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PC市場越來越細分化,固然在產品方麵有著廠家的推波助瀾,但這與消費者的成熟也不無關係。不同應用側重的消費群體已經逐漸清晰的認識到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產品,比如說PC。提到電腦,普通消費者第一時間想起的不外乎就是台式機和筆記本。但是在某些家用環境、辦公環境中,台式機因其繁瑣的連接和較大的空間占用並不是很適合空間狹小的地方,而筆記本的性能和調性又與環境不太協調。這個時候,簡約、高集成化的一體機,可能就是最適合的用武之地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來自微軟的一體機產品:Surface Studio的評測。

說到一體機,尤其是針對中高端用戶的設計行業用機,蘋果的iMac似乎是繞不開的話題。iMac在工業設計上的一騎絕塵(雖然它已經三年沒咋變化了),可以說在高端一體機領域根本沒有對手。不過在Surface Studio推出之後,這個情況應該要發生一點變化了。

本次評測Surface Studio采用了Intel第六代酷睿i7 6820HQ處理器,配置了NVIDIA GTX 980M(含4GB GDDR5顯存)顯示芯片,搭配雙通道32GB DDR4內存、2TB混合硬盤,整體配置頗為出色,另外還集成了無線網卡、藍牙,隻需要一根電源線,即可安裝使用。本台評測機也是這款產品的最高配版本,售價人民幣35888元。
簡約外觀設計 創新零重力鉸鏈
微軟Surface Studio采用了新穎的外觀設計,但又延續了Surface家族的設計語言,非常的簡約。平直的線條風格硬朗,沒有曲線過渡,顯得非常幹練,這一點筆者個人是非常喜歡的。

整機采用鋁合金材質,底座和屏幕之間采用了獨特的支架設計,被稱為零重力鉸鏈支架。據iFixit的拆解顯示,這個支架由 80 個精密部件組成。

這個支架能實現屏幕任意角度的無級懸停,阻尼力度調校的恰到好處,隻需要輕輕推動,就可隨意切換工作形態,並且固定感也很強,即使是用觸控筆在屏幕上畫畫,也不會改變角度或者引起晃動,當然力度要在正常範圍內。溫馨提示:這個支架的運動非常順暢,玩久了時不時的就會忍不住推上一把,簡直會上癮。

這台機的主要硬件配置都集中在鋁合金金屬底座中,大小僅有250.00 mm x 220.00 mm x 32.2 mm。很難想象這麼小巧精致的機身內,包含了主機板、酷睿i7處理器和GTX 980M顯示芯片,以及其它一係列的零部件。

機器的電源鍵布置在側麵,同時還配備了物理的音量調節鍵。因為整塊屏幕經常需要上下調節,如果按鍵采用平麵布置,在按壓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屏幕的支撐。設計在右側邊框是一個非常合理的位置,隻是這個按鍵的手感談不上出色,鍵程太短,回饋生硬。

機身背麵看起來也是非常漂亮,中間的田字LOGO已經隱約有了信仰的光芒。毫不誇張的說,筆者認為Surface Studio可以說是最具設計感和美感的一體機了,甚至超過了iMac。優雅的設計、低調的金屬材質,讓這款產品成為了堪比藝術品的存在,它不僅僅是一台電腦。

屏幕最低可以壓到20°角,這個角度非常適合用來繪圖創作。另外要說的是,推倒屏幕的時候,你眼睛裏就隻有屏幕,看不到下麵的鉸鏈,仿佛屏幕是浮在桌麵上的。
Surface Studio在整體設計上近乎完美,要吐槽的話,就隻有一點:所有的擴展接口都在底座後麵,包括 4 個標準 USB 3.0 接口、標準以太網口、Mini DisplayPort 視頻端口、SD 卡插口以及 3.5mm 耳機插孔,電源插孔則設計在中間位置的位置。這樣設計雖然前麵看起來很整潔,但是連接設備的時候卻非常麻煩,要靠感覺去盲插,很不方便。

Surface Studio的這塊屏幕非常薄,僅有12.5mm。它將一整塊LCD封裝於金屬機身內,邊緣最薄處僅8毫米,看起來非常的輕,但是其實整台機器還是有著10公斤的重量。

