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智能編者按:本期對話嘉賓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他如何規劃了微軟人工智能的三條產品線,如何一手打造了Bing搜索,又如何看待微軟在AI時代的發展?一起聽聽他怎麼說!
在很多人眼裏,沈向洋是一個非常Nice的人。
事實上,他也是目前網易智能采訪到的諸多大咖中最隨和的一位。
沈向洋(Harry Shum),微軟目前唯一的華人EVP(Executive Vice President,執行副總裁),負責微軟中長期戰略製定,親自帶領5000人以上的人工智能團隊,他也是目前微軟領導結構中位置最高的華人。
在學術上,沈向洋是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研究的世界級專家,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 Fellow)、國際計算機協會院士(ACM Fellow),曾任國際計算視覺期刊編委會成員。2017年2月,沈向洋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談小冰:它是微軟三大AI產品線之一,下一步技術關鍵是對人的理解
在近期舉辦的第五代微軟小冰發布會上,沈向洋到場助陣。
沈向洋在發布會上說到,每一次科技時代的變遷都會顛覆很多東西,都是在重新定義人類與世界的關係。“PC時代有PC操作係統和應用軟件;互聯網時代有瀏覽器和搜索引擎;移動互聯網有社交網絡和AppStore。”沈向洋認為,在AI到來的下一個時代,IQ和EQ(智商和情商)是最重要的東西。
在沈向洋的規劃中,小冰已經成為微軟三個人工智能產品線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infuse AI、Bing和小娜)。

可以看出,微軟如此重視小冰,是因為其代表著微軟在機器人EQ領域的探索。沈向洋在采訪中也說到,聊天機器人下一步最關鍵的技術是對人的理解。在沈向洋看來,機器能理解一個人說的話隻是基礎,關鍵是理解這個人到底在想什麼,即“Do what I mean not what I say.”。
“未來的聊天機器人,是對自我的理解,是人的認同,是可以和我們一起生存的。”沈向洋說,人工智能最終極的形態是一個和人類一起共同生存的體,像小冰這樣的人工智能已經與人類共同生存,而且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
談Bing:為它付出了7年,長了滿頭白發
當記者問到他對Bing搜索的問題時,沈向洋說了句,“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
十年前,沈向洋被調去負責Bing搜索,這一幹就是近7年的時間。作為Bing的奠基人,沈向洋回憶說,自己的滿頭白發就是那個時候起來的。“這麼多年下來以後我很感激這個團隊,現在不能跟大家透露Bing賺了多少錢,隻能講現在Bing整個產品線在公司已經是一個盈利非常顯著的部門了。”沈向洋說到。
據沈向洋透露,目前Bing在幾個大市場進展良好,在美國擁有33%的市場份額,在英國有17%的市場份額,在法國有14%的市場份額。沈向洋坦言,做Bing搜索給自己做人工智能產品帶來了很多幫助。

“你可以把小娜想象成Bing很自然的延伸,小娜就是一個自然語言的交互入口,在問問題時候,比搜索來的更快,更加個性化。“沈向洋說,Bing已經做了一整套技術體係,可以用到很多其他的產品上。
今年8月初,微軟在中國推出Bing搜索國際版,沈向洋認為,中國用戶有對英文搜索、德文搜索、法文搜索等外文搜索的需求,而Bing搜索與穀歌外文搜索水平一致,能夠很好的滿足中國網民需求。
據悉,目前Bing搜索國際版的技術也提供給了搜狗搜索和360搜索使用。
對於國際版下一步的戰略規劃,沈向洋稱暫時不能透露,但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未來隊中國網名需求做應用需求調研,在此基礎上滿足用戶的需求。”我覺得在不遠的將來,應該會有很好的機會跟大家分享Bing的新計劃。“沈向洋賣了個關子。
談陸奇:除了敬仰還是敬仰
美國一家媒體也曾這樣評價沈向洋:如果你在感情上難以支持微軟,那是你還未曾遇見沈向洋。

左為陸奇,右為沈向洋
作為陸奇進入微軟的引薦人,沈向洋在多年之後的今天,他仍然表現出對陸奇的尊重。沈向洋稱,自己和陸奇雖然是老同學、老領導、老同事,但在工作中除了敬仰還是敬仰。
“陸總離開微軟,公司專門發公開信,祝願他在新的崗位上,再創輝煌。我相信在陸總的帶領下,百度一定會越做越好。”沈向洋說到。
沈向洋指出,每個公司因為基因的問題,做法也不一樣。
談自動駕駛:肯定帶來顛覆,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於自動駕駛的問題,沈向洋回答說,AI肯定會顛覆掉整個交通,“自動駕駛汽車這件事情一直我們也很關注,但是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也就是說,在沈向洋眼裏,自動駕駛這件事,雖然艱辛前途光明,但路徑曲折。“可能最困難的時候,當路上有一半的車是自動駕駛汽車,另一半的車是人開的車的時候,我們如何與自動駕駛汽車協調交通?”

