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遊戲手柄操作價值上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這件事,不僅是真實的,而且在之前也有無數先例。
連日來,軍迷和遊戲玩家們都在熱議一條關於“美軍核潛艇驚現Xbox手柄”的新聞。但由於信息加工者們的一些主觀原因,以及傳播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幹擾了讀者對真相的認知。因此,在“Xbox手柄到底能不能成為軍用製式裝備”這個問題上,我們還是需要深入聊一聊的。
Xbox手柄在核潛艇上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國內媒體對這件事的報導。

這是一則典型的標題黨報道,但至少還沒有發展到“震驚,恐怖分子用遊戲手柄劫持核潛艇”、“美軍居然用Xbox在潛艇艙室中做這種事”的地步……
其實,這一事件真正的主角,是弗吉尼亞州級潛艇上裝備的新型光電桅杆觀測設備。和傳統的潛望鏡相比,2支光電桅杆沒有配備任何的光學透視設備,取而代之的裝有多種傳感器的觀察窗,它們將圖像直接傳輸到指揮室的平板顯示設備上。

有了光電桅杆之後,觀察海平麵以上的情況就不再是艇長們的特權。光電桅杆傳輸的複合圖像信息可供多人同時觀察和分析,並可與聲納、雷達或電子支援等係統提供的數據進行比較,極大地提升了作戰效率。那麼,美國海軍怎麼會想出用Xbox360有線手柄,來控製如此高大上的水下觀測係統呢?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早期型號的該級潛艇,需要一組操作人員通過精密配合,來操作2支大搖杆控製光電桅杆的轉動。根據約翰·沃納號潛艇武器官Kyle Leonard中尉的說法,老式搖杆使用起來並不困難,但如果讓2名觀測手實現“人機合一”般的協調能力,則至少需要付出100小時以上的學習成本。
而對於任何一名Xbox係列主機的玩家來說,在射擊遊戲中通過左右搖杆分別控製身體的移動和槍口的指向,這種宛如“左右手互搏”般的操作技能,早已屬於自己的“肌肉記憶”。正如參與這一項目的約翰·沃納號助理導航員Mark Eichenlaub認為的那樣,在拿起連接到控製台上的這隻遊戲手柄之後,他立刻就知道應該怎麼用,而且一個人就能幹好過去2個人才能勝任的工作。
和大搖杆相比,手柄上的小搖杆是通過人類身上最為靈活的手指來控製,而且行程較短,控製起來更加輕鬆。唯一的“缺陷”就是精度不足,不過這對於隻需要將取景器調整到大致角度的光電桅杆來說,並不是多大的問題。
至於那些“30美元的Xbox手柄代替了價值38000美元的光電桅杆操作台”的報道,大家完全也可以一笑置之。且不說控製台內部複雜的電子原件,單說麵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按鍵,也是手柄所無法取代的。
用Xbox手柄控製戰爭機器究竟靠譜嗎?
直到現在,還有人覺得這是一則假新聞。更有甚者從中嗅出了陰謀論的味道:“是不是主機銷量始終落後的微軟找海軍人員拿著Xbox擺拍?”
的確,在造價超過180億美元的核潛艇上,使用不到20美元的遊戲手柄來控製自己的核心係統之一,聽上去就跟“航天飛機上驚現三蹦子的龍頭”一樣荒誕。
然而真實的情況,往往會讓質疑者大吃一驚:小到無人機,大到艦載大功率激光武器,都有使用Xbox360手柄進行操作的實例。而且從理論上來說,坦克、戰鬥機這樣的大家夥,同樣也是可以使用手柄作為操作設備的。
想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就必須了解一下什麼是“電傳”,下麵我們先以飛機為例:
從早期的雙翼螺旋槳飛機,到今天的超音速戰機,人類的航空技術早已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飛行姿態的改變依然是通過3個舵麵完成的,即完成偏航的方向舵,負責橫滾的副翼,以及控製俯仰的升降舵。早期飛行員是通過鋼索來實現操作設備與舵麵之間的連接,需要極大的臂力來克服空氣阻力。所以一戰時代,陸軍的大塊頭在酒館裏麵找那些看似文質彬彬的飛行員掰腕子,經常被虐到懷疑人生。
後來,人們利用液壓、杠杆和齒輪來放大手部力量,更為輕鬆地駕馭機械。即便如此,這一時期的戰爭機器,開起來也是絕不輕鬆的。就拿50年前的坦克來說,很多駕駛員上車前可以不帶槍,但一定帶一把大鐵錘,目的是為了在使了吃奶的勁也掛不上檔的時候,直接一錘子砸過去搞定!