這塊28英寸的PixelSense顯示屏參數也很漂亮,分辨率達到4500×3000像素,可以說是超4K顯示屏,是常規4K顯示器的1.6倍,總像素數略低於iMac(5120*2880)。色彩方麵, 完整覆蓋99% sRGB和DP3色域,在桌麵菜單可實現DCI-P3與sRGB模式的一鍵切換。屏幕支持10點觸控,支持使用Surface觸控筆和Surface Dial。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一眾16:9或者16:10屏幕的產品中,微軟的筆記本還有這台Studio都采用了3:2比例的屏幕,這點可以理解為微軟的執拗,但其實背後也有著自己考量。微軟認為3:2的屏幕更適合觸摸和閱讀,還有就是這台機器的用戶主要麵向設計師群體,常見的圖片素材以3:2比例居多,這個比例的屏幕可以讓攝影師更完整地用到整塊屏幕。

對於mac OS,Windows對於高分辨率屏幕的優化一直不是很到位,采用4K甚至2K分辨率的屏幕在係統全局縮放後,顯示效果會打不少折扣。而在Surface Studio上,微軟加入了 True Scale 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屏幕顯示的內容與現實一樣大。比如,在 Surface Studio 上打開一個文檔,默認采用 A4紙尺寸,屏幕上顯示紙張跟現實中的 A4 一樣大,可以直接在屏幕上還原作品在真實世界裏的樣子,工具中的尺也是真實厘米數。這個特性可以讓設計師更加直觀地優化自己的設計,所見即所得。
第六代Intel i7配GTX 980M顯示芯片
微軟Surface Studio搭載了英特爾第六代skylake酷睿i7-6820HQ處理器,32GB DDR4內存、2TB混合硬盤,配合NVIDIA GeForce GTX 980M獨立顯卡,整體配置非常的不錯。

本機搭載的酷睿i7 6820HQ處理器,采用14nm工藝製程,擁有四核心八線程設計,8MB三級緩存,最大熱設計功耗45W,頻率2.7GHz,最高可睿頻至3.6GHz。我們使用CINEBENCH R15版本來測試處理器性能,相比R11.5版本的最多16個核心來說,R15版本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此外新版本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

微軟Surface Studio的CINEBENCH R15最終測試結果為:OpenGL為107.93fps,CPU多核成績為699cb,單核成績為152cb,相比同代的i7 6700HQ(單核心150、多核心690左右)有少許提升。作為對比,在我們的數據庫裏采用第七代酷睿i7 7700HQ的機器該項測試成績為多核720分左右,單核心160左右。因此雖然Surface Studio采用的是前一代的處理器,但是性能還是有保證的。

圖形方麵,雖然現在是NVIDIA 10係顯卡的天下,但是考慮到Studio推出的時間節點及產品層麵的考量,選用GTX 980M並不難理解。GTX980M屬於麥克斯韋架構,采用GM204核心,共擁有1536個CUDA核心,核心頻率1038MHZ,加速頻率1127MHZ,配備4GB GDDR5顯存,顯存帶寬160GB/S,相比GTX980保留了完整的64個後端光柵單元和128個紋理單元,規格還是可圈可點的。

在3Dmark的測試中,微軟Surface Studio在專為高性能計算機設計的Fire Strike場景下,拿到了8259分的成績,圖形性能還是值得肯定的。作為對比,采用GTX 1060的產品該項測試成績大概在9000分左右,GTX980M與其差距在10%左右。

新版的3DMark Time Spy基準測試專門針對DX12環境設計,該測試由Futuremark和AMD、Intel、微軟、NVIDIA等眾多基準測試開發項目(BDP)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從零開始完全麵向DX12,核心引擎也是完全基於DX12,可徹底釋放新API的各種潛力,包括降低處理器負載、高效利用GPU硬件、異步計算、混合多顯卡、多線程等等。在此項測試中,Surface Studio取得了2980分的成績,作為對比,目前采用GTX 1060顯示芯片的機器,此項測試得分基本在4000分以上,差距還是蠻明顯的。
PCMark 8是新一代係統綜合性能測試軟件,可以衡量各種類型PC的綜合性能。PCmark8中囊括了非常大的測試數據量,包含七個不同的測試環節,由總共25個獨立工作負載組成,涵蓋了存儲、 計算、圖像與視頻處理、網絡瀏覽、遊戲等PC日常應用的方方麵麵來評測我們的硬件能力。



