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微軟AR市場的現狀似乎是其在智能手機市場表現的一輪重現。
當年微軟Windows智能手機好不容易形成了一小群忠實粉絲,但無奈微軟遲遲未能認識到觸摸界麵的魅力和安卓“零成本授權”的力量。結果錯失了整個市場,讓蘋果和穀歌兩家獨大。
如今看來,當年種下的因,正在結成如今微軟在AR市場尷尬局麵的果。
微軟Hololens早早進入了一個全新AR市場。結果,蘋果ARKit和穀歌ARCore等一批後來居上的新競爭者把它甩在後麵,於是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把相似的產品帶向主流。
AR領導者的風光無限
微軟HoloLens於2015年閃亮登場,全世界為之震驚。在此之前,這個產品從未泄露過任何信息,卻在一夜之間給世界帶來了全新的東西:這個功能齊全的頭顯把3D圖像混合於現實世界之中,創造了以前隻能在科幻小說中才能看到的AR體驗。

與完全遮擋視線的VR頭顯不同,HoloLens可以讓你看到光彩奪目的現實世界,隻有一部分被虛擬物體掩蓋。它借鑒了Kinect的技術,使用複雜的係統繪製和跟蹤房間以及周圍的物體,不需要任何基站和標記,就能實現完整的無線AR效果。作為一款混合現實和虛擬的設備,HoloLens當時確實是讓人歎為觀止。
如果說Hololens出現以前,AR行業是群魔亂舞,那麼自Hololens出現後,大家都會發現,原來AR是這樣的。所以說Hololens給AR行業樹立了一個標杆,從而也確立了微軟AR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而且微軟在HoloLens上不斷積累經驗,打造了一個名為“Windows混合現實”的平台——混合現實(MR)這個詞是個亮點。這個平台包含一係列設備,包括VR頭顯,HoloLens這樣的AR設備,以及平板電腦的攝像係統。此外,這個平台包含AR和VR應用所需的基本構建模塊,例如運動與物體跟蹤、3D手勢輸入、3D圖像等。此外,微軟不久前還宣布Windows MR頭顯將支持SteamVR。這樣看來,微軟在這個MR世界的地位可謂相當理想了。
然而,這些都在一夜之間被反轉了。
一夜被反轉
隨著蘋果ARKit和穀歌ARCore的發布,開發者開發出基於iOS和安卓係統AR內容,從而打開了一個數十億用戶的市場。

更讓微軟絕望的是ARKit、ARCore和Windows MR平台的方案是大同小異。即利用AR頭顯或AR攝像係統(AR頭顯替代物),即《口袋妖怪GO》使用的技術,通過攝像頭把數字圖形覆蓋在現實場景上。當然,很多發燒友會說在很多方麵,頭顯更加高級:
它們的使用更自然,解放用戶雙手,讓他們自由地在3D空間中控製虛擬物體,而且提供定位語音和視網膜跟蹤等功能,沉浸感更強。
但是回歸產品本身,用戶隻會告訴你不選擇頭顯的唯一原因:使用Windows MR,你必須頭顯,而AR攝像係統就不需要用戶購買任何額外設備,畢竟手機已經人手一台了。
智能手機的AR效果背後的基本技術,與微軟頭顯使用的基礎技術其實是一樣的。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並非是微軟的技術問題。微軟曾展示過AR攝像係統,它的MR平台也支持這種技術。但是現在的問題是,蘋果和穀歌可以依靠智能手機,但微軟不能。這就是微軟Windows MR平台在普及上的一個巨大漏洞。
因此當人手一台的手機可以實現AR體驗時,用戶還會去買AR頭顯麼,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不知微軟對將Windows Phone停掉有沒有過後悔。
錯失良機
Hololens 剛推出的時候震驚了行業,但從一開始的震驚,到對手紛紛開始追趕,中間還是有段時間差的,雖然這段時間隻有短短兩年。在這個時間段內領先者跑得越遠,越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時間差的價值。我們現在回頭來看看微軟在 Hololens 發布至今的 2 年做了些什麼。
答案很令人沮喪。
