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 14:58:32 作者:魏景芳
淩晨三點,胡可還在修正數據模型中存在的Bug,而網絡的另一頭,和他並肩作戰的黃攀也在忙著對數據噪音進行校正。每天睡眠不超過4小時,這樣的狀態在KDD Cup挑戰賽開始後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KDD Cup 2017雙料冠軍團隊部分成員:胡可(圖左)和黃攀(圖右)
雙料冠軍是怎樣煉成的?
每年3月的KDD Cup挑戰賽被看做是大數據領域的“奧運會”,各國的“最強技術大腦”們都會報名參賽,今年報名隊伍史無前例的達到了3582支,競爭異常激烈。同在微軟必應廣告團隊的胡可、黃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碩士在讀的陳歡,以及在美團點評工作的高級技術專家燕鵬組成的“Convolution”團隊正是這3582分之一。
今年的賽題分為兩個任務,預測車輛從路口到收費站的平均用時和預測高速收費站車流量,雖然之前也出現過機場、公路的流量預測的賽題,但是今年賽題中路網結構的不確定性,加上車輛故障、交通管製等數據噪音的摻雜,對於參賽選手針對新問題進行快速建模的能力提出了很大考驗。
四個成員很快就找到了第二個賽題的規律,一直鎖定了TOP3的排名優勢。但是第二賽題的經驗並沒能在第一賽題上取得收益,第一賽題一度排名在前一百開外。盡管不斷校正數據模型,但是成績仍是小幅波動,沒有太大進展。
賽程眼看到了尾聲,模型在多種驗證過程中表現仍不穩定,這讓胡可和黃攀非常棘手。到了周末,正是團隊集中調整建模架構的時候,胡可提議,幹脆放棄有過擬合風險的提高模型複雜度的方式,轉向構建更多模型複雜度不那麼高的子模型來解決問題。
改進後的模型讓成績迅速提升,最終,“Convolution”團隊的成績超越了KDD Cup多年的冠軍隊伍台灣大學,拿下了兩個賽題的雙料冠軍。
“人才要到真正的戰場上去打才能練出來”
胡可和黃攀一下就在微軟乃至數據挖掘領域闖出了名頭,不過在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張祺的眼中,這樣的成績並不意外。“人才要到真正的戰場上去打才能練出來”,這是張祺也是微軟的用人之道。

微軟的技術人才並沒有生活在“象牙塔”裏的習慣,張祺看來無論是廣告創新還是AI商業化,各領域的人員都需要通過“上一線”的方式來練手,“才能真正練出來”。微軟也給了技術人才在創新層麵的“絕對自由”,不會因為某個課題看上去成功的希望渺茫而去叫停或否定。
雖然胡可和黃攀都是通過校招的方式加入微軟,但是之前他們都已經以實習生的身份在微軟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微軟有明確的導師製度,雖然還是實習生的身份,但是他們都已經在導師的帶領下參與過很多國際化的核心項目,在擅長的項目中甚至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實際建模和架構上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無論是內部技術創新活動“駭客馬拉鬆(Hackathon)”的推動,還是外部的KDD Cup一類的技術挑戰賽和學術會議上的活躍表現,微軟的技術創新精神和兼容並包的文化滲透到了每個員工身上,哪怕是胡可和黃攀為代表的“新兵”。微軟研發會被業界冠以IT“黃埔軍校”的名號,正是源於微軟成熟的人才培養和成長機製所帶來的持續創新力。
AI賦能開始場景化、商業化落地
隨著人工智能AI的紅利,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嚐試使用機器學習來解決現實問題,從KDD Cup賽事命題方向的變化就可以反映這種趨勢。以往的賽題多集中在推薦係統的設計,近年來開始轉向機器學習技術在教育、交通等傳統行業的實際應用問題。
人工智能已經從技術概念逐步開始了場景化、商業化的落地,在AI領域布局超過26年的微軟身上,這樣的轉變趨勢更加明顯。長久以來人工智能技術一直作為“發展方向”和“技術理念”存在於微軟研究院裏。但是僅僅一年多的時間,AI就已經貫穿了微軟的全部產品和服務,在各種應用場景中落地,激發新的生產力。
在微軟AI產品的第一線上:必應搜索通過大數據挖掘和深度學習,構建用戶畫像和知識圖譜,使廣告業務營收尤其是RPS(revenue per search每次搜索營收)指標顯著提升;智能助理Cortana(小娜),已經在Windows10平台上回答了超過120 億條問題,擁有超過1.33 億活躍用戶;情感機器人小冰,已經被全球超過1億用戶“領養”,對話輪次超過300億……微軟AI產品的落地正在逐步改變人機交互方式。
在微軟其他的產品和服務中,AI的融入也激發了全新的生產力。Office正變得越來越智能, Word和Outlook會自動找出與你正進行的工作相關的資料,PowerPoint會自動圍繞特定主題來製作計劃大綱,Excel則會自動繪畫不同的圖表。此外,微軟通過Azure智慧雲的認知服務將人工智能的積累變成API接口,開發者隻需要采用程序接口調用,就能簡單快速地給應用程序加入智能。
此外,微軟還明確了AI商業化的路徑,縱向比如零售、醫療、金融等領域提供行業解決方案,橫向比如人力資源、客服、銷售、市場營銷等模塊提供業務流程方案,老牌科技巨頭微軟希望在“數字轉型”的新浪潮中搶占先機,在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洪小文看來“數字轉型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業界也是微軟接下來最大的機會。”
去年9月,微軟成立了“人工智能和微軟研究事業部”與核心的Office事業部、Windows 和設備事業部、雲計算和企業事業部,成為微軟四大業務之一。微軟人工智能業務的帶頭人沈向洋給這塊業務製定了“3-5年實現100億美元營收”的目標。如果這個目標實現,人工智能的營收規模將與現在微軟最賺錢的雲業務並重。
肩上扛著這份重任的重要人物之一正是張祺,他所在的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正是肩負著互聯網廣告、大數據、人工智能商業應用的使命。從2011年成立之初的16個人,迅速擴張到如今的500人,可見微軟對於AI商業化落地的重視,張祺提到“我們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對於100億的商業目標,微軟人工智能商業化的圖景已經全麵鋪開。
【精彩推薦】人工智能,微軟打了一場“暗戰”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