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蘋果也有在這方麵的動作,用戶們會發現在iPad Air 2的可插卡移動數據版上,內置了一張Apple SIM卡,激活設備後用戶可以直接選擇運營商的網絡套餐,省去了自己再去電信運營商買卡的步驟。三星也不例外,蘋果與三星還在推動e-SIM卡(電子SIM卡,也稱虛擬SIM卡)發展方麵達成共識。如今微軟也開始效仿,推出微軟SIM卡。

如今微軟要自己當虛擬運營商,相當於將這些網絡服務包裝成自己的。為了讓具備LTE數據傳輸功能的Windows設備能更加便捷的連接蜂窩數據,微軟正準備為其打造專屬SIM卡。允許用戶不用與運營商簽訂合約,也可以讓Win10設備連接到各大運營商的蜂窩數據。
其實微軟SIM和蘋果、三星推出的功能大體一樣, 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它方便用戶在不同運營商之間自由切換”,這句話實在太模糊了,到底是怎麼實現這個“自由切換”的?我認為現階段微軟能做的也就是內置一張可編程 SIM 卡,讓用戶購買運營商服務,省去了購買、移除 SIM 的麻煩而已。或許很多年後用戶們終於可以自由選擇運營商某個服務了,但現階段微軟沒那個實力去做那個事,運營商也不會同意這樣的事發生。
目前無論是 SIM 卡托,micro-SIM 還是 nano-SIM,運營商依舊把握主導權,即使發展到自有SIM卡,運營商的主導權還是不會改變。不過有不同的是,因為是內置 SIM 卡,無法移除,所以微軟需要和多家運營商合作,才能讓用戶能夠用一張 SIM 卡就實現在運營商之間切換。它能提供給用戶的方便就是,以後出國就不用再換卡了,設置一下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微軟的此番動作,當然這也不代表現在就要與全世界的電信運營商為敵了,微軟在這方麵並沒有太多的電信基礎設施的積累,所以在當下更有可能是以虛擬運營商的方式來提供網絡服務。此前蘋果三星積極推動e-SIM卡商用,也就是說,e-SIM卡將成為一個通用標準,而現在,蘋果和三星正在推動這一標準。
不管是蘋果、三星還是現在的微軟,這可能是一場傳統技術與先進技術之間的較量,對用戶來說,這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但是對於運營商來說,這是一個莫大的挑戰。因為虛擬SIM卡的到來就意味著主動權將從運營商手上轉到用戶手上,這種隨時被拋棄的安全感,自然不好受。

但是當有一天這項服務來到中國的時候,不知道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這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態度會是怎樣的。是會聯合起來抵製,還是選擇如何向蘋果、三星還是微軟展示自己在基站和移動網絡方麵的優勢,遊說他們租用自己的網絡設施?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g交易所app官網蘋果版本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貨幣交易所app官方蘋果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幣團交易所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bicc數字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2.92MB
下載
比特國際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歐昜交易所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vvbtc交易所最新app
其它軟件31.69MB
下載
星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95.7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