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微軟身份認證部門總監Alex Simons發布長文稱,該公司將把比特幣、以太坊等公鏈的技術應用於分布式身份識別(DID)係統上,並將率先在微軟身份驗證(Microsoft Authenticator)APP上使用該技術。

與當今其他身份識別方式不同,分布式身份識別係統不受任何單一的中央機構(如政府或大型科技公司)的控製。換句話說,該係統可以不用審查,讓個人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份和信用信息。
在研究多種分布式身份識別係統後,微軟最後選擇了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的公鏈,因為他們認為公鏈既能保護隱私,又能實現自我所有(self-ownership)以及無授權即可訪問相關信息。微軟在其公告中表示,
在分析了多個去中心化存儲係統、共識協議、區塊鏈以及各種新興標準後,我們相信公鏈技術及其協議非常適用於分布式ID。
長期以來,身份識別都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之一。微軟指出,比特幣、以太坊和萊特幣是三個適用於搭建分布式身份識別係統的基礎平台。
近年來,與身份識別相關的區塊鏈項目不斷湧現,包括Blockstack ID和uPort等。
微軟計劃通過DID的方法實現,該方法遵循W3C工作組所製定的特定標準。但微軟目前還沒有公布具體如何實現分布式身份識別。
那麼,為什麼公鏈就非常適合做分布式身份係統的基礎呢?
以比特幣為例,它解決了雙發在無法建立信任關係(或無需信任關係)的情況下達成共識的難題。沒有任何政府或其他中央實體能夠控製或審查基於公鏈的身份信息。
雖然通過同盟也可以讓許多特定當事人(非中央實體)建立信任,但公鏈能確保這些身份協議的基礎層是充分分布式的,且不可被破壞。
批評者過去認為,基於公鏈的身份識別係統成本高昂且網絡難以擴展。但微軟方麵認為,區塊鏈的第二層係統可用來減少必要的且昂貴的鏈上交互。這與閃電網絡的工作原理類似,後者能拓寬比特幣支付的應用場景。
微軟還駁斥了簡單擴大區塊容量來處理鏈上大量交易的方式,他們認為這是不充分的擴容解決方案。
雖然一些區塊鏈社區已經提升了鏈上交易能力(如增加區塊大小),但這種方法通常會降低網絡的去中心化程度,並且無法使係統達到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每秒數百萬次的交易量。為克服這些技術障礙,我們在區塊鏈第2層協議上形成合作,這些協議運行在公鏈上,以實現全球規模,同時保留世界級分布式身份識別係統的屬性。
目前尚不清楚微軟從支持分布式ID的概念中獲得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從互聯網當前狀態中做一些推論。在微軟的諸多產品中,領英(LinkedIn)無疑是分布式身份識別技術最明顯的用例,因為它被看作是集成個人教育與工作經曆的信用係統。
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微軟在分布式互聯網領域的一個嚐試,標誌著該公司有意將自己與穀歌和Facebook的運營模式區分開來,即不把自己的財務未來押注在用戶數據上。
原文:https://www.forbes.com/sites/ktorpey/2018/02/12/microsoft-to-embrace-decentralized-identity-systems-built-on-bitcoin-and-other-blockchains/#660d9a635ada
作者:Kyle Torpey
編譯:Connie
稿源(譯):巴比特資訊( http://m.8btc.com/4566644-2) 版權聲明:
作者保留權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巴比特立場。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matic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可樂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7.27 MB
下載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
其它軟件166.47M
下載
易歐數字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