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2日消息,外媒The Information消息,Facebook成立了一個“青少年團隊”,專門研究如何搶奪Snapchat的青少年用戶。不僅如此,該公司內部對於這種策略也很坦率,一些團隊甚至把內部信條寫成:“不要驕傲得不屑抄襲”(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

Facebook內部信鼓勵員工抄襲(圖片來自baidu)
不過CNBC對此發文評價稱,Facebook應對Snapchat挑戰時似乎隻懂得一味抄襲對方的功能,這讓人想起當年的微軟必應,但曆史經驗表明,這種模式很難奏效。
時間回到20世紀初期,微軟當時是科技行業無可爭議的王者,擁有Windows和Office兩大王牌產品。該公司麵對很多競爭對手,但最令其恐懼的當屬穀歌,但二者從事的業務卻截然不同。
穀歌並沒有從Windows和Office的替代產品入手,盡管它後來的確推出了這樣的服務。相反,它開發了一整套在線服務——先是搜索,後來是電子郵件和地圖——這都對PC產生了重大威脅。如果能夠通過網頁應用完成很多任務,又為什麼還要依賴在本地運行的微軟軟件呢?
微軟是怎麼應對的?它一直在努力複製穀歌賴以成名的重要服務——搜索引擎,先是MSN搜索,後來改名為必應搜索。
11年後,必應仍是科技行業的小角色:根據NetMarketShare的測算,必應桌麵搜索市場份額不足10%,移動搜索市場份額甚至不到1%。穀歌則以桌麵80%、移動90%的份額占據主導。“穀歌”已經成了動詞,必應幾乎無人問津。
受益於搜索廣告業務的巨額利潤,穀歌開始挺進微軟的核心領域,推出了大獲成功的移動操作係統(Android)、網絡瀏覽器(Chrome)、在線辦公應用(Google for Work)和越來越多的雲計算業務。該公司的市值2012年首次超過微軟,至今仍保持領先地位。
穀歌也在2011年麵臨自己的“必應時刻”,它當時迎來了市場新秀Facebook的挑戰。這家社交網絡並沒有通過更好的搜索引擎威脅穀歌,而是基於社交網絡和真實身份開發了全新的網絡服務,以此搶奪穀歌搜索和其他業務的用戶關注。隨著人們在Facebook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廣告主也會轉移陣地。
穀歌是如何應對的?他們也推出了基於真實身份的社交網絡,取名為Google+。與必應一樣,Google+也沒有取得成功。
Facebook或許仍是贏家。畢竟,微軟曾經在1990年代有效地通過這種方式消除了網景瀏覽器的威脅——它開發了更好的瀏覽器,然後捆綁到Windows係統中。該公司主導了瀏覽器市場大約10年時間(直到穀歌推出Chrome,以及蘋果iPhone引出了移動瀏覽器的概念)。
但微軟1990年代幾乎憑借Windows壟斷了PC市場。如果你想上網,就隻能想辦法避開Windows。但Facebook卻沒有這樣的優勢——當今有很多實時溝通和信息共享方式,包括手機短信和蘋果iMessage,以及Twitter和Snapchat這樣的社交網絡。
想要重新贏得青少年用戶的關注,Facebook必須采取更多措施,而不是一味抄襲Snapchat的熱門功能。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ceo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5.59MB
下載
zbg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