進入電傳時代之後,飛機的操縱杆、踏板與舵麵之間已經沒有任何形式的物理耦合。飛行員的操作被轉化為電子信號,經過電腦處理之後發送給運動機構——就跟遊戲手柄的原理一樣。因此,在使用同一套信號係統之後,用遊戲手柄來開飛機,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不過,“可以控製”和“能控製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就拿模擬類的賽車遊戲來說,同樣水平的玩家,用方向盤開出來的成績肯定會比用手柄要好。和方向盤這種“原生”控製器相比,遊戲手柄在反應速度和精度方麵均存在著嚴重的不足。遊戲裏麵尚且如此,現實中的差距就更大了。如果真的有一輛用手柄來代替方向盤、油門和刹車的車,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不敢開吧。
事實上,遊戲手柄在軍事上的用途主要集中在遙控領域,比如在未來戰鬥係統(FCS)中用於控製多用途無人後勤補給車MULE、小型地麵戰鬥機器人、控製無人炮塔和潛望設備,而不是用於取代傳統控製方式。遊戲手柄的雙搖杆、十字鍵、4個按鈕和4個肩部按鍵,是完全可以滿足上述應用場景的。
為什麼偏偏要用遊戲手柄,又偏偏非要是Xbox360手柄?
為什麼做“殺人放火”買賣的軍工企業會求助於遊戲硬件公司,難道這印證了寫在美軍步兵手冊上的那句名言——“你手中的裝備是由出價最低的承包商製造的”?對此,雷神公司給出了正確答案:“遊戲公司為了開發更為友好的人機界麵花了成百上千美元,這是軍工企業完全做不到的。既然有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不直接把它們用在無人機上呢?”
這話說得完全沒有錯,雖然標配遊戲手柄的售價最多不會超過50美元,然而,它們的研發投入可不低。微軟在Xbox和Xbox360手柄上均花了超過一億美元的資金。隻是因為全球發售的主機分攤了天價成本,所以大家才能用白菜價買到。
至於為什麼偏偏要用Xbox360手柄,原因還在於軍事科研項目的周期較長,在“未來戰鬥係統”計劃啟動的時候,正是Xbox360主機紅透半邊天的時代,那時候微軟估計連Xbox One的名字都沒有想好呢!
也有人質疑——這個時候PS3不是也出了呀,怎麼沒看到美軍拿Dualshock 3手柄控製地麵無人機的畫麵啊?這是因為,Xbox360無線手柄配合Windows的Directlnput接口,可以和操作係統實現無縫對接,這是使用封閉係統的Dualshock 3手柄所做不到的。

當然,目前所有涉及到“Xbox360手柄軍用化”的項目,均處於驗證階段,因此從相關圖片顯示的情況來看,這些設備並沒有經過特殊的改造。可以想像,有朝一日士兵們帶著遊戲手柄走上戰場,其信號必然會經過加密處理,否則如法炮製的恐怖分子掏出手柄劫持美軍無人機,可能會從一句調侃變成現實。
使用手柄的一方,豈不是要被使用鼠標的一方吊打?
即便是Xbox係列主機的鐵杆也承認,手柄玩家在FPS對戰中完全不是鍵鼠玩家的對手。當戰場徹底實現無人化,大家都躲在屏幕後麵操作無人機對轟的時候,想打贏的一方,豈不是弄套鍵鼠套裝就行了?

在FPS遊戲中,鼠標除了“指哪打哪”的精度,其最大優勢在於敏捷的反應速度。它可以反饋手部動作的加速度,一個轉身的動作,隻需要快速橫掃手腕就能實現,反應速度通常不會超過一秒——這是手柄很難做到的。
然而在軍事應用場景下,鼠標的高靈敏度優勢不僅無從體現,相反卻成為了缺陷:讓炮管的移動完全同步鼠標的指向,不僅史崔克裝甲車裝備的30mm電動無人炮塔做不到,就算是最先進的密集陣近防係統也不行。由於載具在行進過程中的顛簸,用鼠標來控製槍炮其實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關於“瞄著敵軍按下鼠標,顛了一下把友軍給轟上天”的畫麵,大家可以自行腦補……

至於對Xbox360手柄打槍精度的擔憂,讓我們來看看下麵這個例子:

在上圖中,3塊顯示器上呈現的,分別是無人機、全景監控和與槍身並聯的高清攝像機傳輸回的畫麵。遇到突發情況,就能通過Xbox360手柄像玩FPS遊戲一樣進行應對。通過20倍的變焦,手柄不僅可以輕鬆瞄準遠處猶如一個像素點大小的目標,而且火控計算機還能自動糾正操作誤差——這比主機FPS遊戲的“瞄準輔助”要高級多了。
結語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戰爭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科技進步的最大推手。像微波爐、手機這樣的日常家電產品,它們都是“軍轉民”的結果。
隨著軍用裝備無人化趨勢的發展,無人機代替士兵的血肉之軀在戰場上互搏的情況,遲早都會出現。未來,人們解決爭端的終極方法,也許就是讓士兵們拿著手柄,操縱著高度智能化的戰爭機器進行正麵搏殺。

然而,常識告訴我們,科技並不能減少戰爭的痛苦,相反它可能會加劇戰爭的破壞力。所以,我們完全沒有理由相信遊戲手柄能夠把戰爭變成一場遊戲。恰恰相反,當士兵將戰爭與打電子遊戲之間劃上等號的時候,才是一場真正的災難。
又或者,那個時候的高階人類文明,已經發明了比戰爭更“有效”的解決矛盾的方法,比如大家拿起遊戲手柄,來一場一局定輸贏?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ceo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5.59MB
下載
zbg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ada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b交易所app蘋果ios版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topcoin交易所
其它軟件163.85M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滿幣網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歐聯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