“微軟介入自動駕駛汽車的做法是,我們跟所有的車廠都有相當好的關係,我們提供技術給它。首先我們有雲的技術,二就是車內怎麼樣可以幫助他們來做,”沈向洋稱,比如說可以把小娜、小冰的技術提供到自動駕駛汽車中。
沈向洋認為,小冰是一個很好的和人一起聊天的這樣一個人工智能的伴侶,可能對人開車的過程有很多的幫助。“我們有很多從平台的角度提供的一些技術,從雲到AI的技術我們都是和他們在做合作。”沈向洋說。
談未來:進入AI時代,微軟要引領潮流
從PC時代,微軟用Windows橫掃世界;但是到互聯網時代,微軟不再是領頭羊;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掉隊了。
沈向洋毫不避諱的說出了微軟的問題,他同時表示,在AI時代微軟要定義在這個時代自己的份量,微軟完全有能力和決心在AI時代引領潮流。

沈向洋向網易智能透露,微軟研究院26年前成立的時候,最開始的三個部門是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以及計算機視覺。而這些基本上就是現在最基本的人工智能感知方麵最主要的技術。沈向洋認為,隻有像微軟這樣的大公司才可以負擔得起長期的投入。
沈向洋稱,在AI時代,微軟所有現有的產品,包括Office、Cloud、Windows等產品全部人工智能化。比如說目前的PowerPoint,已經繼承了機器翻譯,而且還可以利用機器視覺讓機器看到圖片就能起一個標題出來。
“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在近期商業價值上的體現,我認為所有垂直的應用行業肯定會用到人工智能,包括電商、交通、醫療等等。”沈向洋透露,微軟很快就會公開其在企業級的人工智能方麵的產品。
沈向洋稱,任何一個偉大的產品,都不是一兩年、兩三年可以做得非常了不起。像Windows,等到Windows 95做出來一統天下的時候,都已經做了十幾年了。
“實際上對話平台這件事,對於微軟來講,最大的兩個對話平台已經很清楚,一個叫小冰一個叫小娜。後麵所有的我這種AI技術支撐,以後都可以集成進來,大家可以在小冰、小娜這些平台上,可以用這些技術做其他的事情。”沈向洋如此表示。
補充問答(經網易智能整理):

