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

發布時間:2018-02-22    瀏覽數:

PC VR三大廠中除了Oculus外,HTC Vive和PSVR都推出升級版,但在硬件層麵對整個2017年來說,真正的驚喜可能來自微軟MR頭顯。

2017年10月17日,微軟公司宣布,Windows 10 創意者更新秋季版正式推送,Windows Mixed Reality(MR)頭戴顯示設備及相關體驗正式上市。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1)

雖然微軟也有硬件業務,不管是遊戲主機、筆記本還是MR眼鏡,但是VR頭顯還是交由其傳統的PC硬件廠商來做。戴爾、聯想、華碩、宏碁、惠普加上國內的3Glasses,還有後來加入的三星以及富士通,不知後麵會不會還有新的玩家加入,至此微軟係VR頭顯橫空出世,這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微軟的PC帝國,但是因為內容以及整個VR生態的原因,微軟係VR還未真正發發揮出他們的影響力,那麼留給眾多初創公司的時間還多嗎?

不過在內容這個短板上,微軟推出一個支持Steam VR的開發者預覽版本,開發者可以用宏碁或戴爾等公司的頭盔,在Steam VR上測試自己的內容。當然最要緊的是要爭取開發者來微軟的MR平台,創建內容生態,短期看還難以與SteamVR平台相抗衡。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2)

微軟係從兩千元檔的宏碁MR頭顯到4499元的三星玄龍MR頭顯,價格覆蓋廣泛,同時依靠微軟Windows桌麵操作係統的生態,可謂是拿了一首好牌,這還不包括安裝的便利性以及支持6自由度(6DoF)的Inside-out追蹤技術的加分項,基於此,微軟係MR頭顯也無需三大廠的頭顯和外部追蹤定位套件,在價格和學習成本上,VR的入門門檻又被微軟降低不少。

HTC Vive除了改在重量方麵的改進外,整個2017年最重要的是剪掉了那根辮子。去年初HTC宣布,由TPCAST開發的Vive無線套件將會在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全世界發貨。售價249美元(約合人民幣1700元)。到了去年5月,TPCAST HTC Vive無線套件發售,售價1999元。官方稱,這款配件可在原有HTC Vive不進行任何產品改造的前提下,將頭盔與PC之間的多根數據線升級為無線方式連接,可實現傳輸2K分辨率畫麵,無線傳輸延時小於2ms,對VR體驗幾乎不產生任何影響。

而在此之前,HTC與TPCAST合作,在其Vive X加速器計劃推出了第三方無線套件,這也是麵向HTC Vive的第一款VR無線套件。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3)

不到一年,2018年1月9號,英特爾和HTC宣布合作,為其HTC Vive頭顯提供官方的VR無線適配器,雖然HTC Vive和TPCAST官方都稱關係並沒有決裂,但也引起外界猜測不少。而TPCAST也曾在去年11月首次展示Oculus Rift版無線套件,據悉這款設備將在去年底前上市,其售價將與300美元(約合人民幣1973元)的HTC Vive模塊相同或相近。與此同時,此前有消息表示,傳送科技也在適配微軟幾大MR頭顯。在這個日益變化的世界,任何公司顯然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競爭推動著行業快速發展,同時也在不斷提升PCVR的體驗。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4)

時隔近兩年,CES 2018上HTC發布升級版Vive 頭顯,這款新頭盔將被命名為HTC Vive Pro。它將配有兩個OLED顯示屏,分辨率為2880 x 1600,這與Vive Focus獨立式頭盔非常相似,比原HTC Vive的2160 x 1200的分辨率高出了78%。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5)

除了屏幕的改進外,HTC Vive Pro還將首次使用集成揚聲器。為了與Oculus Rift在一體化產品方麵一爭高下,HTC Vive Pro的新款耳機具備了一種流線型的設計,可以讓人們在更長時間內更加舒適地穿戴這款全新HMD。正如大多數讀者可能已經知道的那樣,在Deluxe Audio Strap到來之前,最初的頭盔都需要另添入耳式耳機或外部耳機。這樣的話就要多花費99美元(約合人民幣643元),導致HTC Vive的價格比其PC直接競爭對手的價格還要高。

不過,新款的升級還不止這些,HTC Vive Pro還將配備兩個用於提升降噪功能的麥克風,並且能同時兼容1.0和2.0基站。

隨著主要的頭盔都進入第二個銷售年頭,這次的發布無疑是在延續VR行業升級改進的趨勢。索尼互動娛樂公司率先引領了這個潮流,它此前推出了一款微調版PlayStation VR,簡化了音頻連接,並添加了HDR Passthrough。

三大頭顯中索尼公布了自家的銷量,索尼公布了PS4截止2017年12月的總銷量(包括PS4和PS4 Pro)達7060萬台。與此同時,微軟一直未公布其Xbox One的銷量數據,今年上半年曾有預計Xbox One的銷量在3000萬到4000萬台之間。就競爭力來看,索尼把微軟遠遠地甩在了後麵。對微軟更為不利的是,那些尚在索尼和微軟兩款遊戲機之間搖擺不定的玩家們會發現PlayStation具有Xbox沒有的VR優勢。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6)

PlayStation的優勢不僅在於它支持VR,銷售額也是另一個考量因素。由於PSVR價位高很多,甚至比它的遊戲主機還貴得多,因此,盡管PlayStation VR的銷量遠不如PS4,但PSVR的銷售額還是很可觀的。

