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大會曆來是微軟、穀歌以及百度等科技公司的標配,他們以自身的技術實力舉辦科技大會,既傳遞自家的科技成果,也意在引領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但是,現在科技界又有新的一極。
12月7日-8日,在深圳中亞矽穀海岸,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科技牽頭舉辦的首屆平安集團SMART科技大會召開。全球的100+IT領袖、3000+科技開發者將齊聚深圳,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I教授Laurent、有“矽穀精神布道師”之稱的矽穀人工智能研究院創始人Piero等科技大咖在SMART科技大會中進行華山論劍、對話未來。
這個規模、這個陣容,都讓人非常驚訝。來自傳統行業的以金融能量著稱的平安集團,居然成了科技引領者?平安為什麼能引來這麼多科技大咖參會?這背後有何產業動向?

平安的科技爆發力已經引領平安“金融+科技”轉型
平安科技似乎一下子就闖進了人們的視線,9月12日,權威機構IDC發布的“2017 IDC Fintech全球百強榜單”,平安科技是此次全球榜單中排名第一的中國企業,以前沿技術創新力和技術輸出力在榜單中位列38位,而且是TOP50唯一中國企業。
而在今年7月的中國平安開放日上,平安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平安的人臉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預測AI技術、決策AI技術以及平安區塊鏈技術。尤其是平安科技開發的人臉識別技術,以99.8%的高識別精度和低波動幅度位居世界領先地位,已服務200餘項應用場景,並將聲紋識別、微表情分析等AI識別和預測技術應用於“醫食住行玩”多個領域,已應用於機場、房管局、社保等場景。
事實上平安科技並非是瞬間獲得的能量,這是布局和謀劃之下厚積薄發。移動互聯、智能科技,今天的技術已經日益成熟並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早在2008年就開始籌劃平安向科技領域的拓展,來自阿裏巴巴、eBay、甲骨文等互聯網、IT公司的能人相繼來到平安,他們不穿西裝、不打領帶,行為方式、表達方式也和傳統金融人完全不同。
近十年的積累之後,今天的平安科技已經有了可以與科技公司一拚的前沿技術領先度,更在平安集團的“金融+科技”轉型中展現了技術爆發力。
今年8月17日,中國平安上半年淨利潤434.27億元,派息大幅提升150%,新業務價值增長46.2%。這份年中財報讓全行業眼前一亮。馬明哲在這次財報會議上的致辭主調則集中於“科技”,尤其強調,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是亮點。

今天的平安科技已經成為平安轉型的驅動力,9月20日的中國平安簡單生活大會上,利用平安人臉識別、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科技手段,將AI技術應用於生活場景。11月20日,中國平安舉行了年內第二次科技開放日,可以看到的是,平安集團正在進行“金融+科技”雙驅動的戰略布局,而平安科技基於領先世界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等前沿技術已成為平安集團變革的核心發動機。

科技的發展已經讓行業邊界越來越模糊,無論是智能硬件生產商、互聯網公司,還是金融集團等更多傳統企業,都有可能從既有起點業務,進行新的拓展。以科技之力打破平安業務的邊界,成為國際領先的個人綜合金融生活服務提供商,平安已經走在這條路上。
傳統業務與科技的融合才是產業未來方向
雖然平安科技的技術已經可以與科技公司比肩,但平安畢竟不是微軟、穀歌,僅有十年的技術積累就能成為一呼百應者?為何平安科技舉辦的SMART大會能吸引業界大咖?
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隻看重黑科技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將黑科技落地於產業應用的時刻。平安有平安科技的技術能量,更有在金融、醫療、汽車等諸多領域的用戶和場景化應用基礎,讓平安集團成為智能未來的探索基地。
以平安人壽的AI客服為例,“在線一次性業務辦理”不僅上解決了傳統壽險業務上認證慢、理賠慢等痛點,而且平安人壽建立了在線智能調度平台,實現櫃麵、保全、核保、理賠係統四大業務平台智能派工。
再從平安好醫生的重點建設項目“AI醫生”來看,平安好醫生自主研發的智能輔助診療係統上線已上線半年,集合了數億條在線診療及健康谘詢數據,可用於在線醫療的預診分診、問診環節,將醫生從重複性、初級谘詢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了就診效率。步入老齡化社會之後,醫療健康行業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雖然不少互聯網科技企業都在拓展這一市場,但真正的突破並不多。其實根本原因也不難理解——進入這一領域的互聯網企業沒有醫療基礎,而傳統醫療企業沒有科技實力。

