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前的今天,世界上第一個鼠標問世。當時的“鼠標”還隻是個小木頭盒子,拖著長長的連線,酷似老鼠。
1968年12月9日,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鼠標。其設計目的,是為了代替鍵盤繁瑣的輸入指令,從而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
這隻鼠標的外形是一隻小木頭盒子,其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帶動樞軸轉動,繼而帶動變阻器改變阻值來產生位移信號,並將信號傳至主機。
雖然智能機大屏觸摸的交互,很大替代了鼠標的地位。但不可否認,在過去幾十年中,它是人類最有力的生產力工具之一。在下一個革命性交互工具之前,鼠標依然會長期存在。
你都用過哪些鼠標呢?不妨在評論中分享一下吧。
蘋果的鼠標隻有一個按鍵,最左邊的為1984年麥金塔電腦所配備的鼠標
鼠標發展簡史(來自維基百科):
1968年,鼠標的原型誕生;
1968年12月9日,世界上的第一個鼠標誕生於美國斯坦福大學。
1980年代初,出現了第一代的光電鼠標,這類光電鼠標具有比機械鼠標更高的精確度。但是它必須工作在特殊的印有細微格柵的光電鼠標墊上。這種鼠標過高的成本限製了其使用範圍。
1981年,第一隻商業化鼠標誕生。(最早於Mac廣泛應用)
1983年,羅技發明了第一隻光電機械式鼠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機械鼠標。這種鼠標結構成為了事實上的行業標準。
1999年,安捷倫公司(Agilent,後改組為安華高, Avago)發布了IntelliEye光電引擎,繼而市場上出現了不需要專用鼠標墊的光電鼠標,光電鼠標的普及由此開始。
2003年,羅技與微軟分別推出以藍牙為通訊協定的藍牙鼠標。
2005年,羅技與安華高合作推出第一款激光鼠標(無線,可充電, Logitech MX1000)。
2006年,第一隻克服玻璃障礙的有線激光鼠標問世(DEXIN, ML45)。
2006年,藍牙激光鼠標問世(Acrox)。
2008年,微軟推出采用Blue Track技術的藍光鼠標,幾乎兼容所有界麵(Microsoft SideWinder X8)。
2009年,羅技推出DarkField激光追蹤技術。此技術基本上仍是采用激光辨識,結合運用在實驗室的“暗視野(Darkfield)”顯微鏡技術,讓鼠標也能看到透明材質中的小瑕疵、灰塵、微粒等微小物質,並借此提供辨識定位資訊。(Logitech M905、M950)
2009年,蘋果公司推出新鼠標Magic Mouse,采用承襲自iPhone、iPod Touch、MacBook的多點觸控技術,把所有鼠標按鍵、滾輪都拿掉,隻以一整片多點觸控板,就能提供等同一般鼠標的左、右鍵,以及360度滾輪功能,並能以兩指操作更多手勢功能。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