微軟讓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動作隻不過是把 Holographic 的平台名字換成了“Windows 混合現實平台”,改名部再立新功。其他合作方隻看到一個 Steam VR,連叫人眼前一亮的遊戲和應用都沒有。反觀蘋果剛剛推出 ARKit 也就 2 個月,有人馬上開發了 能模擬經典 MV 單曲《Take on me》畫麵的小演示 ,複活了經典鏡頭,更不用說它在發布會上剛亮相時,本來就是自帶各種遊戲示例的。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兩年對 Hololens 來說,可以算白過了。
究其原因,微軟太希望借助全新重啟的平台開辟新的賽道,但別家都是利用在現有平台的用戶和生態優勢順便擴張。這穀歌的逆襲,就使得微軟麵對蘋果和穀像是沒人脈沒資源的小創業團隊麵對剛回過味來的阿裏或騰訊。
Hololens 運營的最大敗筆是,沒有爭取到足夠多的開發者和 OEM 廠家,以豐富產品線,提升吸引力和降低價格。
或許有朋友會說,微軟MR的開發是基於它目前擁有的平台最大PC平台來配置的,他最大的野望還是想一統PC平台的市場。這或許更說明Hololens運營的昏聵了,眾所周知,目前信息的主平台是移動平台,而AR的基礎定義是移動性,是下一代移動計算機平台。
歸根結底,微軟或許是認為Hololens在技術層麵太超前,會在市場競爭中所向披靡;又或許是由於沒有移動設備平台,隻能望洋興歎;再或許認為PC平台才是MR技術的最佳體驗平台;
所以在這兩年裏,它看了《Pokemon Go》向全球人民普及AR概念,大口吃肉,而它隻能吞吞口水,然後站出來說Hololens將在兩年後退出第三代。沒錯,兩年後的第三代,我相信它的技術仍然是No.1。然而,那時的市場恐怕就不一定還需要你了。
大家一定還記當年Windows Phone突然神隱,等待Windows 8的同步,兩年後再出江湖,已是昨日黃花,順帶著拖累死了當年的諾基亞。
再反轉機會
作為技術流的微軟,還是有機會再次反轉的,個人覺得微軟的AR在工業領域和中間件方麵,優勢非常大,如果微軟能把握住機會,再次反轉也不無可能。
其實 Hololens 在需要高度定製的工業領域,因為大家需要的是嵌入式的方案,對兼容性和生態圈大小不在意,微軟就很適合做這方麵。我知道的案例包括蒂森克虜伯電梯維修工帶著 Hololens,用 Skype 給遠程專家看 Hololens 生成的電梯模型圖,遠程接受指導。還有中國電信的鐵塔和線路工程師都帶著眼鏡來檢修線路。
微軟需要看到,對定製就能解決問題的工業領域,和廣大的消費者群體的對策是完全不同的。消費者更依賴他們現有的存量設備加入新功能,討厭嚐鮮可能帶來的風險。微軟對自己實驗性產品的後續支持不夠,例如 WP7 用戶不能繼續升級,Band 手環停產後喪失技術支持,Surface 的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麻煩 。這類問題更加劇了人們對選用微軟新技術的猶豫。
隻有著眼於用戶的存量設備——哪怕那是 iOS 或 Android——來推廣自己的技術,可能 Hololens 才不至於在下一代硬件普及之前就提前死亡,獲得跟 Tablet PC 他們一樣的結局。
另外雖然微軟要在智能手機趕超似乎不太可能了。但是有一個實踐證明可行的辦法,可以降低平台本身的價值:中間件。也就是說,構建一個軟件庫,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或者把基礎平台的特性抽象化。
傳統上,作為一個平台供應商,微軟與中間件是衝突。由於Java、Web等平台允許開發人員開發可以在Windows、Mac或Unix上運行的軟件,所以微軟一直把這些平台看作一種威脅,認為它們削弱了Windows平台的價值。但是,微軟自己也在開發和收購中間件,比如.NET和Xamarin。如果微軟可以推出AR中間件,讓開發者跨越ARKit、ARCore和Windows MR平台,即使在智能手機市場中處於弱勢,但至少可以確保自己不會被這個新領域拋棄。
當然,微軟可能也早已想過這個方法了。但是,微軟可能會忽略的是,這個方法要見效,它還需要做另外一件事:行動要快。因為AR中間件肯定會出現的,開發者也不願意為ARKit和ARCore重新開發軟件。而在AR領域,Facebook等巨頭已經開始了AR中間件計劃。所以,微軟的AR中間件計劃必須要盡快推出,而且效果一定要好。如果微軟不這麼做的話,鑒於HoloLens缺乏持久的市場滲透力,Windows智能手機的失敗也許就要曆史重演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