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微軟小冰也要參加綜藝節目了。
據鳳凰科技報道,芒果娛樂與微軟今天在北京召開一場發布會,說在湖南衛視的新綜藝欄目《超次元偶像》中,將引入微軟隻能聊天機器人“小冰”作為何炅的搭檔主持。
經過人來的多次調校之後,小冰似乎學會了不少奇葩技能。據報道,她在現場演示的主持人技巧包括測試明星顏值、演唱歌曲《好想你》、運營大數據生成最帥人像、調侃何炅的“高大身材”等。
不得不說,今年,人工智能上綜藝不是一般地火呀。
今年人工智能紮堆上綜藝
第一個將自己當網紅的心赤果果地展現在大家麵前的,是代表了百度大腦的機器人小度。這隻有著笨重身軀和毫不性感聲線的機器人,在今年年初走上了《最強大腦》這個充滿大神的節目。

上最強大腦的百度機器人“小度”
在這個節目中,百度的機器人展示的功能主要是人臉識別和聲紋識別。
為了增強節目效果,江湖人稱最強道具組的《最強大腦》節目組,也是弄了不少花招,比如:跨年齡人臉識別(根據你小時候的照片匹配出長大的你,或者反之)、跨代人臉識別(根據父母的臉,匹配出孩子的臉)、被各種遮擋的人臉識別(根據帶著帽子或者口罩的照片匹配出沒有遮擋的);不同情境的聲紋識別(通過你唱歌或者笑的聲音,匹配出你講話的聲音)。
在前三期節目中,小度分別贏了記憶大師王峰,與聽音神童孫亦廷打平,戰勝鬼才之眼王昱珩(人稱“水哥”,作為粉絲,我要為我水哥流淚,水哥肯定是一時失手……)。在節目組的折磨下,小度成功活到了最後一集,而且在人臉識別上也贏了兩位選手。
隨後不甘寂寞的是一直想打敗百度,但一直木有成功的搜狗,在百度口碑陷入冰點之際,這家公司趕緊抓緊時間好好PR,CEO王小川甚至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說三年內移動搜索趕上百度。
於是搜狗的機器人汪仔也上了綜藝節目一站到底。據36氪此前報道,這看起來像是一個“早有預謀”的計劃,因為王小川去年在《一站到底》節目裏輸給了71歲老教師後,宣稱要讓搜狗開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為自己報仇,然後今年這個隻狗就來了。
這隻機器人的功能主要是問答,通過語音技術識別和理解提問,再通過智能的分析判斷,從搜狗搜索檢索到的信息中提煉出答案。

上一站到底的搜狗機器人“汪仔”
現在,今年才過去了三個月,上節目的人工智能又多了一個,平時在手機或者微信這個小屏幕裏跟人類蹩腳地聊著天的小冰,也要登上大熒幕當主持人了。說到,小冰,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聊天機器人在去年已經滿18歲,而且還在日本東京電玩展上推出第一支日語單曲。
顯然,人類已經不滿足於讓機器人與人類比賽了,因為我們知道,人類已經沒有勝算了,就像柯潔跟阿爾法狗的比賽,已經沒有多少人期待柯潔可以戰勝升級版的阿爾法狗了。所以,人類終於開始玩起了跟人工智能合作的戲碼。
看著穀歌、百度和搜狗幾家搜索引擎的人工智能跟人類比拚得那麼歡脫,微軟小冰不知是否覺得,自己也不能落後,要盡快在觀眾麵前刷存在感。
人工智能已到了推廣階段?
其實人工智能不是第一次上節目秀肌肉了,最早在電視上露臉的人工智能,大概是IBM的Waston,2011年2月的美國老牌問答節目《Jeopardy!》中,這台智能機器贏過了這一節目的兩位冠軍選手,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去年6月,李世石和阿爾法狗對戰結束才不過三個月,《最強大腦》劇組也蹭了一下熱點,找來了螞蟻金服的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機器人“螞可”,跟上麵提到的“鬼才之眼”王昱珩(水哥),比賽辨認數百張網紅臉,可惜螞蟻的機器人最後輸給了水哥。
但對比起去年甚至是前幾年,今年這些人工智能上節目的頻率高得,著實讓人懷疑這些公司是不是約好了要上節目。當然,你可能會說,自從阿爾法狗出名了之後,人工智能跟人類對戰的概念風靡一時,人工智能取代人類論也甚喧塵上,不少綜藝節目早就想利用這個概念將自己炒紅,可是,想紅的心一直都有,阿爾法狗的大戰都過去一年了,為什麼各家中國公司現在才開始秀肌肉呢?
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有部分的人工智能技術確實已逐漸成熟,已經從技術積累進入到了落地、推廣和運營的階段。以前可能有很多節目邀請這些公司,但因為技術不夠成熟,看點還不夠,所以最後沒出場呢?畢竟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也透露過,《最強大腦》在邀請百度等公司的時候,都是要求要給各家公司的技術做過測試,再選擇邀請哪家的。
這樣的趨勢,也可以從百度跟各家廠商密集的合作有關,從去年年末開始,百度就開始將自己的智能語音助手嵌入到各家硬件廠商中,包括小魚在家、美的和海爾的冰箱和音箱,還有vivo和OPPO的手機。之前采訪時,林元慶也說過,之前百度的人工智能一直處於積累階段,進入2017年,重點將會是落地。今年會有幾千台的人臉識別閘機在各大景區落地;智能語音識別助手也會陸續落地。
就連一直在人工智能上默默無聞的騰訊,也終於在今年憋了個大招,趁著自己家的圍棋機器人“絕藝”贏了日本的比賽之後,也好好PR了一番。能看出來,人工智能產品,尤其是語音識別產品,仿佛已經到了密集落地的階段。
看看這些上節目的公司,你會發現他們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無論是度秘、汪仔和小冰,他們大部分也是對話式機器人,說到底,他們直接麵對的還是廣大C端用戶,除了可以通過搭載在硬件廠商上觸達用戶,也可以教育用戶直接使用(比如使用語音搜索和在微信上跟小冰聊天),因此,加深在用戶心目中的印象也很有必要。
不過坦白說,如果往極致的體驗去談,這些人工智能助手大部分用起來還是很像“人工智障”,正如吳恩達之前說,人工智能的自然語言理解與交互,如果要達到流暢,起碼還要三五年。
那麼說來,現在忙著宣傳對話式機器人,真的已經到了拚營銷而不是技術的階段了嗎,現在忙著宣傳,究竟是太急了,還是未雨綢繆,先在用戶中刷存在感再說?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環球幣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wbtc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海星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81.1MB
下載
多比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8.28MB
下載
阿格斯交易平台安卓版
其它軟件12.3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afyex交易所
其它軟件15.87MB
下載
陽光出行車主端安卓最新版
旅行交通168.76M
下載
泰達幣app交易軟件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4.84M
下載
非小號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