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在德國柏林舉行的電子消費展開幕前,發布了兩款智能硬件產品:AR頭顯套裝Lenovo Mirage和VR頭顯Lenovo Explorer。前者是與迪士尼合作,引入了頂級的電影IP《星球大戰》,後者是基於微軟MR平台開發。

在過去的一年中,聯想的名字頻頻與AR、VR掛鉤:2016年10月微軟發布了Windows 10 MR係統,聯想則成為了指定的五個小夥伴之一,並且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展上,第一次展示了這款VR頭顯的原型機。
AR的第一次露麵則稍晚一些,在今年迪士尼D23博覽會上,聯想與迪士尼聯合公布了一款由超級IP星球大戰改編的AR遊戲——《星球大戰™:絕地挑戰》。正是本屆IFA期間發布的Lenovo Mirage來運行的遊戲內容,把裝有《星球大戰™:絕地挑戰》遊戲APP的手機插入此款AR設備中,再配備酷炫的手持設備光劍控製器後,就可以進行暢爽的遊戲體驗,這是聯想第一款由智能手機驅動的增強現實設備。

AR、VR被認為是PC、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計算平台,在過去的十年,從PC轉型的蘋果公司抓住智能手機的風口,搖身成為了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當下,戰略布局已經露出冰山一角的聯想,能否抓住虛擬現實時代的風口?AR、VR雙線並進的聯想,又將麵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VR向左,AR向右
《三國誌·華陀傳》中,有兩個病人雖然症狀相似,但是神醫華佗根據兩人病灶的不同,對症下藥方才治愈。用來比喻聯想在AR、VR領域的動作也十分貼切。VR和AR看起來很像,但因為技術發展和市場狀況的不同,兩個行業當下的狀況相差甚遠。因此,聯想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發展策略。
經曆了2015、2016年的發展,雖然VR市場遠遠沒有爆發,但硬件標準和用戶認知都已經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當下,VR行業最需要的是一個像Windows、Android一樣的通用平台,以及佩戴更舒適、價格更便宜的VR頭顯,而多年以來一直盤踞全球PC市場老大位置的聯想,擁有成熟的供應鏈體係以及全球範圍內龐大的銷售渠道。這一次聯想又是和已經在AR、VR領域有多年的沉澱的老朋友微軟合作,其經營的Windows Holographic MR平台聚集了大量的內容提供方。兩個優勢可謂相輔相成。

在AR領域,聯想的野心看起來更大。此前,有分析機構預測,AR市場在未來五年將是VR市場規模的三倍,今年蘋果和Google相繼發布AR相關開發工具,也令人開始更多關注AR領域的變化。近日,穀歌公司發布的新款增強現實工具ARCore,能夠讓開發人員為數百萬台安卓設備提供增強現實應用程序,被認為是蘋果ARKit的競爭者,兩大巨頭競相投入AR領域,也預示著AR巨大的市場前景。
雖然過去幾年,工業級AR設備發展迅猛(以HoloLens為代表),AR在一些商用領域如製造業、安防、醫療等領域飛速發展,但仍然缺少一款消費級的AR產品,來引爆整個市場。

要進軍消費級市場,有一種方式是選擇推出AR手機。基於SLAM技術,手機廠商可以製作出具有深度測繪和建模功能的智能手機,來實現真正的AR功能。聯想此前推出的Phab2 Pro手機是全球第一款基於穀歌Tango的AR手機,吸足了眼球。但這種方式也存在弊端,首先是手機屏幕太小,難以帶來沉浸感,其次,智能手機的性能畢竟有限,對於AR在內容更方麵的高品質要求難以滿足。
第二種方式,就是做一款專屬的AR頭顯設備。聯想的Mirage AR頭顯就是這樣的產物,但這種方式也有一個問題,這也是一款新概念的消費設備所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需要從零開始吸引基礎用戶。
聯想這次可以說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與迪士尼合作後的聯想,推出基於星戰IP和漫威IP的AR遊戲,瞄準了全球頂尖IP的粉絲群,意圖打開增量市場。而這些星戰和漫威的粉絲,其中不乏重度遊戲玩家,這類人群也非常適合成為AR頭顯的第一批體驗用戶。
、
左手是利用自身的供應鏈和渠道優勢打開VR市場,體驗輕便、物美價廉的Lenovo Explorer;右手是強IP驅動下,搶占消費級AR市場這一片藍海的Lenovo Mirage。雙管齊下,聯想AR、VR在PC之外的布局已露出冰山一角,可見其野心之大。

