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國內外的科技巨頭,微軟在這場號稱“百箱大戰”熱潮裏,姍姍來遲。一般來說,遲到的原因無非兩個,一個是動作太慢沒趕上,另一個是在伺機而動等待後發。如果說此前還無從判斷微軟的“遲”是哪種情況,那麼現在則比較清晰了。
兩周前,微軟聯合音箱製造商哈曼卡頓推出智能音箱 Invoke,Cortana 作為語音智能助手內置其中,可供喚醒,執行操作。更早前,微軟與亞馬遜同時宣布,打通 Cortana 與 Alexa,在 Windows 10 設備上對 Cortana 說“call Alexa”,就能夠喚醒後者。
在AI競爭加劇,智能語音助手混戰的背景下,在薩提亞·納德拉“雲+端”的戰略下,從這兩件事其實可以看出微軟對 Cortana 的定位,越來越明晰了:一方麵為硬件合作夥伴提供 AI 技術,另一方麵和同行業夥伴結盟。
這個判斷編輯在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Cortana 負責人幺寶剛處也得到了確證:
Cortana 的定位是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目前專注效率,既要作為一個應用,也要成為一個平台。
從應用角度來看,Cortana 進入了 Windows、iOS、Android 等不同的係統,連通微軟生態中的 Office、Skype 等一同成為效率工具。從平台角度而言,PC、手機之後,Cortana 相繼也將其 AI 能力應用在了家居、音箱、電視、車載、lOT 等場景中,未來將會隨著微軟的業務繼續進行擴張。
整體來說,智能語音助手這條賽道似乎出現了“奇怪”的盤麵,一方麵是競爭的加劇,無論是巨頭之間還是創業公司的湧進都能說明;另一方麵則是“結盟開放”的趨勢越來越明朗。

以下為專訪幺寶剛的Q&A;部分,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做了增刪:
關於產品
:微軟和哈曼卡頓合作的音箱 Invoke 有什麼亮點?
幺寶剛:產品的亮點包括幾個。
第一個是優秀的產品自然會吸引最優秀的合作者,哈曼卡頓這樣的高端音箱品牌與我們合作,我們也一直希望 Cortana 對外傳達一種高端調性,因此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聲音,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音質非常好,另一部分是 Cortana 的聲音——計算機自動生成聲音的自然度也是最好的,這個是第一個亮點。
第二個亮點是,用戶可以通過音箱,直接跟 Skype 連通接打電話,也有一些智能音響可以打電話,但 Skype 除了能夠打電話之外,還跟你的 Skype 聯係人直接做對話。
第三是跨平台。用戶不光可以在音箱上呼喚小娜,也可以跨平台通過 PC,手機等任何操作平台上聯動使用Cortana。
作為人工智能助理, Cortana 對用戶提出的知識性問題給予準確的回答,這主要依托了 Bing 的後台,除了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對知識圖譜的建立,都是智能音箱的亮點。其實我們非常高興,雖然我們正式進入這個市場,來的慢一點,但是我們有明晰的定位,並且獲得非常正麵的用戶反饋。
Cortana現在定位變的更清晰,現在更多專注在效率方麵,高效生活高效工作。
在音箱設置的時候,如果用戶擁有 Office365 的帳號,就可以直接連接Cortana,並且使用 Cortana 進行管理會議、日程和提醒,因為小娜的跨平台屬性,用戶可以輕鬆同步手機和 電腦 ,這樣專注於高效的例子,未來將會在我們產品的特性、功能上不斷加強、優化和展現。
小娜的技術正在不斷的迭代過程中,現在可能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同行也都了解到,這需要很大的投入和基礎力量,微軟深耕人工智能領域,其技術投入和研發力量不言而喻,例如就在今年8月,我們的對話語音識別技術達到了人類專業水平,錯誤率由5.9%進一步降低到5.1%。雖然數字感覺很小,但到後麵的提高也會越來越困難,這個就是技術的進步。
:除了賦能硬件廠商外,內容上也很重要,微軟在這方麵有什麼進展?
幺寶剛:想要成為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助理,小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現在所專注的是以下幾點:
第一點,打鐵自身要硬,我個人對於微軟自身的技術非常自信,特別在基礎的科學研究和技術,例如語音識別,語意理解,微軟多年的積累和沉澱帶來相當大的優勢。
第二點,除了技術之外,還要帶給用戶足夠好的體驗。我認為,用戶體驗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加入微軟生態,與微軟的生產力工具 Office、Skype 等結合;另外一個,是小娜的IQ方麵的發力,她需要非常聰明,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從 Cortana 上可以看到,當時微軟在 Bing 上麵做投入是有道理的,如果我們不做搜索引擎,那麼現在搭建一個完備的知識圖譜是很困難的事情,而幸運的是,微軟目前既有高效的生產力工具,又有搜索引擎,搭建知識圖譜,讓人工智能擁有足夠的知識。。
第三點,就是技能的開發平台。我們希望開發者、第三方用戶、廠商,都可以利用這個技能平台進行開發,提供內容,加到 Cortana 裏,網易雲音樂就是個例子。這個平台已經在美國推出了,晚一點時間,會在中國繼續大力推廣,這也是我們希望與合作方構建科技生態的一部分。
:讓用戶覺得體驗好的標準是什麼?
