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範圍內,全球頂級互聯網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於是美國互聯網巨頭就相當於世界互聯網巨頭。除美國企業之外,全球排名前20的互聯網國家主要集中在中韓兩國,例如中國的騰訊、阿裏,而韓國的三星等。
而在歐盟地區,除了發達的汽車工業就是奢侈品,互聯網在歐盟地區發展較慢,多數企業還被科技巨頭牽製。
例如蘋果iPhone圖形處理器供應商是英國想象科技公司(Imagination Tech),在蘋果宣布自主研發圖形處理器的之後,其股價一周暴跌70%,隨後開始尋求賣身。

除此之外,由於美國等科技巨頭在歐盟地區實力過於強大,以至於形成壟斷,例如微軟主導了PC係統,穀歌搜索和安卓係統在當地形成壟斷,蘋果和三星又是當地銷量最好的智能手機,由於這些跨國巨頭的存在往往導致歐盟地區的互聯網企業難以崛起,歐盟不得不對其提高收稅,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本地企業。
在此之前,歐盟就曾對微軟、高通以及英特爾等多家科技巨頭開出巨額罰單,盡管如此,但歐盟地區的互聯網企業依舊沒有較大起色。
去年,由於愛爾蘭事件,歐盟要求蘋果補交稅款,盡管愛爾蘭和蘋果都紛紛反對,最後歐盟裁定變成一紙空文無法執行。此次歐盟多個國家欲采取新的措施,讓那些跨國科技巨頭多交稅款。

北京時間9月11日早間消息,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的財政部長在聯合信件中表示,希望亞馬遜、穀歌等數字跨國企業按照營收在歐洲納稅。目前它們是根據利潤納稅。
最開始時隻有法國想調整稅收政策,後來其它國家也站出來支持,它們認為根據現行國際政策征收的稅收太少了。目前許多數字跨國企業會根據子公司錄得的利潤在低稅率國家(比如愛爾蘭)納稅,即使營收來自其它歐洲國家也一樣。
四國財政部長在信件中表示:“這些公司在歐洲做生意,卻向我們的國庫交納最低額度的稅款,我們再也無法接受了。”他們希望歐盟能夠拿出一套解決方案,製定“平衡稅”政策,當企業在哪個國家獲得營收時,交納的稅款應與該國企業稅相當。

歐盟之所以這樣做,原因主要在兩方麵,科技巨頭在歐洲營收很大但納稅很少。
例如蘋果今年第三季度就在歐盟地區實現營收106億美元,而第三季度所有地區的淨利潤僅有107億美元,可見歐洲地區淨利潤根本沒有多少,如果按照營收收稅明顯要高於按利潤收稅。
另一方麵就是上文說的保護本土互聯網企業。
一旦這項政策得到落實,這對於跨國科技巨頭與而言,其利潤率將會被降低。
提高稅收是國家常用的手段,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本土企業。例如在國內市場,國外汽車想進入中國市場,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與國產廠商合作成立合資企業,這樣稅收相對較低。
另一種就以進口車身份進入中國市場,但這種車稅高的嚇人。

所以說歐盟地區改變稅收製度,其實就是一種變相加稅,目的在於保護本土互聯網企業,畢竟歐盟地區的互聯網發展過於緩慢。
中國互聯網巨頭也將受到牽連
國內互聯網巨頭早已經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例如阿裏巴巴、百度、滴滴以及摩拜單車等互聯網企業,其一直都在加強全球化業務,特別是阿裏巴巴欲與亞馬遜正麵爭奪全球市場。
而中國產品在國外市場上一直都是物美價廉,一旦稅收提高,企業成本就會上升,這樣一來,中國產品在歐盟地區的優勢就會減小,這不利於中國互聯網巨頭全球化。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歐聯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bitstam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行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11.97MB
下載
zbx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32.73 MB
下載
鏈一交易所
其它軟件94.15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