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HC2017,三天的會程中,出現了幾次焦點,例如五朵雲究竟是誰?再例如華為雲與運營商的關係,以及“平台的平台”是何業務模式?
四朵雲,愛誰是誰
HC2017首日,華為公司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開場即提出,“在智能社會,華為將成為全球的五朵雲之一。”此言一出,台下百家媒體紛紛開始猜測,除華為雲外,其餘四朵是誰?AWS、微軟Azure似乎領先半個身位,Google好像也後勁十足,當然,國內的阿裏雲更不能忽視。

而回放當時的場景,郭平此表態的前提是:公有雲市場必然走向集中,但由於數據主權等限製,也不可能被一兩家服務商壟斷,“也許”會是五朵雲聯接世界。
注意此間定語“也許”。就像IBM的老沃森不知道究竟是哪五台計算機聯接世界一樣,華為雲也不會在此時就圈定競爭對手,畢竟同一級別的選手還有幾家,例如甲骨文、騰訊雲等。較為公正的理解應該是,在公有雲市場形成相對集中和穩定的格局之前,華為雲必須成為主流服務商之一。至於是不是五朵雲,無所謂,至於其餘四朵雲是誰,愛誰誰,也無所謂。
記者曾就此問題采訪過華為同舟共濟合作夥伴,其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公有雲市場競爭不是拳擊比賽,而是在各自的泳道中的競速馬拉鬆。企業用戶從傳統IT係統,遷移至公有雲是一場革命,市場足夠大,競爭必將始終存在,個別項目的競爭也許也將很激烈,但並非已經到一定要KO對手的程度。
華為到底愛誰
既然五大雲,愛誰誰,那就必須理清華為到底愛誰。期間重點之一是,華為與運營商之間的關係。同樣是在郭平的首日演講中,其以明確提出,華為的公有雲業務包括兩種模式,華為雲,和華為夥伴公有雲。其中,與中國電信、德國電信、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等運營商合作,屬典型華為夥伴公有雲模式,而在此模式中,華為將與運營商共同成立雲聯盟,此聯盟性質類似於航空公司之間的“天合聯盟”、“星空聯盟”。
而在國內,華為與運營商的合作模式也類似於此。郭平表示,華為是一家技術公司。華為雲的商業模式是依靠技術和服務變現,而不靠用戶數據變現。也就是說,即使在公有雲領域,華為與運營商的合作模式並無太大變化,提供的是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
其實,參觀HC2017的N4展示區,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展台均在入口核心位置,且麵積巨大。以華為與中國電信的合作為例,雙方於2015年12月28日,簽署公有雲聯合運營戰略合作協議,此後半年共舉辦多場行業解決方案、市場品牌、產品運維的對標會。同時,2016年6月,華為助中國電信完成天翼雲3.0升級。
而回放HC2017第三天的場景,華為、中國電信、ofo小黃車同框出境,通過華為提供的NB-IoT芯片和技術,雙方共同服務ofo小黃車。第一批具備NB-IoT功能的ofo小黃車即將投入使用,即使地下室也能精準定位,即使如陸家嘴、五道口等高密度區域,也可順利開鎖。

由此,華為與運營商的合作模式已基本清晰,不管用戶最終選擇華為雲,或華為夥伴雲,華為都將是後台能力的輸出者,用戶將享有相同標準的服務。
華為有無互聯網基因
當然,不管是華為雲,或華為夥伴雲,都將以服務更多用戶為最終目標。而在此方麵,也許因為AWS、Google、阿裏雲已經有不錯的公有雲表現,媒體出現一類聲音:有無互聯網基因,成為能否做好公有雲的關鍵標準。
似乎,華為是家從來不談,或避談互聯網基因的企業。但在公有雲市場,尤其是公有雲2.0階段,所謂互聯網基因,其實不如企業級基因更重要。AWS之所以在雲計算市場處於領先位置,在於其專注雲計算,微軟Azure為何大有反超之勢,在於其更專注於企業級雲計算。
華為有何企業基因?此次HC2017,華為在不同場合均多次表達,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首日演講,郭平大篇幅時間解讀華為雲所具備的技術、安全、服務、分享四大企業級基因。華為Cloud 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也進一步解讀了在企業級市場,“下不碰數據”的意義。次日主題演講,華為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汪濤表示,做聯接的公司很多,萬物互聯的公司很少;做雲不難,成為五朵雲不易。既能做好聯接,又能做好雲,隻有華為。“雲+聯接”,將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雙引擎。而收官演講,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更是提出,“華為要做平台的平台、生態的土壤。”

華為Cloud BU總裁兼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
由此可見,華為的企業級基因,體現於對技術的理解,也體現於對客戶服務的理解,更體現於對生態的理解。互聯網公司追求極致用戶體驗,也以此快速切入公有雲市場,當然,其也做生態,但所謂“大生態”,則完全圍繞自身“小生態”布局,也就是說,合作夥伴於生態之中,或為行業業務觸角,或為數據加工場。
而華為此前提出要成為一家平台型公司,隨後又提出“平台+生態”,此次更進一步提出“平台的平台”戰略,可見其生態戰略在不斷演進。在其生態戰略中,用戶-ICT企業-合作夥伴,將共同構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鐵三角”,而合作夥伴的定位並不完全是生態的“螺絲釘”,他們也存有“平台夢”,也希望有自己生態。
在華為的“平台的平台”戰略中。華為輸出ICT能力,並固守邊界,而部分合作夥伴將成為行業理解能力平台級,雙方共同支撐專於應用場景的方案商,共同服務客戶轉型,而這正體現了華為企業級市場的合作基因,“1+1+N”的生態模式,才更適合中國企業級雲計算市場。
● ● END● ●

近期活動

閱讀原文,參與2017大數據峰會有獎調查,京東禮品卡等你領取~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
全國潮汐表官方app最新
生活實用31.83M
下載
閃送一對一急送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50.6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