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為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
2017年10月31至11月3日,由微軟舉辦的Tech Summit 2017技術暨生態大會即將在北京盛大舉辦。本次年度雲端盛典包括了以“雲·道”為主題的微軟中國合作夥伴大會開場、以“智·遠”為主題的147場技術實戰和經驗分享課程以及人工智能之夜、混合現實之夜、加速器之夜、女性之夜等主題狂歡夜活動。
本次微軟技術塈生態大會,微軟全球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將親自登場,向全中國的企業、組織、開發者和用戶講述一個新微軟和微軟技術的創新之道。就在本次微軟技術塈生態大會前,微軟剛剛發布了截止到今年9月的2018財年第一財季的財報,微軟當季營收24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淨收益為6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其中,企業級雲業務表現尤其出色,按照第一財季的收入水平,微軟的企業級雲業務年收入超204億美元。
極為亮眼的業績讓微軟股票再次衝上了曆史新高。僅僅在一周前,業界還在驚訝於微軟曆史上第二次突破6000億美元市值,如今微軟已經迅速衝向7000億美元大關。薩提亞·納德拉最近剛剛出版了一本《Hit Refresh》英文版,勾勒出了本次微軟成功轉型的大邏輯。而本次微軟的財報中,進一到揭示了更多在書中未提及的細節和線索。
微軟雲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在剛剛發布的微軟2017年財年報中,明確提及了微軟雲業務的三大規模化優勢:由於興建了大型數據中心用於部署計算資源,而實現了比小型數據中心更低的每用戶成本;大型數據中心能夠協調和集成不同中地域、用戶和應用的需求,提高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的使用效率;而多租戶的模式,可顯著降低應用維護的人力成本。
微軟的服務器產品和雲服務業務包括Microsoft SQL Server、Windows Server、Visual Studio、System Center和Microsoft Azure等,這些產品組合使得微軟成為主流的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平台。其中,Azure的差異化能力在於混合雲的一致性、開發者的高效生產力以及與SaaS軟件的高度集成。微軟的混合雲服務提供了身份、數據、計算、管理、安全等企業級功能,滿足了不斷發展的各種監管、合規和兼容性要求。
微軟雲把企業的現有數據中心與微軟公有雲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基礎設施,企業即可以在其自有數據中心部署應用,也可以在合作夥伴的數據中心或微軟雲的數據中心部署應用,但在所有環境中都是一致的安全、管理和監控等,這樣就同時滿足用戶在靈活性和規模化的兩方麵需求。
人工智能是微軟雲的核心差異化點。微軟雲把人工智能擴散到所有的設備、應用和基礎設施中,用人工智能抓取洞察、同時根據用戶的利益進行及時響應。而Azure的獨特之處也在於對於IoT新興設備和應用的支持,IoT設備可在捕捉本地數據和響應本地事件,同時利用雲服務和機器學習來實現全球的規模化協調。
微軟讓企業安全地采用微軟以及合作夥伴的SaaS應用,並與企業已有的安全和管理等基礎設施很好的集成。微軟持續在身份、目錄服務等高級服務方麵創新,可在日益豐富的設備、數據存儲與分析服務、機器學習服務、媒體服務、網絡和移動服務、開發者工具服務等設備與服務中,安全地管理員工身份以及企業信息。
此外,微軟還在不斷創新開發者工具與開發平台、擴展開發者生態,微軟雲是高度可擴展的平台,讓企業用戶、合作夥伴和開發者能進一步定製化、提升和豐富解決方案,實現更高的解決方案價值。
今年,微軟與GE達成戰略合作,GE Predix將登陸Azure平台上。就此,薩提亞表示,越來越多的ISV正在微軟的平台上創新,再把微軟的雲和AI能力傳遞給用戶,微軟在這個過程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雲服務供應商,而是與ISV合作夥伴甚至是與客戶一起創新的深度合作夥伴。在這個新的關係中,信任是最重要的基礎,而微軟雄厚的財力和穩定的公司業務,是建立這種信任關係的前提。
微軟雲Azure Premium服務是什麼?
在微軟2018財年Q1財報的電話會議中,提到了Azure Premium服務在該季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而且是連續13個季度實現了三位數的增長。那麼,什麼是Azure Premium服務?它對Azure又有什麼意義呢?