通過測試可以看出,在經典的Home、Creative、Work accelerated測試中得分為3867、6724、4082,微軟Surface Studio的整機性能還是十分不錯的,應付常用的辦公、設計類軟件是毫無壓力的。
硬盤方麵,Surface Studio采用了一塊混合硬盤,其實就是采用SSD作為緩存區,配合大容量機械硬盤,達到快速響應和大容量存儲的目的。我們首先使用AS SSD Benchmark來進行測試,這是一款來自德國的SSD專用測試軟件,可以測試固態硬盤連續讀寫、4KB隨機讀寫和響應時間的表現,並給出綜合評分。

在該項測試中,出現了頗有趣的現象,我們測試了多次,發現每次成績都不同,並且浮動較大,隨機讀寫速度方麵有較大跳躍,究其原因,可能是其采用的SSD緩存區的寫入機製,在進行不同數據塊的存取時造成了速度差異。

接下來,我們又采用了HD tune Pro測試軟件來進行測試,測試顯示,這塊硬盤的平均讀取速度在102MB/s左右,最大順序寫入速度在235MB/s。

在實際文件的拷貝中,我們測試寫入大小為4.3GB的程序安裝包,寫入速度僅有16MB/秒,這個速度實在是不敢令人恭維,在現在PC普遍配備讀寫速度超過100MB/秒的固態硬盤的情況下,這種情況非常的尷尬,要知道你可是個售價超過3萬塊的高端機。硬盤性能可謂是這台機器的短板,雖然能流暢運行圖形設計、視頻剪輯軟件,但渲染大型工程文件時就會拖慢速度了,拷貝大數據量的文件時也很難令人滿意。
Surface Pen、Surface Dial等配件體驗
作為一台售價大幾萬的電腦,包裝裏是不是應該有點Surprise?如你所願,在Surface Studio的包裝裏,內置了Surface 鍵鼠套裝及Surface Pen手寫筆。



試用下來,這套鍵盤鼠標的體驗還是蠻不錯的,都采用藍牙與Surface Studio連接,配對過程也不複雜。鍵盤的鍵程適中,回饋清晰,並且設計風格也是簡約清新,與Surface Studio保持一個風格,放在一起使用非常的協調。鼠標的話,采用人機工學設計,按鍵手感都不錯,精度完全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附帶的Surface Pen手寫筆可謂是設計師、插畫師的創作利器,配合28英寸的觸摸屏,讓使用者可以自由發揮,肆意揮灑靈感。不過,這支筆的壓感等級隻有1024級別,屬於入門級別,專業級的通常為4096級壓感。


和Studio一同發布的還有一個全新的配件——Surface Dial,這個小圓柱實際上是一個支持自定義功能的藍牙旋鈕,可以自定義選擇旋鈕的功能,比如調節音量、調節屏幕亮度、縮放比例、快進快退、更改筆刷大小顏色等。

雖然看起來很炫酷,但是目前支持Dial的軟件卻不多。Windows 10內置的畫圖3D應用程序自然是支持的,但是常用的,比如Adobe Photoshop,目前還沒有針對Dial做適配。所以在軟件的支持方麵,微軟需要盡快解決。
總結:堪比藝術品的的一體機
之前筆者曾經測試過微軟Surface Laptop筆記本,曾經給過一個[最美的Windows 筆記本]的評價。現在,如果對Surface Studio做個評價的話,最美的Windows 一體機也是適用的。前衛時尚的外觀設計,優雅易用的鉸鏈設計,都讓這款產品站在了工業設計的頂峰,可以說在外觀設計方麵鮮有敵手,包括iMac。

這的產品是會讓人眼前一亮的,市場上真的是好久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產品了。這一方麵是微軟在產品布局方麵的考量,另一方麵更是其產品設計、技術積累的體現。但是如早期的Surface Pro一樣,Studio的市場還是屬於小眾的,隻能吸引專業用戶,對於普通消費來說意義不是很大。

如前文所述,Surface Studio擁有素質極高的顯示屏,市麵上單是類似參數的顯示器報價已經不是小數了,因此這款產品起售價為25988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對於有著專業需求的用戶來說,如攝影師、設計師等人群,Surface Studio還是有其優勢的。當然學習設計類專業的大學生用戶也是潛在消費人群,但依然是非常小的市場,價格始終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歐意易交易所蘋果手機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iki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64.78MB
下載
原子幣交易所安卓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bitmart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38.61MB
下載
比特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57.63MB
下載
維克萊交易所app安卓
其它軟件81.97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mexc抹茶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37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官方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