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案山子
昨天,微軟的一個舉動撼動了整個VR行業——與Vavle合作,Steam將支持所有微軟係的MR頭盔。
不得不讓人認為,一直以來堅持不降價的HTC Vive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突然調價(特別是高管發言前後矛盾),很明顯,微軟的這一舉措給整個VR硬件行業殺了個措手不及,瞬間讓微軟係成為最有優勢的產品。
不過,本文並非探討微軟這些舉措,而是想說說微軟做AR、VR甚至AI背後的更大野心。
如虎添翼的微軟MR,成為眾廠商巨大威脅昨天以及近期微軟的一係列動作可以簡單總結如下:
1、聯合Vavle研發OpenVR驅動,讓Windows VR頭顯以一種跟HTC Vive和Oculus Rift類似的方法連接至SteamVR內容上。從此Acer、惠普、聯想、華碩、戴爾以及3Glasses將能夠使用Steam平台上的內容。
2、67款應用將登陸微軟商店。除了Steam之外,微軟還在瘋狂地為自家的MR平台收攬內容,此次對外公布的內容數量達到67款,不僅包含了百度VR、愛奇藝VR、橙子VR、微鯨VR、youku VR、小花秀等平台之外,還包含了《光環》、《我的世界》、《Superhot》、《Rec Room》、《亞利桑那陽光(Arizona)》等諸多知名遊戲大作。

3、戴爾MR頭顯售價公布,裸機版售價359.99美元,搭配微軟運動控製器的捆綁套裝售價459.99美元,將於今年10月上市。截止到目前,微軟係MR頭顯已經有3款透露了價格以及上市時間,另外兩款Acer variant售價299美元,惠普頭顯售價329美元,均已於今年5月開放預售。
微軟總是這樣,一言不合就放出一條大消息,讓人措手不及。就像去年10月Windows 10 發布會上突然發布的PC VR頭顯,以及和五大OEM廠商的合作。巨頭的進入,瞬間改變了原有的市場格局。
該來的終於要來了,隻是這次風暴可能比我們想象得更為猛烈。因為微軟在供應鏈、渠道、價格,現在甚至連內容上都有趕超其他主流頭顯之勢。微軟無疑成為了各大硬件廠眼中巨大的威脅,隻得抱大腿或者另辟蹊徑來避開。
“開放”政策下的微軟,要走內外兼修的道路如果梳理一下微軟在AR以及VR上的布局的話,可以發現,微軟正在走內外兼修的道路。

除此之外,在內容上微軟還推出了方舟計劃來支持PC、主機和VR的開發者。
微軟在一邊堅持做自己硬件和內容的同時,也和外部硬件廠商、平台合作,意圖打造基於Windows平台的大生態。
其實微軟一直以來都是玩封閉的代表,包括收購諾基亞也是為了在諾基亞手機裏裝上Windows係統。曾經有這樣一張圖來形容各大互聯公司的企業文化。

但近年來,微軟變得越來越開放了,主要是新CEO薩提亞帶來的改革。這不隻體現在微軟的產品與ios、安卓合作、開放雲和企業服務等方麵,AR和VR亦是如此。開放政策讓更多的對手成為合作夥伴,成為微軟的左膀右臂。
從AR到VR甚至到AI,核心目的其實是雲服務除了VR/AR,微軟在高新科技產業上的布局還包含了AI,乍一看所有的布局是圍繞Windows做生態,並沒有錯,但是這個生態,實際上是服務於微軟的智能雲。
這點從微軟曆年的財報以及微軟CEO薩提亞的財報電話會議的發言中一覽無遺。

