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在AI領域建樹頗豐的老對手,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合作。
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近日在自己的推特主頁上宣布:“Alexa交了個新朋友。” 財視傳媒了解到,亞馬遜旗下語音助理Alexa的“新朋友”,正是微軟旗下的同類人工智能產品Cortana。

8月30日,亞馬遜與微軟一起發布了“史無前例”的對外聲明,宣布兩家公司將在AI語音助手領域合作。不久後,在配備有Alexa的設備上,消費者將可以呼喚Cortana並使用微軟旗下產品的辦公功能,而在安裝有Windows 10的設備上,消費者也將能夠呼喚Alexa,開啟在亞馬遜網站的選購以及使用Alexa的Skills。AI語音助手領域中互為競爭對手的兩家巨頭,就這樣達成了一個看起來頗為互補的合作。
這兩家來自華盛頓州西雅圖的企業攜起雙手,如同科技媒體Geekpark所說,無疑“他們的矛頭對準了矽穀”。
位於西雅圖的亞馬遜、微軟,以及位於加州矽穀的蘋果與穀歌,目前都躋身於AI行業全球最具影響力廠商之列。而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2017全球市值Top100公司排行榜,微軟與亞馬遜的市值分別排在全球第3、4位,僅次於其矛頭所指的蘋果與穀歌母公司Alphabet。這次“史無前例”的合作背後,令人聞到了一絲AI行業“諸神之戰”的氣息。
這場科技戰爭的主動權,看起來掌握在西雅圖巨頭們手中。
搭載著Alexa的Echo,是目前占有領先市場份額的AI語音助手。據財視傳媒了解,在2016年,Alexa在智能音箱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一度高達 88%。 VentureBeat曾報道,根據分析師的預計,普通人與機器之間對話,將於2020年超過配偶之間的對話。占據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將有助於亞馬遜更加理解如何改善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而致力於理解客戶,一直是貝佐斯帶領亞馬遜日益壯大的關鍵法則。
成立於1995年的亞馬遜以在線書店業務起家。彼時,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類業態的前景,《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Thomas L. Friedman)甚至在1999年表示,“亞馬遜注定是失敗的,別人在臥室裏都能再建一個亞馬遜。”
然而,貝佐斯卻堅信,在線商城式的全新購物方式,將顛覆性地改變全球消費者的購物傳統,“我們的戰略建立在客戶需求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競爭對手之上,我們的理念是成為世界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
貝佐斯的經營邏輯始終十分簡單明了:足夠好的客戶體驗,將帶來足夠多的流量;可觀的流量,將吸引越來越多的賣家在線銷售;更多的賣家一旦進駐,亞馬遜就可以擁有更豐富多彩的品類,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消費者也將擁有更好的客戶體驗。隨著網站規模的日益擴大,亞馬遜的運營成本也會隨之降低,如此一來,消費者將能夠得到更可觀的價格回饋,從而購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從在線售書,到擴充亞馬遜網站的經營品類;從開設基本的雲計算服務(Simple Storage Service),到目前在雲計算領域如日中天的AWS,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一直貫穿於亞馬遜的戰略擴張主線。如同亞馬遜首位員工Shel Kaphan所說,貝佐斯的雄心壯誌從來都不隻是在線書店。誕生於2015年的、搭載AI語音助理Alexa的智能音箱Echo,則是最新的證明。
然而,擁有巨大市場份額優勢的Alexa也並非無懈可擊。用戶場景目前隻局限於家庭,就是Alexa的一大短板。這也是促成亞馬遜與微軟達成“前所未有”合作的最主要動因之一。
基於微軟在辦公領域的先發優勢,Cortana常被認為是理想的辦公助手:Cortana可以被預裝進微軟的Office 365中,還能夠訪問用戶的電子文檔、日曆以及表格文件。甚至根據微軟的預期,Cortana還將能夠和微軟最近收購的領英合作,開發出諸如提醒參會人員開會信息等新功能。
換言之,用戶將可以通過呼喚“Cortana,打開Alexa”,或者“Alexa,打開Cortana”,來無間地操控兩家巨頭旗下的各類產品。
財視傳媒了解到,截至2017年7月30日,Cortana已擁有超過1.4億用戶。微軟能夠在AI領域於短期內迎頭趕上,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那就是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的確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落後了,但這都過去了,現在我們全力押注AI。”充分認識到微軟未能抓住移動互聯網風口的納德拉,將AI作為了押注微軟未來的重量級籌碼。甚至在2017年微軟Build大會上,納德拉還提出,微軟的經營戰略,將從2014年時的“移動為先,雲為先”,調整為“智能雲和智能邊緣”。而這次亞馬遜與微軟合作的達成,也是始於納德拉與貝佐斯於去年5月時一場會麵的洽談。
微軟未嚐沒有過將Cortana塑造成業內標杆產品的心願。事實上,Cortana的出現比Alexa還要早2年。在早期,Cortana搭載在Windows Phone設備上,後來它又登錄了包括Xbox One、Windows 10 PC等重量級平台。
但是,作為剛從彎路中駛回正軌的巨頭,微軟在AI行業的積累,明顯還未能跟上其稱雄業界的經營願景。時任微軟執行副總裁的陸奇在接受《連線》雜誌采訪時就表示過, Cortana 未能戰勝Alexa,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太執著於為手機和PC開發一款智能助手,而沒有真正開發一款AI優先的設備”。
可見,亞馬遜與微軟的合作,於雙方來說不乏雙贏效應:一方麵,亞馬遜能借此擴張Alexa的運用場景,使之在理解客戶的目標上走得更遠;另一方麵,微軟也能更好汲取Alexa成功的經驗,用於改善微軟自身的AI領域探索思路。
雖然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兩個語音助手在運行過程中,會近乎完全地隔離彼此”,但是,對這一問題的改進,已經提上了兩家公司的議事日程。貝佐斯表示,“Alexa(或者Cortana)的目標是自動識別用戶的問題,並將它們精準推送給合適的語音助手處理。”
不過,西雅圖兩巨頭之間的合作,並不意味著“矽穀雙雄”蘋果、穀歌敗局已定。
在AI各類算法的研究與積累上,矽穀諸巨頭一直都有各自的優勢。尤其是,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數據集之一,人類語音處理向來是AI領域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蘋果、穀歌等企業在技術上的領先,將成為亞馬遜與微軟提升AI行業市場份額的巨大威脅。

