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蘋果一直穩坐智能硬件市場的霸主位置,旗下的手機,電腦,平板以及其他智能產品占了市場份額的大頭。這可以說是歸功於蘋果自己的產品生態圈,這讓其他幾個領域的科技巨頭公司,如亞馬遜,穀歌,Facebook以及微軟,也紛紛動心思效仿蘋果打造屬於自己的產品生態圈。
不過打造像蘋果這麼完善的一個生態圈絕非易事,不光會麵臨技術上的障礙,還會遭到反壟斷機構以及隱私維權人士的密切關注。那麼這些公司建立的生態圈現狀如何?又遇到什麼阻礙與瓶頸?未來消費者是否會更難選擇產品?這些問題,這篇文章將會為你詳細解答。
以下為原文:
穀歌公司以11億美金收購HTC手機Pixel技術團隊是最近科技圈的重大新聞。穀歌這一舉動代表了最近科技圈的一個巨大趨勢,而這一巨大趨勢正在徹底顛覆科技產業,並且還會影響科技在人們生活中的扮演的角色。
蘋果憑借生態圈取得大成功
說得簡單點,一個大的科技公司想要在自己的領域獨領風騷,它的產業必須要兼顧到人們生活中接觸到的一切科技。這個趨勢追根溯源還得要屬蘋果公司。蘋果公司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產品生態圈,它通過這一生態圈盡可能地獲得更多的數據,而這些數據也隻有蘋果自己可以使用。

蘋果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易用的生態圈,並且不斷完善,這讓用戶覺得隻用蘋果這一個品牌的產品就夠了。但同樣的,這個生態圈也是一個陷阱,因為蘋果係統自身的兼容性,除了蘋果自身的產品,其他品牌的產品根本無法在這個生態圈中使用,不知不覺,蘋果用戶的選擇也就變少了。
作為一家快速發展起來的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公司,蘋果已經證明了這種產品生態圈模式是可行且有效的。雖然偶爾有些例外,但是大部分蘋果的產品都是互通的。不論是蘋果電視,平板,手機還是電腦,用一個賬戶就可以玩轉這些設備。
現在蘋果又出了它生態係統中的最新品,HomePod音箱,這是一款內置Siri的智能聲控音箱。不過如果用戶想通過HomePod聽音樂,就必須要訂閱蘋果音樂。有人猜測說未來蘋果或許會將這款產品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不過就現在來說,HomePod還隻是蘋果的一個封閉產品。另外,HomePod將會在今年12月開售。
當然對於蘋果來說,將它自己的軟硬件結合是一貫的作風,不過蘋果公司從沒有公開通過用戶數據賺錢,但對於像穀歌,亞馬遜和Facebook這樣的競爭對手來說,它們卻已經將這些用戶數據運用於廣告定向以及製定營銷策略了。
穀歌向HTC收購Pixel技術團隊,欲打造全麵的生態圈
穀歌 一直都想像蘋果一樣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產品生態圈,現在也初具成效。當然穀歌也不是沒有在這條路上摔過跟頭,Google Glass就是一個失敗品,但是穀歌其他子品牌的成功,比如智能家居品牌Nest,Chromecast電視棒,Nexus手機,Chromebook筆記本電腦以及Google Home 智能家居音箱,都讓Google Glass的失敗不值一提。但是這些成功對於穀歌來說還遠遠不夠,一個完整的智能產品生態圈怎麼能少得了人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智能手機呢?所以18個月以前,穀歌聘用了摩托羅拉前總裁Rick Osterloh 來擔任穀歌的高級硬件副總裁。

這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穀歌收購HTC Pixel手機技術團隊事件正是出自Osterloh之手,就是他做出了這個決定,並且全權負責了與HTC的交易。穀歌想要借此真正打造一款安卓旗艦手機。
Osterloh曾在他的博客裏寫道:“我們團隊的目標就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提供最好的穀歌產品,不論是硬件,軟件還是服務。回顧公司2017年的產品,我們難掩自己的激動之情,不過更加激勵我們的是穀歌未來5年,10年甚至20年的產品。創造出人們每一天都會依賴的美好的產品是一段旅程,而我們已經做好了長途跋涉的準備。”
不過穀歌在歐洲早已是眾矢之的。穀歌的搜索引擎在歐洲的壟斷擊敗了許多具有競爭性的購物服務。除此之外,歐盟還在調查穀歌是否使用安卓係統來強迫手機製造商和用戶在手機上使用穀歌的各種服務。
穀歌計劃在它10月4日的活動中公布更多的硬件計劃。即使穀歌的產品是相對開放的,人們也還是會擔心穀歌公司會通過默認的穀歌語音助手和搜索引擎來奪取可能會流向蘋果或是其他競爭對手的用戶數據。
亞馬遜通過小設備收集到大量用戶數據
亞馬遜對於生態圈的推行也十分惹人注意。從Kindle閱讀器開始,再到後來的亞馬遜Fire電視盒子,亞馬遜推出了越來越多的組合產品。現在它又在發布了內置Alexa語音助手的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不僅如此,亞馬遜還在極力向其他硬件開發商推薦Alexa,想讓更多的第三方硬件內置Alexa。這一舉動使得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為Alexa研發新功能。