2017年12月7日,索尼官方宣布PSVR安裝基數達200萬台。PSVR的定價從一開始推出價值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253元)的發布套裝到折扣價為290美元(約合人民幣1886元)的獨立頭顯,PSVR平均售價約為350美元(約合人民幣2277元),考慮到PSVR在歐洲的售價更高,這裏的均價隻是一個保守估算。我們預計索尼的硬件收入達7億美元,軟件收入會進一步推高這一數值。

盡管PSVR的銷售額與PS4遊戲機相比有點小巫見大巫,但這部分的銷售額顯然助長了索尼的業績,進一步鞏固其在遊戲機方麵的領導地位,況且,索尼的這項收入來源是Xbox尚不具備的。微軟應該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並在Xbox上盡快推出VR。

微軟在2016年第三季度首次推出Xbox One X(當時名為Project Scorpio)時,曾表示Xbox One X會“讓真正的4K遊戲和高仿真VR成為行業習以為常的標準”,並一度宣布將在Xbox One X上很快推出《輻射4 VR》(Fallout 4 VR)。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7)

一個多月後,Xbox負責人菲爾·斯賓塞(Phil Spencer)就Xbox One X對VR支持方麵給出了非常含糊的答複。Xbox在2017年推出時並不支持VR,微軟也未提及Xbox One X在2018年中是否會加入VR功能。

據稱Xbox One X將運行Win 10操作係統,同時,微軟也將持續發力構建“Windows通用平台”——該平台鼓勵開發者開發兼容所有Win 10設備的應用,Xbox One X加入微軟混合現實平台看起來隻是一個時間問題,那麼問題是什麼時候?

在2017年上半年一次頗為坦誠的采訪中,Xbox負責人菲爾·斯賓塞曾建議微軟不要在Xbox中加入VR,因為Xbox家族中似乎容不下一個帶線的頭顯。他當時還指出VR行業“距離無線VR解決方案的出現還有好多年。”

如果微軟打算在“好多年”無線技術出現後再在Xbox上推出VR的話,無異於把幾十億美元的額外收入拱手讓給這方麵已經遙遙領先的索尼。

那麼屬於Oculus的2017年可能有點難忘,先是去年3月爆出Oculus創始人帕胖將離開Facebook和Oculus,然後不久Oculus就開啟了降價模式,逼得其他硬件廠商也紛紛跟進采取降價策略,本來大家的日子都不算好過。而Oculus則大刀闊虎的變革,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扶植內容創作領域,甚至將觸角伸向了VR一體機,在國內還與小米達成合作,2018年對於Oculus來說又是充滿希望的關鍵一年。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8)

不過降價策略還是有一定效用,據去年10月調查結果顯示,Rift在Steam中占比達到47.61%,Vive則已48.76%微弱優勢領先。而且有趣的是,Rift DK2開發套件實際上占據了那部分份額,上漲了0.28%。後者於2014年推出,仍然保有Steam上使用的VR頭顯3.28%的份額。消費者級別的Rift和Rift DK2合起來總共占有Steam VR頭顯市場份額的50.89%。

雖然Rift和Vive在Steam上進行著對抗,但是新的競爭對手很快就會使得二元戰鬥變得複雜。去年10月推出的Windows VR頭顯起步價為400美元;,雖然頭顯現在已經可用,但是他們對SteamVR的兼容要到12月才會開始,這意味著我們要到新年之後才能在Steam硬件和軟件調查中看到它的身影。微軟這位新玩家的加入,使得2018年PCVR市場又有看頭,頭部玩家們的爭奪與競爭,可能受益的會是普通大眾。

巨頭吃肉,小廠想喝湯,等到時機成熟,隨著新的巨頭加入,湯夠不夠喝也是個問題。國內廠商中大朋、Pico、小派、Hypereal、蟻視都曾推出PCVR頭顯,雖然還沒真正能走向大眾市場,靠著B端和線下以及海外市場或許能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在定位追蹤、頭顯重量、分辨率和視場角乃至體驗層麵都有所創新。

去年3月份大朋推出自研激光定位版E3 VR頭顯之後,就吸引了眾多眼球,大家可以理解為:大朋E3定位版是一款更輕更便宜的“Vive”,雖然體驗還有待進一步優化,但也讓人們看到國產廠商在技術研發上的努力。小派靠差異化的策略,主打4K和8K高分辨率以及大視場角度的特點,深挖體驗,在海外收獲不少成績。

微軟正式布局VR,索尼賣了200萬,市場趨穩背後,2018年PCVR還會有驚喜嗎?(9)

但是對於這些創業型的公司來說,走下去堅持下去才是重要的,畢竟做硬件燒錢快弄不好還容易遭來非議,創好業何其難。

2017年他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問題:怎麼看待和應對巨頭的入局和競爭?不過,隻要VR沒有迎來真正爆發走向大眾消費市場那天,相信這個問題在未來長久一段時間可能還會一次又一次出現。正如業內人士所說,巨頭的進入其實是件好事,能夠快速推動VR行業的發展,畢竟無數創業者們還期待著巨頭能在前方披荊斬棘。

從近年市場表現來看,2018年PC VR還會推出什麼新品,或者PC VR還有哪些令人期待的驚喜,這是個問題。

上一篇:微軟員工證實新版的HoloLens正在開發中 下一篇:微軟微軟Windows 10創意者更新秋季版覆蓋率已達85%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電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