機遇,亦或挑戰
對於聯想來說,現在開始全麵展開在AR、VR領域的布局,也許是最好的時機。
去年,“禦三家”Oculus、HTC Vive和索尼PlayStation VR,可以說是開辟了消費級VR的先河。但他們也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些痛點。
Oculus背後的社交巨頭Facebook,擁有傳播上的支持和龐大的資金,折讓Oculus一度遙遙領先,但由於公司並無硬件基因,在渠道和供應鏈的管理上可謂難以大展拳腳,投入了近百億美元之後,市場占有率卻無奈排在三者中的末席。
Vive背後,而是Valve的技術支持,以及HTC在渠道和供應鏈上的支持。狀況雖然比Oculus稍好,但也有令其頭疼的問題。一方麵,Vive難以作為獨立的產品存在,需要Steam VR平台提供內容支持,也需要一台性能強勁的PC提供設備支持,這在無形中提高了了用戶的準入門檻;另外,由於來自母公司的財力支持有限,Vive在開發者支持和硬件售價上也是難以展開拳腳。
而PSVR,因為更加封閉、成熟的生態,狀況比前二者都好;但PSVR的產品體驗,尚且不如Oculus和HTC Vive,也因為封閉的生態,注定了發展天花板的高度。

而在這個時間點,聯想推出自家的VR頭顯,可以說有兩大優勢:
一大優勢在於價格。目前Oculus VR套裝在海外的售價為399美元,Vive則是599美元(國內則是5488元),帶定位套裝的高端VR設備,價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相比之下,使用SLAM技術定位的聯想海外定價199美金,Explorer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另一大優勢在於渠道。Oculus和Vive叫座不叫好,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這兩家的頭顯,都需要搭配一台性能優秀的PC,這讓許多用戶也因此選擇了觀望。隨著英偉達10係顯卡的推出,VR-ready的門檻大大降低。若聯想接下來推出一係列針對PC和VR結合的組合促銷活動,則可進一步搶占市場。
至於AR,這可以說是一片全新的藍海,消費級AR市場尚沒有任何的標準和領先者。就像穀歌和蘋果推出ARCore和AR Kit,從他們熟悉的操作係統領域切入市場,聯想推出的Mirage,也能從硬件和IP出發吸引用戶。
麵對著還是一張白紙的用戶們,誰的嗓門更大,誰的體驗更好,他們就會跟誰走,而這些種子用戶,也將決定AR設備將來會如何發展。隻要抓住了這些AR的早期用戶,就能成為未來AR技術的規則製定者。

總結
能夠看到聯想在AR、VR揚帆起航,著實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聯想是過去30年中國最成功的品牌之一,聯想電腦不僅成為了國內市場的絕對霸主,更在很長一段時間位居全球PC行業前列。對於在科技領域往往“矮人一頭”的國產品牌來說,聯想在全球市場的成功,可謂是民族科技產業的一針強心劑。
但隨著VR、AI、物聯網、機器人的逐漸成熟,現在可以說是已經進入了下一個時代的技術拐點,這種情況下不進則退,巨頭們開始紛紛轉型和布局。AR、VR看起來將是聯想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一環。正如今年7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Tech World上接受采訪時表示的,聯想不再僅僅是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而是Personal Computing個人計算設備,將在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中建立人工智能驅動的“設備+雲”、“基礎設施+雲”,與合作夥伴共建智能生態。其中,通過AR、VR新交互技術,聯合合作夥伴開發帶有內容與服務的新型設備,正是其中關鍵一環。
在虛擬與現實間穿梭的聯想,在PC之外還能給出多少想象?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