Azure Premium服務並不是一類特殊的雲服務,而是泛稱高級雲服務,主要指數據、IoT和人工智能服務等。薩提亞·納德拉在財報的電話中指出,包括Cosmo DB和Azure DB在內的數據服務、IoT物聯網服務、AI人工智能服務等都屬於Premium服務範圍。
很多Azure的客戶都是從基本的存儲等IaaS服務開始,然後把自己的應用轉型為現代化的數字化和雲應用,這個時候就開始需要Premium服務了。Azure Premium的用量提升,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開始深入使用Azure雲服務,而且Azure Premium雲服務具有極高的用戶粘度並且可為微軟雲業務帶來高利潤的回報。
如果僅僅是使用基礎的IaaS服務,企業用戶的粘度其實比較低,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IaaS服務與用戶應用之間的關聯度比較低,用戶很容易在微軟、AWS、穀歌以及其它雲服務商之間切換,因為各家的IaaS在本質上沒有太大差異,IaaS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價格。而數據、IoT、AI等都屬於PaaS層麵的高級雲服務,這些雲服務與用戶應用之間是高度關聯的關係,一旦用戶使用上這些高級雲服務,就意味著用戶的高度和深度綁定,也就意味著成為了長期高價值年單用戶。
微軟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政官艾米•胡德(Amy Hood)還強調,Azure Premium高級雲服務還包括Enterprise Mobility Service(EMS)企業移動設備管理服務,這是在企業混合雲環境中管理移動設備、身份與數據等的企業級解決方案,可管理設備包括Windows、蘋果和安卓設備等。艾米強調,EMS在市場中的強競爭力,讓其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創造了高價值。
微軟SaaS業務都包括哪些?
微軟的SaaS業務主要指Office 365、Dynamics 365、Skype、Xbox Live、LinkedIn、Windows Update等SaaS雲服務。
在微軟2018財年第一財季,Office 363 Commercial坐席增長了32%、月度活躍用戶達1.2億、營收同比增長42%,Office 365 Consumer達2800萬訂戶、營收同比增長12%,Dynamics 365用戶增長超過40%、營收同比增長69%,LinkedIn貢獻了11億美元的營收、LinkedIn Sessions增長20%,Xbox Live月活躍用戶增長13%達5300萬(在Xbox One、Windows 10和移動平台都有增長)、搜索廣告業務增長15%、Windows OEM業務增長了4%、Windows Commercial產品和雲服務增長了7%。
Office 365對於微軟雲來說極具價值,不僅為微軟雲帶來了上億的企業用戶,還為微軟雲業務至少貢獻了一半的營收。Office 365業務包括企業郵箱服務Exchange和Outlook、雲存儲OneDrive、Office工具(Word、Excel和PowerPoint)、社交網絡Yammer、團隊協同Team、工作管理Planner以及統一通信工具Skype等。
根據2017年6月Gartner的一份報告,微軟在全球高達154億美元的企業Office套件市場占據90%的市場份額,長期占據該市場的第一位。這導致微軟Office成為了該市場事實上的標準。Gartner在2012年到2016年的社交媒體監控數據顯示,Office 365在社交對話中的提及率提升了15.5%,而穀歌G套件則下降了2.3%。微軟持續為Office創新,僅在2015年就為Office 365增加了450多個新的更新和功能。僅以2016年底發布的Teams團隊協同工具為例,它提供了類似Slack、Google Chat等的功能,顯著增強了Office 365的競爭力。
在2017年10月25日,Skype在安卓平台達到10億的下載量。Skype是微軟戰略性的統一通信(UC)平台,作為Office 365的一部分對外提供。Gartner認為Skype對於微軟來說極具意義,如果Skype能夠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全球PBX雲交換機的前三大供應商的話,就能貢獻數十億美元的新營收。而Skype還是Office 365與穀歌G套件競爭的差異化點,通常用戶在選擇企業Office應用的時候,會在二者之間二選一。再有,Skype還能顯著增強Microsoft Team團隊協同。此外,對於設備製造商來說,也能把Skype軟件作為商用硬件的增值服務。
Gartner指出,Office 365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市場、以超過100種語言提供服務,類似Skype這樣的SaaS服務能夠共享到Office 365的全球化規模優勢,沒有其它的統一通信雲服務供應商能有這樣的全球化市場滲透率和微軟不斷投資擴展的優勢。而Skype這樣的增值服務,還能推動用戶從Office 365的E1、E3和E5三個級別中向上升級(E1、E3、E5為商業協作版、商業版和商業高級版,提供了不同產品功能),從而拉升Office 365的RPU(每用戶營收)。
薩提亞強調,以Office 365為代表的微軟SaaS雲服務,把微軟雲帶到新用戶的身邊,那些遠在印度偏遠地區的中小企業甚至是小企業,那些從來就不是微軟服務器業務的市場,現在也都成為了微軟的用戶。這就是微軟SaaS業務在更長期,為微軟帶來的價值。
Dynamics 365對於微軟雲的意義?