科技爆發力正在帶動平安集團各個業務領域的升級,如繼“極速查勘”、“一鍵包辦”服務引爆市場後,平安車險理賠服務再度升級,“雲理賠”O2O定製化服務正式上線。數據顯示,依托平安產險“雲理賠”定製化服務,2017年上半年,平安產險客戶推薦率高達82.18%。再如平安養老險也通過運用人臉識別技術、電子簽名和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在養老金運營管理應用中取得了突破。
這不僅是平安集團各項業務的升級,其實更是傳統產業的升級。本質來看,今天諸多傳統行業的真正變革,正等著既有專業經驗又有技術能力的跨界企業帶動轉型,而向科技轉型的平安集團正走在這條路上。
可以說,平安集團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科技+傳統”融合,出正在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相比於單純擁有技術的互聯網公司,平安的傳統與科技融合顯然更有行業發展樣本價值。
前沿創新,在融合中綻放
科技與產業的融合,不僅帶來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同樣更為科技在實踐落地中進一步創新。
如平安在業界首創圖像定損概念,利用圖像和深度學習技術完成極速理賠,已於2016年上線,新技術較傳統手段將定損提速4000倍,在這一過程中,更是讓圖像和深度學習技術得以快速演進。此外,平安對於人工智能的研發,已從識別技術邁向更複雜的預測和決策技術,平安科技與重慶疾控中心聯合研發了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大數據流感預測模型。
今天的平安科技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科技+互聯網+金融”經驗,在技術研究和儲備方麵有著超過18項前沿新技術、獨特的全球研究和開發AI內部的能力,包括微表情、圖像和語音識別及語義理解。
在平安科技實現“科技引領金融”的發展之路,平安的黑科技有了別樣的“黑”——更黑。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美國的AI教授Laurent、矽穀人工智能研究院創始人Piero等科技大咖紛紛來到平安科技舉辦的SMART科技大會上,在智慧城市、醫療健康、無限AI、製造雲端、網絡安全、金融科技、智能數據、研發創新、智享運維等諸多論壇環節與平安人士以及業內人士共同進行技術與傳統的跨界探索。
技術與應用的融合,才能帶來黑科技的真正落地,也才能帶來更多的技術創新。

總結:平安以“金融+科技”成為新產業維度
中國科技行業難道隻有BAT?非也。BAT代表了技術進步,自然有其價值。但在技術引領產業變革的今天,平安科技已經有不輸於科技公司的能力。
微軟、穀歌的科技大會上,更多是技術進步,而平安SMART大會,代表的則是技術與行業應用的結合與落地發展,而這正是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在今天的技術落地應用之際,平安科技已經代表了新的產業力量,從SMART科技大會的召開來看,平安集團已經有能力挑起行業新一極。
這場綻放於2017年年末的科技盛會,正是平安這家具有高度前瞻性的金融巨頭打造科技新標簽征程的開始。來自全球最先進的科研理念和技術分享、技術落地應用的各種探索,也許幾年之後SMART大會將和微軟、穀歌一樣成為行業引領者,而且是獨特的科技應用引領者。
以科技力量帶動更多傳統產業升級,並實現全新的技術突破,其實這才是平安科技舉辦這次SMART大會以及眾多科技大咖來此的真正目的,而這也才是對行業最有價值的思考之處。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
全國潮汐表官方app最新
生活實用31.83M
下載
閃送一對一急送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50.6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