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某知名英語教育機構發布了2017年“全球非英語母語國家的英語水平排名”,近五年來,中國人的英語熟練度一直在穩定提升,位列全球第36位,超過八成省市的英語熟練度要優於去年——考慮到中國融入全球化分工的時間並不長,這種英文水準的飛躍,著實令人讚歎。
事實上,由於缺乏量化標準,很難說清中國“會英語”的具體人數,但不管這個數字是多少,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無疑是中國這一波全球化浪潮重要的參與者。
舉個例子,在互聯網時代,獲取英文信息最直接的窗口就是搜索引擎。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每天有8000多萬次的英文搜索請求,這個數量接近6500多萬人口的英國一天的搜索總量。
但稍顯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長久以來這種旺盛的剛性搜索需求並未得到很好滿足。理論上,互聯網正在模糊人類製造的國境線,讓世界“平”得無以複加;但現實中,不同語言信息之間的界限還較為明顯——在國內搜索英文世界信息,彈出的資訊往往並不令人滿意。在知乎等英文搜索用戶集中的社區,“經常寫英語論文,搜索英文資料有什麼好的方法?”“國內可以訪問的搜索引擎中,英文搜索質量較高的有哪些?”等提問比比皆是。
這意味著,英文搜索是個亟待開拓的藍海市場。也正因看到這種對“原汁原味”英文信息的需求,今年8月,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微軟Bing在中國低調改版,將搜索頁麵劃分為“Bing國內版”和“Bing國際版”。如今時隔4個月,在剛結束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微軟正式宣布Bing麵向中國用戶推出國際版搜索,升級後的國際版還搭載了頗受歡迎的AI“網紅”微軟小冰,極大豐富搜索體驗。
在微軟的期許中,結合英文搜索領域的優勢與最新AI技術,Bing國際版將致力於為中國從事學術和科研的專家,學生及數量眾多的英文搜索用戶,提供更準確、全麵和智能的英文搜索服務。
而如你所知,一個國家的整體英文水平水準與開放程度呈正相關,考慮到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化最重要的塑造者,這種英文搜索服務無疑擁有巨大的社會價值。
完善搜索體驗
當然了,對於大多數沒有英文搜索需求的用戶來說,英文搜索是個陌生的領域。而根據官方透露,Bing國際版已悄然占據國內英文搜索25.6%的市場份額,除了Bing自家的PC和移動端搜索,Bing國際版還開放API接口,向國內多家第三方搜索引擎(360搜索,UC神馬搜索和搜狗搜索等)提供英文搜索服務——換句話說,除了百度之外,中國搜索廠商的英文搜索結果幾乎都由Bing包辦。
這受益於Bing在英文搜索準確性和適用性上的優勢。在我看來,衡量一款搜索引擎的質量有三個維度:時效性,信息呈現方式以及人機交互方式。新發布的Bing國際版就通過AI技術的賦能,大幅優化了這三個維度。
譬如時效性,每日更新的全球搜索數據庫,讓Bing國際版擁有高質量的英文搜索結果。
互聯網上的信息瞬息萬變——如今人類每天誕生的數據量相當於從公元元年至大約一千年產生數據的總和,每天新生的資訊更是繁雜無比,Bing國際版可以最大程度跟上信息增長的步伐。
其實早在8月Bing國際版剛上線時,就有媒體用它與百度做過對比。比如搜索“Brexit(英國脫歐),百度前兩個結果是BBC的新聞彙總和維基百科,其他搜索結果雖然有相關度,但時間上較為滯後;而Bing國際版的資訊非常及時,最新一條更新時間是11分鍾之前。
這種更新速度,源自Bing國際版每天都會在全球範圍內掃描抓取260億個新網頁,並更新到搜索數據庫中,保證用戶能得到與其搜索內容相關的最新資訊。此外,為了不斷提升準確性,微軟還致力於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去監督和改善Bing國際版的搜索表現。
而除了時效性,以界麵友好的方式,將搜索結果呈現出來,無疑是搜索體驗的關鍵要素——要知道,過去英文搜索的一大痛點,就是彈出的結果欠缺邏輯關聯,從上至下的線性羅列,讓信息變得雜亂無章,大幅耗費用戶的搜索成本。
針對於此,基於微軟Bing全球搜索的技術積澱,Bing國際版不隻是尋找簡單的文本匹配,而是能真正理解英文語義,在提供搜索結果同時,更睿智地通過結構化呈現方式,為用戶展示與搜索主題相關的知識圖譜。
舉個例子,當你搜索“University of Cambridge”時,Bing國際版頁麵左側是官網和最新資訊,右側模塊是維基百科對劍橋的介紹,以及豐富詳實的學校圖片,學校Twitter和Facebook等官方社交賬號——甚至2017年的最新學費!