Dynamics 365是微軟SaaS雲中麵向企業應用的套件組合,包括ERP企業資源管理、CRM客戶關係管理、SCM供應鏈管理、數據分析等,屬於中小企業、大型組織以及全球企業的部門級SaaS軟件。Dynamics也提供ERP和CRM的本地化版本。
Dynamics在大型企業市場的競爭對手包括Oracle和SAP,在中小企業市場的競爭對手包括Infor和NetSuite(後被Oracle收購),Salesforce.com的CRM產品也與Dynamics在本地化和雲化產品有競爭。然而,Dynamics 365在強勁的競爭對手麵前,依然表現亮眼。在微軟的2017財年,Dynamics 365增長了78%;在剛過去的2018年財年第一財季,Dynamics 365用戶當季增長超過40%、營收同比增長69%。
在薩提亞·納德拉時代,Dynamics 365的設計原則和商業模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薩提亞·納德拉把之前的ERP和CRM等企業應用軟件套件稱之為“老一代”的設計模式,而Dynamics 365則采用的是模塊化式的設計。也就是說Dynamics 365把ERP、CRM等大而全的企業應用軟件,拆開成一個一個的功能模塊,或稱之為操作型模塊。比如,企業通過LinkedIn開始了雇用員工流程,就需要員工入職功能模塊和人才管理功能模塊,而當企業開始上線IoT物聯網應用,首先就需要數據分析功能模塊,而當有了分析結果後還需要現場服務模塊以便完成維修或檢維工作。
越當企業開始數字化轉型,就越需要操作型功能模塊,從銷售到營銷、從客戶服務到人才管理、從企業運營到分析,當企業流程被一個一個數字化的時候,微軟就提供了眾多的操作型功能模塊進行匹配,同時還極具性價比。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更大的趨勢:新工作方式(New Ways of Work)。 傳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是圍繞著固定和層級化的企業組織模式展開的,在每一個孤立的工作流程中都有對應的IT模塊,再通過固定的PC和電子郵件進行溝通。而現代公司的變化越來越快、工作環境中的信息越來越具有流動性和廣泛的可獲得性,社交網絡、數字文檔、視頻與音頻信息以及點對點溝通等,都讓新型數字化空間成為新的企業戰略。
新的數字空間,要求統一通信、統一協調工具,在此基礎上再在各個流程點和接入點提供操作型的功能模塊,這樣就能讓整個數字工作流程更具靈活性、可調節性和可配置性,不同的功能模塊可以隨時重組成為新的工作流程。Gartner認為在此大趨勢下,企業應用的顆粒化程度更細、更小,相應的軟件工具更加消費化和用戶驅動。
微軟正圍繞新的數字工作空間,重新設計其SaaS產品,包括Office 365、Dynamics 365等。微軟Office 365新增了F1一線員工版,就是為了迎合新的工作方式。而Office 365 Team、Power BI、Flow、Graph等協同工具、分析工具、流程工具、內容工具等也是迎合新的工作方式而推出的。
微軟雲的下一片“藍天”是什麼?