除此之外,亞馬遜還推出了一些其他的小眾硬件產品,就比如Dash按鈕,這是一款亞馬遜推出的小玩意,用戶一按對應產品的按鈕,就可以在手機上完成商品的下單。還有Dash Wand,用戶可以使用這個小東西在家掃描商品條形碼來完成購物。最後就是Echo Look,這是一款自帶“穿衣小助手”的攝像頭,用戶搭配了一套衣服之後,用這個攝像頭拍攝,設備裏的“穿衣小助手”就會對用戶的穿搭進行評估,並給出合理的建議。這些小設備將會收集到大量用戶數據。而亞馬遜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將會受到監管機構以及隱私維權人士的密切關注,尤其是亞馬遜還準備擴展自己的線下實體商城,這就更加吸引了相關機構的注意。
Facebook後起猛追,欲推出多種類產品
然後再來說說Facebook,Facebook收購Oculus VR可謂是時下它最轟動的消息了。一年前,Facebook公開宣稱它造了一所占地麵積為2000多平方米的硬件實驗室。其中有一些專注於研發它的內部IT項目,比如服務器和交換機。還有一些則專注於想辦法將Facebook的網絡連接擴展到更偏遠的地區去。現在,Facebook也漸漸意識到了產品生態圈的重要性。

今年早些時候,Facebook推出了它的全景相機。現在又有報道稱它正在研發一款視頻聊天設備以及它自己的智能揚聲器。甚至也有人推測它正在研發一款模塊化的智能手機。
微軟主打軟件牌,用軟件吸引用戶
與之前提到的幾家公司相比,微軟在幾年前受到打擊之後,就收斂了它在開發生態圈上的野心。盡管微軟收購諾基亞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是它在Surface平板電腦上還是取得了一些成功。當然它的Xbox在一眾遊戲平台中也是屬於佼佼者。不過就如同穀歌的處境一樣,微軟在很多品牌機上預裝係統這件事,在這幾年裏
也一直受到各種反壟斷鬥爭的懲罰。而且就像穀歌的安卓係統那樣,微軟對於長期的OEM關係的依賴,也限製了它的發展。
盡管硬件產品方麵不如意,微軟一直都在嚐試讓自己的軟件從其他科技巨頭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它的Office軟件,它一直不斷地優化Office軟件,並且為它適配更多的平台,以此來擴大自己的吸引力。同時它也更多地專注於與穀歌以及亞馬遜競爭雲服務這一領域。
未來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會更多更難
總而言之,未來消費者一定會麵臨更多更難的選擇。因為他們麵臨的不光是單一產品的選擇,而是一整個產品生態圈的選擇。他們還需要弄清楚各個產品之間的互通性,弄清楚什麼軟件兼容什麼硬件,哪些硬件又可以和其他什麼硬件組合使用。
如果消費者不想這麼麻煩,也可以選擇隻買一家公司的產品,完全進入到那家公司的生態圈中。不過如果消費者這麼做,日後想要更換別家的產品就比較困難,因為有可能換了一個產品,會連帶地換掉好幾個不適配產品。有些公司一直都在說要“開放”,不再弄自己的生態圈,但是他們都隻是說說而已。
近年來,美國的反壟斷以及消費者保護已經沒有那麼嚴苛了。不過歐盟在這些方麵預計還是會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和法律訴訟。歐盟對於確保這些公司不會利用他們的生態圈來限製消費者的選擇的態度也是越來越明確。如果一些大公司想要通過建立產品生態圈來發展,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會被相關機構盯上。
同時,消費者也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心。現在這些公司出的一些產品或許都是比較有趣而且有用的。這些產品當然可以買,不過消費者要確保他們不會因為一個產品而被引誘著買了生態圈裏的其他產品,不然最後當他們想要換個品牌體驗的時候,隻會發現那些生態圈裏的連帶產品並沒有給他們第二種選擇。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龍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3.33M
下載
雲幣網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14.25MB
下載
幣u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150.34M
下載
唯客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9.95MB
下載
比特港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gdax數字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中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