從微軟2014財年到2017財年的各個部門的營收可以看出,智能雲業務是所有業務中每年持續保持穩定增長的一塊,且營業利潤也非常可觀,2014年和2015財年雲業務分別貢獻了84.43億美元和93.71億美元的利潤。
(注:從2015年9月開始,微軟調整業務部門,從原來的5個業務部門調整為3個,生產力和業務流程主要為Office業務;智能雲為雲服務;更多個人計算中則包含了Windows業務,手機、平板以及PC配件等設備業務,以及微軟的遊戲和廣告業務。)
而微軟原來的主營業務,包括Windows、Office等由於蘋果Mac的崛起,利潤和營收都在大幅度下降。甚至Bing搜索、Xbox遊戲主機以及Surface平板電腦都處於虧損中。可以說除了雲之外的業務不是下滑就是虧損。
在這樣的背景下,微軟的策略也在各個業務的重要性上做出調整,曾經給微軟貢獻過半的收入的Windows業務,由於營收下滑,其重要程度明顯在下降,甚至在最新的windows10發布時,被授權給PC生產商免費安裝在電腦上。而VR和AR,且不論尚未發售的微軟係MR硬件,至少從去年12月開始陸續發貨的HoloLens的業績,從未在微軟的財報中出現過。
相比其他業務,微軟CEO薩提亞曾多次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明確表示,公司正在引領數字化轉型,目的推動微軟雲業務增長。
微軟2017財年Q2季度電話會議中,薩提亞提到:“我們的客戶正在獲得更大的價值和機會,原因是我們正在與其合作進行數字化轉型。加快我們公司旗下各個平台上及各項服務中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將帶來進一步的機會,推動微軟雲業務實現增長。”
薩提亞還提到,“數字化轉型”這種並不具體的概念,就是微軟有雲,雲上還有各類軟件服務,如果各類企業使用了他們的雲和服務,而不是像以往那樣自己買服務器建數據中心甚至IT部門,能夠有更好的效率。
微軟很明顯在轉型成為一家雲服務商,並且成為了在這個領域超過穀歌、IBM,僅次於亞馬遜的雲服務商。
各大巨頭都在用VR/AI搶占雲市場實際上,並不隻有微軟用這個策略,其他有參與雲服務的互聯網巨頭,比如騰訊、阿裏、百度、亞馬遜都在新的技術浪潮中嶄露頭角。
全球第一雲服務商亞馬遜雲專門推出了針對VR和3D影響處理的服務;在AI方麵,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曾提到,下一階段是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雲服務向開發者群體推廣機器學習,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易用性。亞馬遜去年秋天開始通過雲服務,推出新的服務,例如Lex,Alexa,使得機器學習技術能夠配合開發人員進行工作。
騰訊雲不僅推出了VR視頻解決方案,在AI領域還發布了“AI即服務”的智能雲;騰訊的VR和AI業務背後都有騰訊雲的支持。
阿裏雲則是不僅與HTC合作發展VR技術,在AI方麵宣布即將在10月開放全新地域華北5,將部署領先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資源及國內首個全係Skylake+25G網絡的環境,提供高性能、高可用、低時延、低成本的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服務。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表示,2017年全球公共雲端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將增至2468億美元,較2016年的2092億美元增長18%。此外,貝恩谘詢公司最新的一份報告稱,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900億美元。
麵對高速增長的市場,巨頭們都想在裏麵不斷擴大自己的份額。而雲平台的戰爭已經從單品競爭走向了生態競爭,需要爭取更多的資源,積極跟上下一波技術浪潮,才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VR/AR和AI這些高新領域就成為了大家爭相搶占的新市場。相比其他傳統領域,VR/AR和AI對於數據傳輸需求更高,特別是VR視頻直播、VR遊戲,而AI甚至就是基於大數據和深度學習,雲甚至成為必不可少的後盾。隨著這幾個產業的發展,對雲技術的需求還會不斷提高。
微軟CEO薩提亞在上任後曾經提出“移動為先,雲為先”的新戰略,看來VR/AR和AI也可能隻是微軟雲生態中的一步而已。
這裏是VR領域最專業的VR媒體,你確定不關注一下“VR陀螺”頭條號?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
全國潮汐表官方app最新
生活實用31.83M
下載
閃送一對一急送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50.6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