眾所周知,微軟的下一片“藍天”就是人工智能,而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能力也是薩提亞·納德拉在構建微軟雲服務之初就定下的差異化策略。微軟進一步認為,在接下來的企業數字化組織中,運用AI對數據進行推理,這是構建任何企業的新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微軟研究院持續在AI方麵進行基礎研究工作,現在微軟正把這些基礎AI研究的成果,擴散到微軟的產品中,包括Bing、Cortana、LinkedIn Newsfeed、Skype Translator、Office裏的Editor和PowerPoint Designer、Dynamics裏的Relationship Health、HoloLens以及更多的軟硬件產品中。
微軟的下一個目標就是AI的“平民化”,讓全球每一個開發者都能成為AI開發者、每一個公司都能成為AI公司。而這一切又都從全麵的數據能力開始,包括Azure Database、Cosmos DB、Data Warehouse、Data Lake以及SQL Server等。微軟Azure還提供了豐富的機器學習工具、Bot機器人開發框架、Cognitive認知服務,從而讓開發者在應用中增加AI能力。再加上Azure的GPU和FPGA支持,Azure基礎架構可以提供自下而上、軟硬結合的全麵AI集成,這種全集成創造了極好的用戶體驗,也是Azure不斷增長的根本性原因。
在微軟的AI策略中,基於圖像和視頻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的對話型AI是較為具體的AI目標。在Gartner的今年3月的一份報告中,提出對話型AI平台(Conversational AI Platform)即將顛覆商業,特別是在用戶體驗和人機交互方麵。Gartner強調,企業必須從現在開始就要考慮基於語音的用戶體驗和語音驅動的業務流程。根據Gartner統計,美國市場上20%的安卓設備上的穀歌搜索已經是用語音完成的了,25%的Windows任務欄上的Cortana搜索也是用語音完成的。此外,65%的智能手機用戶已經開始使用手機上的語音助手。
在前不久的2017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2017)上,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ACM/IEEE Fellow沈向洋做了主題為《理解自然語言:表述,對話,意境》的分享。沈向洋認為,在下一個十年裏,人工智能的突破在自然語言的理解,他最近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懂語言者懂天下”。據沈向洋介紹,微軟對話式人工智能產品的布局:首先是智能搜索,其次是智能助理,第三是智能客服,第四是智能聊天。
微軟在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已經長達40多年,25年前比爾·蓋茨創建微軟研究院時,就曾設想有一天創造出通用人工智能,一個會看、會聽、能講,並且能夠理解人類思維的電腦!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義微軟,微軟的目標是普及人工智能全民化(Democratizing AI)——將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轉化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工具、平台和服務。
為了進一步推出微軟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和產品化,微軟成立了人工智能及研究事業部,該部門由全球計算機視覺和計算機圖形學專家沈向洋領導。目前,該部門的員工總數已增加到約8000名,彙集了微軟研究院最頂尖的人才,以追求人工智能的顛覆性進化。
目前,80%的財富500強在使用微軟雲、192個國家(幾乎是地球上所有國家)超過4億設備使用Windows 10、約180個國家的12億人通過107種語言在使用微軟Office、超過1.45億用戶在使用Cortana,而Skype Translator能實時翻譯9種語言的語音電話和50種語言的文字信息,這些微軟在雲與大數據方麵的積累,為微軟在下一個人工智能的征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擴散人工智能,微軟還在加強產業和企業間的合作。前不久,微軟、Facebook、Intel等公司一起推出了一個開放式神經網絡交換(ONNX)格式,各家的深度學習算法經過轉化成ONNX統一格式後,就能編譯到任何係統上,大幅提高運算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由於現在有TensorFlow、MXNet、Microsoft CNTK等眾多深度學習算法和框架,對於開發者來說,不僅選擇太多而用戶界麵不統一。為此,微軟、AWS等公司就“粘”在一起,開發了Gluon統一公用的界麵係統,更加方便開發者組合選用不同功能、有不同側重點的深度學習算法。
當然,微軟自家的Visual Studio開發工具,更為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算法做了全集成和優化,讓開發者在非常熟悉的開發環境中,很容易地開發人工智能應用。
最後,強調一下薩提亞對於創新的觀點:即不要圍繞用戶的設備轉,而是圍繞用戶的需求轉。而微軟的使命,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這是微軟自始自終的使命和要做的事情。在曆史的變遷中,計算的形態、設備和交付方式等可能會發生變化,但計算本身永恒不變。隻要能抓住這個本質,即便在技術變革的一波又一波浪潮中錯過一波,也能在下一波再反超回來。這就是今天正在發生在微軟身上的故事。(文/寧川)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