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高通為大眾所熟知的身份是芯片商,但同穀歌、微軟、英特爾等大公司一樣,在主營業務之外也開設了創投部門用於外部投資,成為創投大潮中不容忽視的力量。他們被統稱為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除了靠買進賣出賺取回報之外,更需要兼顧所投企業在何種程度對母體業務有所幫助。
高通創投已經創辦17年,投資140多家公司,在全球有20多位投資經理。在中國,小米科技、易到用車、中科創達、觸寶、雲知聲背後都有高通創投的身影。

最快一個項目隻花了27天
梳理高通所投資的項目可以發現,它的投資階段跨度很大,除了早期項目之外,也會參與一些中後期的項目投資,有些項目看上去與主營業務關聯性並不強,如易到用車、活動行等。
“高通創投不是看階段而是看領域,從2008年到2015年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整個環節都有投資,從硬件到軟件包含教育、移動廣告、專車、輸入法等。”在第一財經獨家專訪中,高通全球副總裁、高通創投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沈勁向記者解釋道。
這與高通創投的定位密切相關。“除了完成財務指標外,更需要完成高通的戰略意義和產品意義。”沈勁進一步解釋。
第一要和高通技術產品直接相關,形成相互支撐、共同成長互動關係。第二作為“探針”觸及高通還未涉及的行業,在不同行業拿到最新發展情況,提供給母公司芯片、無線終端之外的其他行業發展機會。第三為產業鏈投資,例如高通在不遺餘力推動5G發展,促進5G產業鏈發展的投資機會也會關注,可以投與母公司完全無關的產業。
在創投界,速度是投資的關鍵競爭要素,公司創投相對複雜的架構和人員構成往往會拖慢投資節奏。
“通常VC會認為公司風投的審批流程會比較長,他們通常是三個人,而我們有很多層的領導,經過幾年的優化,高通的決策流程也快了很多。”沈勁表示。
在投資決策流程上,第一層投資經理會篩選項目,評估之後會放進公司流程進行二道篩選,以色列或美國投資過類似公司的國際投資人會參與組成一個審核組,一起討論該項目,隨後進入上會階段,由團隊投票決定項目是否通過,金額較大、參與人數較多的項目最終還會彙報至高通CFO和負責戰略和風投的執行副總裁。“最快的一個項目從第一次見創業團隊到做出決策隻花了27天。”沈勁透露。
更明顯的優勢在於對產業鏈上下遊的熟悉。在沈勁看來,很多VC看到的是結果,但不知道技術的演進過程和流程,技術走到哪一階段。以VR為例,戴上會有紗窗效果,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哪些公司精於做算法,哪些公司精於做光學,哪些技術還很難攻克,技術發展到哪一階段,高通會有基本的判斷。

處於低穀期的無人機和VR
自2015年開始,高通的投資重點也已經從移動互聯網轉向前沿科技,其中包括人工智能、XR(包括AR、VR、MR)、機器人/無人機和萬物互聯。高通對投資趨勢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科技圈近些年的跌宕起伏、風口切換。
“萬物互聯或物聯網已經走出發展低穀,進入理性的爬坡的發展階段,無人機領域市場需求還有些不理性,AR/VR的很多技術門檻還沒有攻克,需要再次出發。人工智能處於頂峰期。”這是沈勁對前沿科技幾大領域的基本判斷。
這種趨勢從其連續九年和紅杉資本組織的創業大賽報名情況也可見一斑。今年共有225家初創公司報名參賽,其中萬物互聯和人工智能參賽公司加起來超過50%,而去年非常火爆的AR/VR、機器人和無人機領域在今年有所降溫,占比約為14%。
自2014年大疆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科技公司Top 10之後,陸續誕生了幾十家無人機行業創業公司,也引發投資熱潮,高通投資了零度智控、零零無限、3DR等公司。
沈勁坦誠在無人機發展方麵,確實遇到了一些挑戰。“現在來看這個市場的需求還有些不理性,尤其是消費型自拍無人機用戶體驗還沒有辦法在一分鍾內搞定,技術上還沒有成熟,可能五年後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在無人機投資風向上,高通也在做出調整,此前投資的美國無人機公司3DR已經轉型做行業應用,用於測繪、拍攝建築物等。在印度投資了可用於軍事的工業級無人機,在美國投資了無人機飛行管理公司。“行業應用和發燒友層麵依舊是投資關注的焦點。”
VR/AR同樣是一個處於低穀期的投資領域,包括HTC Vive、PSVR在內的高端VR頭顯也開始降價,在消費應用上VR/AR遠未達到理想狀態。
“就好比我們匆匆出門跑步,結果發現鞋子和衣服都沒穿對,水也沒有帶,所以需要我們再回家,做好準備了再出發。”沈勁借此形容VR/AR產業,在其看來很多VR內容商不想把好的IP做成VR,主要顧慮在於VR體驗不好,很多技術門檻還沒有攻克。
例如AR/VR的頭盔很重、發熱嚴重,立體環繞音的打造、像素點的提升等。與高通推廣5G一脈相承,沈勁認為5G數據傳輸速度和低延時的優勢會為移動VR/AR提供技術突破,屆時AR/VR才有望成為“第二計算平台”,在此之前“創業公司不要衝到外麵狂奔,努力坐下來攻克問題。”
對於當下大熱的人工智能,高通更關注於終端側的人工智能,而非雲端。在其看來要想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必須要在設備端,首先如果需要小麵積使用的低功耗的運算平台,必須將人工智能技術運行在終端側。第二,需要實時響應的應用場景,例如無人便利店攝像頭需要自適應能力,不能繞道雲端進行,必須放在終端側實現。
基於這樣的判斷,沈勁認為智能手機將成為人工智能最大的平台,借助智能手機實現更好的電池管理、拍攝、記賬、個人助理等。同時智能手機的規模效應還將輻射到其它行業,包括需要使用芯片和硬件的各個行業,例如智慧城市、汽車、醫療衛生、網絡、可穿戴設備、工業物聯網、智能家居等等。“人工智能通用平台投資的機會已經很少了,需要非常謹慎,但在專業領域例如農業、教育投資機會仍然存在。”沈勁說道。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