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換網絡到IP網絡,到GSM網,現在到窄帶物聯網,每次網絡變革都會帶來技術上的大突破,進而催生新的巨無霸企業,比如PC時代誕生了IBM、微軟等巨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物聯網是未來最具有想象力的市場,卻萬萬沒有想到,推動物聯網技術規模化應用落地的革新者卻是一個剛剛成立兩年左右的新興公司——ofo小黃車。
近日,在物聯網領域做出突破性技術創新的ofo小黃車,受邀參加了有“全球三大開發者大會”之稱的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讓來自150多個國家的頂級科技開發者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從白手起家到“創造砝碼”成功商用全球首款NB-IoT物聯網智能鎖,這家共享單車公司的成功充滿了傳奇色彩。

複盤ofo的成功,你會發現,為了布好移動物聯網這盤大棋,ofo早就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並迅速確立了相應的博弈法則。
雖然ofo本身不是物聯網平台的搭建者,但它擅長“連接”——這既是共享經濟的本質,也是物聯網的精髓。ofo先以開放平台的理念連接了以阿裏、滴滴、小米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促成了構建物聯網生態係統的可能。其中,阿裏雲是雲計算行業的老大,滴滴正在發展以車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城市,而小米也在布局以米家生態為核心的物聯網產業。各方產業資本的合力,讓ofo物聯網生態鏈在極短的時間內搭建了起來。
緊接著,ofo積極發揮長板效應,在物聯網的“應用層”綻放規模化應用效應。正如ofo聯合創始人薛鼎所說“小黃車是物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應用場景”,在物聯網網絡層和平台層的競爭逐漸進入紅海的環境下,ofo小黃車以其龐大的規模、廣泛的市場與物聯網的商用需求成功接軌,成為通訊和雲供應商的最佳應用層合作夥伴。於是,這便有了ofo、中國電信和華為的不解之緣。

ofo、電信與華為三方的接觸始於2016年年底,今年2月共同宣布研發基於NB-IoT技術的物聯網智能鎖。這在全世界都沒有先例可循,難度可想而知。要知道,在ofo、中國電信、華為三方團隊共同研發的時候,NB-IoT的網絡鋪設還未完成,所以三方隻能依靠華為open lab實驗室盡可能模擬不同信號強度下、不同信號區域內的NB-IoT網絡。同時,共享單車智能鎖作為新生事物,在軟件端的設備管理雲上沒有可利用的現成資源,這給中國電信和華為的網絡適配性提出了挑戰。
顯然,在ofo及其戰略合作夥伴看來,在戰略清晰的情況下,堅持就是勝利。如今物聯網商用的時機已經成熟,所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6月,隨著中國電信NB-IoT網絡在北京鋪設完成,三家合力研發的NB-IoT物聯網智能鎖的路麵測試竟然一次通過,給三方的努力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最後,必須重點說明的是,這場與科技大佬的物聯網博弈,ofo之所以能拔得頭籌,還在於 ofo商用NB-IoT技術會帶動物聯網產業鏈升級,這是一次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創新。
隨著NB-IoT技術在小黃車上大規模商用,物聯網產業鏈、通訊網絡覆蓋迎來了發展良機。一方麵,ofo高頻剛需的特性,為NB-IoT芯片規模量產和技術調試提供了空間,芯片、模組、運營商通過ofo大數據平台的反饋,改進芯片集成及後端通訊技術。另一方麵,共享單車的流動性,也為NB-IoT網絡覆蓋提出了借鑒意義,推進NB-IoT網絡無死角的布局。隨著產業鏈和網絡的不斷成熟,相關的製造成本會進一步下降,為相關技術的進一步推進奠定了基礎。可以說,NB-IoT在ofo小黃車一端的商用,將其本身帶進技術進步、成本下降、規模推廣的正向循環。簡而言之,ofo立足於自身規模化應用實踐推動了物聯網產業的科技進步。

就像90年代中期IP網絡成為運營商的標準之後,整個互聯網才得以如火如荼的發展一樣,2017年的NB-IoT標準,必然會帶來互聯網之後新一輪商機的集中爆發。而以規模、平台、快速迭代能力把握住先發優勢的ofo,勢必會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巨無霸企業之一。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icc數字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2.92MB
下載
比特國際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歐昜交易所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vvbtc交易所最新app
其它軟件31.69MB
下載
星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95.74MB
下載
zg交易所安卓版app
其它軟件41.99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福音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鏈易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72.70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