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微軟董事會之後,我將繼續幫助LinkedIn沿著之前的方向發展,同時幫助微軟在矽穀地區深化存在性,以及幫助它在產品中更好地使用社交手段和人工智能等技術。

(Reid Hoffman)
別的暫且不說,“幫助微軟在矽穀地區深化存在性”這句話倒真的切中肯綮。因為作為一家植根於西雅圖的公司,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微軟的確在矽穀存在性不高。
不僅如此,微軟還曾經是矽穀的公敵。
當時的微軟真是個惡魔

微軟曾經被矽穀敵視一事,還要從上世紀90年代說起。
早在1990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就已經對MS-DOS係統涉嫌捆綁應用軟件銷售的問題進行調查,後來這一調查由美國司法部接手。後來到了1995年,微軟與司法部達成協議,微軟公司在向PC製造商發放 Windows 使用許可證時不能附加其他條件,但沒有阻止微軟開發集成產品。
然而這一年,一家足以代表矽穀科技力量的網景(Netscape)公司上市了。

(馬克·安德森)
網景公司旗下的主要產品網景瀏覽器,由馬克·安德森於1993年開發出的 Mosaic 瀏覽器發展而來。Mosaic甫一發布,就受到廣泛的歡迎;於是安德森在矽穀成立了Mosaic公司,並將瀏覽器用作商業運作。
1994年11月,Mosaic更名網景;1995年8月,成立不到兩年的網景公司上市。
網景瀏覽器的出現讓微軟感受到了威脅,於是後者開始瘋狂反擊。而微軟反擊的主要方式,就是匆匆開發出 IE 瀏覽器,然而將其封裝到 Windows 95係統中打包出售;因此在某種意義上 IE 是免費的。這對依靠瀏覽器生存的網景來說,可謂是致命的打擊。
IE 在產品上並非一無是處;它的快速迭代、技術上的部分領先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 IE 的發展。但微軟為了搶奪了瀏覽器市場份額,不惜動用自己在操作係統中的優勢和市場定位,采取了捆綁銷售、免費提供、通過商業條款迫使合作夥伴默認采用、網頁標準壟斷等方式,來打壓網景。
1998 年底,招架不住的網景公司被美國在線收購。這家矽穀公司就這樣輸給了微軟。

不過,微軟獲取了瀏覽器之戰的勝利,卻徹底失去了矽穀的好感。一家位於矽穀的軟件公司 Loopt 聯合創始人 Sam Altman 後來回憶說:
微軟當時名聲很壞。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時的微軟真是個惡魔,我絕對不會和他們共事。
所以,當 1997 年美國司法部提起對微軟的訴訟時,整個矽穀的態度反而有些幸災樂禍。1999年11月5日,美國法官 Thomas Penfield Jackson 判定微軟公司涉嫌壟斷,對 Apple、Java、網景、Lotus 軟件、RealNetworks 等公司造成了威脅。
判決一出,整個矽穀歡欣鼓舞。後來一個名為 Gary Rivlin 的作者寫了一本題為“陰謀對付比爾·蓋茨”的書,書中提到這樣一句話:
我敢肯定,矽穀各地都在開香檳慶祝微軟到黴運。
微軟最倒黴的時候,甚至被法院要求拆分成兩家公司。
從對峙到迎合,微軟與矽穀的關係變了
微軟於世紀之交所遭遇的那場反壟斷案,讓這家公司開始反思。從此以後,微軟越來越注意政府關係和公眾形象,同時也開始與科技行業合作,推出慈善項目等。
微軟當時負責矽穀事務的發言人 Doug Free 說:
經過這一切,你肯定會有對自己更清楚的認識。我們現在已經采取了不同的行事風格。
後來的十幾年間,微軟在矽穀的山景城開設了園區,投資了Facebook,並與 Twitter、雅虎等多個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從體量上來說,微軟依然是一個巨頭,但微軟的態度與上世紀末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微軟在矽穀的園區)
上文中提到的 Loopt 聯合創始人 Sam Altman 表示,雖然過去微軟像一個惡魔,但是如今當他需要為公司的智能手機應用尋找技術支持時,他還是選擇了微軟的開發者工具、搜索引擎和製圖服務。他反而說:
微軟是個不可思議的合作夥伴。
微軟之所以得到矽穀的諒解,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之下,微軟主導和統治的 Windows 操作係統平台不再像以前那樣那麼重要了。從2007年開始,蘋果的 iOS 和 Google 的 Android 開始大行其道,而微軟在匆忙中推出的 Windows Phone 在幾經波瀾之後,已經幾乎銷聲匿跡。
別忘了,蘋果和 Google 都是身處矽穀。也就是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矽穀的風頭遠遠地蓋過了身在西雅圖的微軟。
正如 Gary Rivlin 在2015年接受采訪時所言:
或許微軟正在努力變成一個不錯的合作夥伴,不再像之前那樣咄咄逼人,但這是因為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令人害怕了。當你已經不再比別人更巨大和強勁的時候,你也就很難再威脅到別人了。
矽穀對微軟的接受,也許還與微軟最新一任的CEO納德拉有關。納德拉上任之後,微軟變得開放了很多,其中的一個例證就是微軟的Outlook、Office、Cortana等看門的app紛紛登陸 iOS 和Android平台。
微軟在開源項目上也動作頻頻,包括 .Net 和 Visual Studio Code 在內的諸多項目都紛紛開源。而根據 GitHub 在2016年9月公布的數據,微軟已經位居開源貢獻榜的第一名,超過了 Facebook 和 Google。
這讓微軟看起來更加符合矽穀追求開放、自由的氣質。
有了 LinkedIn 和 Hoffman,微軟離矽穀更近了
LinkedIn也是一家矽穀公司,而 LinkedIn 的創始人 Reid Hoffman 更是矽穀的人脈之王。知名科技媒體BackChannel資深主編Jessi Hempel說:
如果把矽穀比作人體,保持矽穀健康運作的心髒就是霍夫曼。隻需要一通電話或者一封郵件,霍夫曼就可以在幾分鍾內聯係到矽穀的任何人,而且他總是能找到最有用的那個人。
實際上,在納德拉就任微軟CEO之後,馬上就與Hoffman見了一麵;後來Hoffman在回憶此事時表示,納德拉稱自己為“矽穀專家”,而二人的對話內容很快就轉向了領導能力的問題。

所以,有了 Hoffman,微軟在矽穀的下一步會走得更容易些,尤其是它需要在矽穀謀求合作者或人才的時候。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king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瑞亞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自由空間交易所最新
其它軟件71.3MB
下載
ar交易所平台
其它軟件183.57M
下載
blcc交易
其它軟件35.40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zt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93 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官網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31.8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