操控更有可能成為核心功能,在移動端和 PC 端的電商購物體驗非常便捷的現在,使用音箱來語音購物的功能在他看來有些雞肋。
在很多智能音箱公司都在鉚著勁兒提高硬件準確性、順暢性、語音交互和識別準確度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發現自己力有未逮。“優質的硬件確實可以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但越到後期就會發現,硬件其實是最不重要的。”徐晨說,作為一個被賭上了成為“成為智能家居入口”的產品,大公司是一定會插一腳的,而後者明顯在數據、生態鏈和算法上更具優勢。“總體來說,各類音箱的交互體驗以後會越來越趨同。”徐晨認為這將進一步削減小公司的勝算,因為戰局的下半場主要拚的是疊加服務和產品矩陣,“這就和音箱本身沒什麼關係了。”
然而這一切還建立在“智能音箱確實成為了智能家居入口”的前提之下。 源星資本合夥人於立峰甚至對這個猜想抱有更悲觀或曰更冷靜的態度。“某一硬件產品獨霸智能家居入口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於立峰的觀點是,不能對單一 ( 或某一種 ) 智能產品 , 如智能音箱抱有太大的期望 , 期望它成為入口級的產品。“智能硬件 , 還是要以消費場景為導向 ,在這種場景下 就不可能是某一種智能硬件單點突破 。 智能家居 , 一定是多入口的。”
“單品是有機會的 , 但不要試圖去單點突破 , 要有 “ 係統 ” 的概念 , 智能家居的場景需求 , 會由多個硬件產品綜合完成 , 中間會有解決通訊協議等問題 , 在這個產業鏈條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 創業公司還是會有機會的。”於立峰說。
據了解,號稱“全球首款”的小智超級音箱項目似乎已被擱置,聚熵智能也正在謀求業務轉型,這個結局似乎預示著深圳南山區一公裏以內 112 家智能音箱公司的未來。“交互體驗做得再好,沒有附加價值沒用。有附加價值,不是你的也沒用。”徐晨總結道,“有大流量和大數據的公司在此類型的產品中將具有壓倒性優勢,小公司勝出的機會非常小。”
本文 【智能音箱的理想國】智能音箱真的很牛逼?抑或是一場空歡喜?來自動點科技.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ceo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5.59MB
下載
zbg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ada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b交易所app蘋果ios版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topcoin交易所
其它軟件163.85M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滿幣網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歐聯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