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嗅注:此文轉自福布斯中文網。作者劉潤先生曾任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在微軟供職近14年,於2013年4月離職,現任潤米谘詢董事長。
張亞勤離開微軟,在很多人心目中,其實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其實早有傳聞,在三年前,張亞勤就曾與比爾蓋茨溝通過離職的事宜。另外,據說張亞勤還曾經拒絕了來自IDG的橄欖枝(有傳聞稱,IDG曾經試圖邀請張亞勤加入為資深合夥人)。今天《南華早報》再次爆出消息後不久,微軟確認了張亞勤的離職,我也從百度非官方渠道了解到:張亞勤確實離開工作了十六年的微軟,幾天後即將成為百度總裁,負責新業務開拓。
三年前離開微軟加入金山任CEO、原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張宏江在微博上說,“一個時代的結束!”
我說:不,是兩個時代的結束。
PC時代的結束
張亞勤是少年天才,他12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歲時已經獲得無線電電子工程碩士學位,23歲獲得華盛頓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1997年,年僅31歲的張亞勤獲得了IEEE Fellow稱號,成為這個古老協會最年輕的科學家。
這樣閃耀如新星的年輕科學家在兩年後加入微軟,33歲便成為微軟中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後來這個機構升級為微軟亞太研究院,再後來成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一個重要部分,張亞勤出任微軟亞太研發集團董事長。
在微軟,服務部門(如唐駿創立的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是為昨天的利潤工作,給已經購買產品客戶提供承諾的價值。銷售部門(如杜家濱組建的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是為今天的利潤工作,把產品變成利潤,爭取更多的客戶。開發部門(如陸奇領導的BING搜索)是為明天的利潤工作,確保明天我們有優秀的產品可以賣。研究部門(如李開複創立的微軟中國研究院)是為後天的利潤工作,了解趨勢、發展科技,保證永遠處於領先位置。
在研究這件事情上,全世界投入最多的就是汽車行業和IT行業,而微軟是在IT業中投入最多的公司。微軟研究院是微軟 “皇冠上的明珠”,全球四大研究院在研究未來30年可能用到的科技,以張亞勤、李開複為代表的真正的科學家們,是這顆明珠上閃著的光芒。
這些光芒,照耀著那個年代,微軟最為閃亮的年代。
可是,讓微軟如此閃亮的PC時代,終於要結束了。PC時代結束不是微軟的錯,當然更不是張亞勤的錯,這是大勢所趨。問題在於,微軟能不能抓住下一個時代。
當然,抓住是偶然的,抓不住是必然的。微軟曾經最為輝煌的成就成為眼下最為難堪的包袱,這也解釋了為何微軟很早就開始開發智能手機,早在穀歌之前就開始研發搜索,但是都沒有“創業”成功的原因。
分析過去,總能頭頭是道,但如果放眼未來,誰敢說自己能預測趨勢?
微軟曾經賬麵上趴著600億美元現金,幾乎是一個小國一年的GDP收入。這樣的現金儲備似乎應該完全可以讓微軟的轉型勢如破竹,然而600億為何未能挽回微軟轉型的頹勢?
假如未來有100個方向,每個方向有100個公司在奮力創業,那麼整個市場有1萬家公司在嚐試創新,這一萬家公司背後的社會資源加在一起,可能是10000億的規模。微軟600億美元(今天蘋果的1000億),砸在任何一個地方,都隻有很小的成功概率。這是整個社會的力量,整個未來的力量。微軟如果留戀過往既得的利益,必然就要在驚濤駭浪中與整個趨勢搏鬥。這就是為什麼克裏斯滕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中所說,上一個時代成功的公司,在下一個時代幾乎注定失敗。除非微軟的掌舵者有著過人魄力,超乎尋常的眼光,能夠引領團隊基因轉變,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未來如果微軟沒有成功,不能責怪任何人,但是萬一成功,一定有英雄存在。
大趨勢如此,張亞勤個人無能為力。
外企時代的結束
微軟在中國一直有兩條線,一條是商業線——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注重於技術的本地落地,曆任CEO人們耳熟能詳,比如吳士宏,比如唐駿。另一條線是技術線——微軟中國研究院,後發展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張亞勤現任微軟亞太研發集團董事長。
雖然賀樂斌才是今天的微軟(中國)有限公司CEO,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張亞勤才是微軟中國的真正代言人。
這幾年,外企的光環在不斷減弱,而國內公司卻越來越如日中天。在PC時代,中國沒有全球知名的軟件公司,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百度、阿裏、騰訊卻成為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
外企的光環正在不可阻擋的消失。紮根中國22年的微軟,是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黃埔軍校。今天的外企麵臨的不僅是國內企業的壯大,同時也必須麵對超國民待遇的失去,以及所有這些因素帶來的人才流逝。今後,將不應存在外企、非外企這樣的叫法,隻應存在有競爭力的企業、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
這是創業者前所未有的好時代,優秀的人才紛紛從對外企的信仰,轉向對創新的信仰。
新時代的開始
加入百度的張亞勤或許將麵臨著更為艱巨的挑戰。李彥宏一直期望把百度打造為一家技術驅動型的公司,當馬雲不斷做商業模式驅動的戰略布局,馬化騰在用產品經理的心態來打磨公司的時候,李彥宏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心態,他向往著成為下一個穀歌,他相信真正改變世界的是技術變革。
也正因為此,他從穀歌挖來了吳恩達——曾領導穀歌大腦人工智能項目,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並且讓他在矽穀主持設立一個新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在一次吳恩達接受《福布斯》的采訪中,他說“毋庸置疑,百度是中國的科技巨頭,其他公司很會做產品。這不是百度的優勢,但是百度十分善於打造真正的硬技術。”
不管百度是否真正能實現硬技術的突破,顯而易見的是,在BAT的三巨頭中,馬化騰著眼於應用層麵的創新,馬雲熱衷於商業模式的創新,而李彥宏則是一個有著技術情節的“書呆子”,他所想要布局的未來,從吳恩達和張亞勤的加入來看,李彥宏正在努力試圖通過硬技術的跳躍式的創新來改變世界。
離開老臣的微軟,會不會因此而更年輕了呢?作為在微軟服役14年的老兵,我一直從心底的最深處,祝願微軟能抓住移動互聯網,或者是下一個時代的機遇,重振輝煌。也許完成曆史使命的老臣的離去,也可以讓微軟煥發新機。
也許這對微軟、百度和張亞勤來說都是新時代。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