也就是說,Bing國際版可以覆蓋相關信息點,完整呈現用戶最感興趣的知識圖譜,讓搜索效率最大化。令人欣喜的是,目前Bing國際版已經囊括了廣泛覆蓋全球各地,不同領域和學科的超過20億條知識圖譜信息。
全球化浪潮下的搜索選擇
而Bing國際版升級後的最大功能,是全麵融入人工智能,打造基於自然語言理解的搜索體驗。
這種體驗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基於Bing國際版的支持,Bing國內版得以實現跨語種搜索,為用戶帶來更有效的搜索結果。譬如當用戶用中文搜索“深度學習”時,Bing可以根據對這一主題的理解以及對相關搜索經驗的大數據分析,自動搜索與中文對應的英文“deep learning”,並在搜索結果中為用戶展現有價值的相關英文搜索結果。
更有趣的體驗是其二:微軟小冰的加入。
在不少人眼中,直接在搜索框輸入關鍵詞,是個蠻冰冷的行為,而 Bing國際版與人工智能小冰的結合,可以讓搜索這件事更具溫度。
事實上,當年微軟小冰的緣起,就來自Bing(業內常識是,基於人工對話的AI布局一直是微軟的強項),如今小冰早已羽翼豐滿,甚至進化為一個基於情感計算框架的EQ(情商)型人工智能係統。作為傳統搜索框的延伸,小冰可以把積累的情商反哺給Bing搜索,讓隻有“理性”全無“感性”的搜索引擎更有“人味兒”——數據顯示,眾多用戶都被這種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結合帶來的體驗所吸引,與微軟小冰交互的同時,在Bing國際版停留時間顯著增加。
而在業界看來,Bing國際版的上述三個特點,直接受益於微軟強大的技術基座,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積澱。由於與人工智能技術上的親緣性,搜索引擎其實是發展最早,應用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應用。作為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經過多年的英文搜索實踐,Bing積累了海量信息數據,常識是,一個以數據為血液的人工智能產品,越多人使用它就越聰明,越聰明就有更多人使用,在英文搜索領域,Bing踏上了這個收益遞增循環。
重要的是,當它在中國開拓出國際版,無論基於個人還是國家,這種技術沉澱都備受期待。
在個人層麵,Bing國際版能讓英文信息最大程度與西方同步——如果你希望打開一道西方信息的大門,Bing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而在國家層麵,眾所周知,反全球化浪潮正在西方此起彼伏,相反,“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國家發展銀行和絲路基金等一係列新秩序的構建,讓中國開始對全球化進程負責。
尤其是“一帶一路”的提出,全球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曾直言:“‘一帶一路’是我認為1949年至今為止中國設計出的最為宏大的國際項目。它的目標是改變亞歐大陸,通過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可以看到,中國的這些新的舉動使自己正從全球化的客戶轉變為全球化的設計者。”
而無需贅言,科技創新在 “一帶一路”建設中將起到引領和支撐作用,在連接中國和沿線國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於是,在不少人的期許中,Bing國際版將以最迅捷的速度,豐富的呈現方式,為任何一個希望了解全球秩序和最新趨勢的人,搭建起一座“信息之橋”,也為這一波“逆全球化”浪潮,增添一抹亮色。
李北辰/文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icc數字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2.92MB
下載
比特國際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歐昜交易所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vvbtc交易所最新app
其它軟件31.69MB
下載
星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95.74MB
下載
zg交易所安卓版app
其它軟件41.99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福音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鏈易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72.70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