科技作者George Anders曾在《你可以做任何事》(You Can Do Anything)一書中,援引過技術資深人士羅希特·普拉薩德(Rohit Prasad)的觀點,分析了亞馬遜Alexa的缺陷。
普拉薩德舉例說,如果用戶問Alexa,歌手阿黛爾的第一張專輯是什麼,回答應該是《19》。如果用戶接著說,播放它,那麼Alexa就會足夠聰明地播放那張專輯。然而,如果用戶在中間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對話,比如再問這張專輯發行於哪一年,賣銷量如何,那麼,當用戶接下來發布“播放它”這個命令時,早先的Alexa就處理不了了。即使是現在Alexa技術有所升級,但它也是在某些時候才可以做出恰當的回應。
“創造一個真實高效的語音AI是一項複雜的、從未被征服的任務。”羅希特·普拉薩德的總結,道出了攀登AI領域研究險峰的艱巨。
蘋果公司旗下的Siri,則是業界最早推出的智能語音識別係統。成立於2007年的Siri,在2010年被蘋果公司作價2億美元收購,此後,其又通過與世界上最大的語音識別廠商Nuance開展合作,實現了語音識別的功能。目前,僅以iPhone係列產品線而言,其全球累計發售量就突破了10億,可以說,Siri無論從所獲得的用戶大數據上,還是研究項目積累上,都可以被蘋果公司視為進入AI語音助理領域的一張王牌。

此外,盡管近幾年蘋果沒有過多關於AI行業的新聞,但是據財視傳媒了解,這一局麵目前正在被漸漸改寫。
2016年12月8日,蘋果AI研究負責人、全球資深機器學習專家Russ Salakhutdinov承諾,蘋果未來將及時分享其最新的AI研究成果。2016年12月22日,蘋果的首篇機器學習領域論文,通過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出版。2017年7月22日,蘋果的一篇名為“Improving the Realism of Synthetic Images”的論文,獲得了CVPR 2017最佳論文獎。
如果蘋果繼續保持其對AI領域的人才投入與資源傾斜,那麼它將有可能進一步提升其在AI行業的地位。
此外,根據市場研究機構BI Intelligence的調研,蘋果即將於今年12月發售的 Home Pod,也激起了消費者較高的期待值。這一新品未來是否會成為亞馬遜同類產品的勁敵,也是業界關注的一大焦點。

Google Home及其母公司穀歌,則是亞馬遜Alexa與微軟Cortana更直接的“心頭大患”。
於2016年10月提出從移動優先(Mobile First)調整為人工智能優先 (AI First)的穀歌,是幾大巨頭中最早做出這一戰略升級的先行者。穀歌原有的在線搜索等主營業務,也非常有利於穀歌收集並學習用戶的相關大數據。
去年11月,穀歌正式發布Google Home後,迅速在第四季度搶奪下了AI語音助理領域10%的市場份額。而就在亞馬遜與微軟官宣了這次合作的幾乎同一時間,穀歌也向外界表示,Google Assistant ios版將推向歐洲市場。近期,穀歌也表示將推出迷你款的音箱產品設備,這也無異於在向亞馬遜Echo Dot隔空喊話。
此前,在IFA2017展會上,穀歌還表示過,將力爭在今年內令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手入駐烘幹機、吸塵器和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從而推向全球家電市場。家電廠商LG目前已成為該計劃的第一批合作夥伴。此類大型OEM如果能夠吸引更多主流廠商參與,那麼,Google Assistan的覆蓋度無疑將大為擴張。

當然,矽穀的這兩位巨頭,也和亞馬遜、微軟一樣有著各自的短板。蘋果還有待於進一步走到AI行業舞台的正中央,而穀歌也亟待開拓出產品更多的用戶使用場景。但無論如何,隨著亞馬遜與微軟達成了“史無前例”的合作,蘋果、穀歌也勢必會加速布局AI語音助理領域的步伐,在未來,該領域的硝煙味無疑將會更加濃重。
更重要的是,伴隨著大數據的持續積累、AI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智能設備的加速普及,AI行業也將愈發顯露出其對商業社會的巨大顛覆能力。如果語音處理技術繼續迎來突破,目前智能設備上App的入口,就有可能將被會話式UI(conversational UI)所取代。屆時,App與在線搜索引擎全麵升級引發的巨頭間競合格局改寫,無疑將會成為人類商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
本文為財視media綜合,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matic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可樂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7.27 MB
下載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
其它軟件166.47M
下載
易歐數字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