幺寶剛:最基本的層麵,是語音的識別率,我剛才也提到,目前我們的我們的對話語音識別技術達到了人類專業水平;再往上升一層,是我們希望用戶的問題能獲得最直接有效的幫助。對於同一個問題,有很多智能助理,哪個回答的最接近於用戶希望得到的,我們是請了專業的人來評測的。但我覺得最關鍵的,更多用戶使用所產生的大數據有足夠多的用戶,使用黏性、使用頻度實際上證明了這個事情對他有多重要。如果他每天都會來用幾次,說明這個有用,不然的話自然而然就不用了,就會選擇別的了。所以我覺得我們既有技術層麵的,也有應用層麵的,還有用戶層麵的一些度量。
:未來微軟有沒有可能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
幺寶剛:小娜未來的發展自然會跟隨公司戰略,作為微軟生態的一部分,像微軟內部已有硬件,例如Xbox,小娜已經在進行整合,所以我們也將會配合公司的戰略發展。
:目前對 Cortana 在營收上有什麼期待嗎?或者KPI。
幺寶剛:像剛才我也提到,在商業模式方麵,我們第一年的專著點會是先專著於用戶數量和用戶體驗上,所以至少在我們這個財年這不是一個目標。
關於競爭
:你覺得智能語音助手,在未來競爭中可能會勝出的因素有什麼?
幺寶剛:我們也在思考這樣的事情。我覺得有幾點:
第一,一定要有自己專業核心的投入,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已經不陌生了,曆史上也經曆過遇冷,因為本身就很難,核心的東西,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才可能有突破。我認為關鍵點在於公司是否願意在基礎研究方麵做持續不斷的投入。不然,你的核心技術將來會依賴於別人。而微軟在這方麵,擁有多年積累的技術、同樣在人才方麵,我們也投入很多。
第二,要有基礎應用。人工智能助理必須有自己的內容,需要足夠聰明,並且擁有足夠的知識,那這個從哪裏來?微軟之所以有知識圖譜,是因為我們投資了多年的 Bing 。同樣,我們之所以能夠專注在效率方麵,也是因為有 Office 多年的積累,以及對用戶需求的了解。
第三,足夠多的數據。目前有兩種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一種是比較通用的,還有一種是在垂直領域的應用。我認為,要獲得足夠的數據首先要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其次要對行業非常了解,微軟認知服務集合多種智能API以及知識API,目前我們已發布包括視覺,語音,還有翻譯語言,語義理解等29款工具,我們也希望能和更多合作夥伴一同探索人工智能的更多應用和可能。
:微軟整體的戰略,是雲為先移動為先,Cortana 在這個戰略裏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幺寶剛:微軟 CEO 薩提亞提出智能雲+智能邊緣計算的概念,也就是Cloud+AI的模式,我們認為,未來的世界是由智能雲和智能端,用人工智能將所有東西連接在一起。我覺得的 Cortana 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體現,原因在於,首先我們對 Cortana 的定位,是一個無處不在的智能助理,所謂無處不在是指, Cortana 既可以獨立作為一個應用存在,也可以存在在微軟的應用或者合作夥伴的應用、甚至存在於定製的設備裏,當然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小娜必須生活在雲端,隻有這樣的話,才能夠同時為這麼多的終端服務。
另外,Cortana 後台的很多技術,其實應用的都是雲服務,Cortana 可以通過智能助理的使用,把語音做的更好,做更好的語音,我們還通過微軟的認知服務提供給那些暫時不需要 Cortana,但是需要微軟語音服務的開發者使用。
:小冰那邊會講一些數據,比如說對話輪次達到多少輪,小娜好像不太強調這些數據。
幺寶剛:對,因為小冰是一個情感機器人,那她陪伴用戶的時間長,對她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我先不說小娜先說搜索引擎,那搜索引擎最理想的對話次數是多少?
:一輪。
幺寶剛:就是我馬上就告訴你答案。但是對於智能助理,理想狀態到底應該是多少?這個其實說實在的,我們也沒有把這個問題規定下來,是一輪或者多輪。我覺得可能最後還是要看客戶的問題是什麼?比如用戶提出一個問題,是對智能助理說,幫我定一班去上海的火車,我下午有個會,那這個智能助理就應該很聰明的知道,用戶下午幾點開會,用戶的火車應該在下午兩點就要出發,那他就給你定好了兩點的火車。但如果你的問題是你給我講一個笑話吧,或者給我唱首歌。那你是隻唱一首歌就完了嗎?所以這個其實還是要看場景來定的。所以我覺得根據場景會有不同測量的指標,可以分享的是,從小娜推出之後到現在,用戶問過的問題已經超過了一百億。
:在和其他硬件係統整合的時候,會不會出現權限上的差異?比如說 iOS 給 Siri 的權限大一點?
幺寶剛:每個平台其實都有限製,即使像 Siri 在 iOS 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做,因為有時候用戶或者APP本身會有授權,關鍵是說你了解這個限製,然後看怎麼樣讓用戶獲得最好的體驗。
:某種程度上來說 Cortana 也算一個 OS,隻是沒有提這樣的概念,微軟如何來麵對類似百度這樣的廠商的競爭?
幺寶剛:一方麵是微軟對技術的多年投入;另外一方麵就是不可能全麵出擊,而要找到專注點。我們的專注點在於生產效率;第三是微軟還是作為一個平台的公司,我們希望變成一個開放的係統,與更多的合作夥伴進行合作。此外,因為很多人都想做開放平台,但不是所有的開放平台大家都去用的,所以我覺得微軟作為一家國際性、擁有全球領先科技和具備信賴感的科技企業我為此充滿信心。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抹茶交易所appios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最新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32.88MB
下載
zg交易所app官網蘋果版本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貨幣交易所app官方蘋果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幣團交易所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bicc數字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2.92MB
下載
比特國際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歐昜交易所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