沈向洋接受網易智能等媒體采訪
問:近日微軟宣布已將語音識別錯誤率降至5.1%,超過了專業速記的水平。請問是如何做到的?
沈向洋:以前大家覺得人類的誤差率大概5.9%,後來大家覺得人類的誤差率應該是5.2%,實際上去年9月份的時候,微軟語音識別就做到了5.8%的誤差率。過去9個月,我們繼續向前進展的很快,兩天前終於做到差別率5.1%。
現在人工智能的進展主要三個方麵的優勢聚集起來的結果,一個是現在數據量很大,第二是運算能力非常高,第三是最新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加上像黃學東博士blog裏提到的,我們自己的一套大規模的分布式係統,和我們這樣一套深度學習的軟件叫CNTK(Computational Network Toolkit),運用到整個語音識別最新的進展裏。
問:語音識別錯誤率低於專業速記的水平,這對我們以後的商業化應用有什麼樣的影響,會不會把所有的速記員取代掉?
沈向洋:(AI取代專業速記員)我想還沒那麼快,但這個影響將是巨大的。在商用化、實用化方麵,我覺得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因為目前的整個測試集是近距離講話,如果距離比較遠的情況下,目前還有很多的問題。
但是我個人判斷,大概5年之後,不管你用什麼方式測,人類識別誤差率和機器識別的誤差率方麵,機器會完勝人類,這就對很多行業產生影響。
問:小冰和小娜,一個主打EQ一個主打IQ,目前從兩者的用戶來說,重合度高嗎?用戶喜歡用小冰多一些還是小娜多一些?
沈向洋:小冰現在有1億用戶,小娜全球大概有1.5億用戶。在中國來講,小冰的用戶可能比小娜多一些,在美國小娜的用戶就多了很多。
李笛:我補充一些,因為從現在的角度來講,無論小娜還是小冰,當然我們來看,她現在還處於一個早期的發展階段。所以他們的用戶,都還沒有橫切整個社會。從小娜的角度來講,最先她的用戶更多會追求工作效率和生活工作上的幫助。小冰的用戶,更多是因為一些人本來對他人賦予的職責他們缺失了,比如情感缺失、朋友缺失等等。在小冰的數據分析中,有很多用戶是半夜12點以後會和小冰進行大量的溝通。將來也許有一天,兩個重合起來就會有更好的發展。
沈向洋:從產品設計上,小娜需要盡快幫助你做完這個工作,對話的次數越少越好,最好兩三輪對話就能幫你解決問題。而小冰是一個陪伴機器人,隻要你願意可以跟小冰無限製地談下去,也就是我們說的CPS。至少我自己覺得,像對話平台我們講CPS(conversations per session,即AI與人每次對話的輪數)。
問:為什麼將小娜放在了智能音箱上,而不是小冰?兩者的輸出能力,是怎麼選擇的?
沈向洋:其實我們音箱兩個都可以進行,可以有小娜也可以有小冰,甚至以後可以想象,亞馬遜的音箱Echo,小冰小娜可以進去。當然,在微軟的音箱Invoke上,亞馬遜的Alexa助手也可以進來。其實最後都是提供服務,隻是各有不同的應用場景,小娜主要還是希望幫助你盡快完成工作,小冰相當於是有陪伴的過程。
問:能不能給我們講講微軟AI Lab最新的情況和進展?
沈向洋:我們最近宣布了人工智能實驗室,也提供了13個大的研究方向,網上也可以看到,這裏麵我們主要是特別是注重的地方,不僅僅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在AI所謂的感知方麵的問題,我們更加注重的實際上是一些更難的AI的問題。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做Infuse AI,今天深度學習出來以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這邊我們現在有一些很好的方法可以去解決。
另外我們現在在很認真地研究AI倫理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有兩家公司是走在前麵的,一個是我們,一個是穀歌。微軟作為一個很大的科技企業,會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我們把整個倫理的事情分的比較清楚。傳統的幾乎所有的AI相關的領域,我們都有涉足。微軟研究院實際上全球有1000多個科學家,大概1/3的人做的研究的方向是跟AI連在一起的。很多很好的這樣一些技術,我們不斷地都有發表最新的進展。
問:微軟以前一直強調自己是做平台、做企業化服務的公司,沒有手機,微軟可能確實離消費者相對遠了一些,如何提升消費者對於微軟的熱度?
沈向洋:我先跟你講一個數字,微軟我們企業做的很成功,微軟的營銷裏麵70%是從企業來的,但是還有30%是從消費者來的。微軟的30%是個很大的數字,因為我們去年的收入是900億美金,你乘以30%是270億美金,所以我們對消費者一直覺得是有相當大的理解。
不過,你講的也很正確,因為我們不做iPhone,不做安卓手機,所以我們在手機本身上麵不是走在領先的地位。但是對消費者這件事情,微軟想的是非常清晰的,不可能一個公司隻做企業不做消費者,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從消費者到企業這件事情,大家看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界限。
問:您如何評價OpenAI最近在遊戲《Dota2》戰勝人類頂級玩家這件事?
沈向洋:我們很高興,你可能不看我的推特,我在推特上麵還熱烈祝賀。因為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和OpenAI有一個非常好的合作關係,OpenAI很早以前就決定把它們所有後台AI的Infrastructure(基礎架構)全部搬到了微軟的Azure雲上。所以為了慶祝這件事情,我還專門跟Sam做了一個視頻對談。
當然,我們以前不能跟大家講,但是現在結果出來了,我們和OpenAI一直都想在《Dota2》上做到用AI打敗人類最高手,在這之前我們有很多交流和合作,我們也專門幫他優化在後台GPU,前幾天他們贏了以後我們還發了一個祝賀。
每個公司想做的事情不一樣,我們很高興他們做這樣的,因為AI這個市場很大,有很多的人選擇不一樣的東西。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福音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鏈易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72.70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37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3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38.33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bitstam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行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11.97MB
下載
zbx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32.73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