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是硝煙一片的國內外辦公協作軟件領域價值何在?
3 月 12 日,是微軟的大日子。這天是微軟旗下的辦公協作軟件 Microsoft Teams(下稱「MTs」)正式推出一周年紀念日。一年間,MTs 在 181 個市場斬獲了 20 萬個企業用戶。
就在當天,微軟還趁勢推出了功能更新預告。Microsoft Teams 將集成 AI 助手微軟小娜,用戶可以通過和小娜「溝通」,輕鬆撥打電話、參加會議或添加人員參加會議。此舉被外媒解讀為微軟在和辦公協作軟件初創公司 Slack 競爭中發出的大招。
大公司圍獵小公司不算新鮮事,但包括微軟在內,穀歌、Facebook 等國外巨頭圍獵一家初創公司也算是一大奇觀了。其實,國內辦公協作軟件領域同樣如此,雖然沒有巨頭圍獵,但戰場上早已湧現出諸如釘釘、石墨、Teambition、企業微信等辦公協作軟件。不知不覺中,國內外辦公協作軟件領域已是硝煙四起。
Slack 做成了什麼,攪動了什麼?
Slack 成立於 2014 年,但產品原型卻誕生於 2002 年。
2002 年,Slack 創始人 Stewart Butterfield 和幾個異地小夥伴興致勃勃地研發一個名為 Glitch 網絡遊戲。為了提高企業協作效率,他們做出了一款用於企業內部的即時通訊工具(也就是 Slack 的前身)。最終遊戲沒做成,但做出的副產品 Flickr 卻成功獲得雅虎青睞。
Butterfield 在 2008 年從雅虎辭職之後,他發現 2002 年那個辦公協作軟件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於是在 2014 年 2 月,Slack 正式推出,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將工作中所有信息的接口統一整合在一起,提高信息到達率。

(Slack 最主要的功能其實是即時通訊,通過群組聊天展現實現企業內部協作,輔之以體驗極佳的內部搜索和項目管理工具,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 圖 | Slack)
通過建立群聊、私聊、項目管理、應用內搜索等功能,Slack 既可以當做即時通訊工具,又可以當做項目協作軟件使用。另外,Slack 還對 Trello、微信等超過 100 款第三方通訊或辦公協作軟件開放,因此它又是一個集成型平台。得益於其開放性和靈活性,到目前為止,Slack 在全球擁有 900 萬周活躍用戶,已擁有超過 5 萬個付費企業用戶,公司估值達 50 億美元。
Slack 是迅速崛起的辦公協作軟件行業的縮影和代表。從分類上來看,辦公協作軟件屬於 OA 軟件的大範疇之內,但近年來,文檔協作、項目協作和企業內即時通訊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企業日常工作中最受重視的三部分。
Slack 的迅速崛起觸動了微軟、穀歌和 Facebook 的神經,微軟的 Microsoft Teams,穀歌的 G suite,Facebook 的 Workplace 也隨風漸長。

穀歌的 G suite 的推出時間要比微軟的 MTs 要早上幾個月。2016 年,Google 發布公告稱,在原有的企業辦公應用(Google Apps for Work)的基礎上組建 G Suite,包含了原有 Gmail,Docs,Drive,Calendar,Hangouts 等功能,提供企業內部即時通訊、在線文檔協作和項目管理等功能,目前有 400 萬付費用戶。

Workplace 於 2016 年 10 月推出,其功能是在 Facebook 的即時通訊功能做延伸。與傳統 Facebook 社交界麵類似,Workplace 也擁有「動態消息」、「群組」、直播功能。截至 2017 年 10 月,Facebook 擁有 3 萬家企業用戶。
同一塊奶酪?不同的吃法
《中國企業家雜誌》在報道共享單車之間的激烈競爭時,稱其是為數不多值得巨頭們一起投入競爭的領域。從這個角度來看,主打企業市場,兼具社交屬性的辦公協作軟件同為此列。正如 ofo 和摩拜之間的相似與不同,功能上,Slack、MTs、G suite、Workplace 的差別其實不大,想要獲取的市場也一致,但它們對巨頭們意義大不一樣。

對於微軟而言,做一個企業係統軟件的目的可謂最順其自然。因為除了「Windows 係統」外,Office 辦公軟件就是其最核心的業務之一。已經有了「辦公」工具,再在「協作」上花力氣也就不難理解。事實上,微軟在協作軟件領域早已嚐試,2011 年推出的付費辦公協作軟件 Office 365,專門為企業服務,內容包括線網絡會議服務、即時通訊服務(Lync 和 Skype)、線上視頻會議、雲端儲存和文件分享。
Slack 的出現讓微軟產生了危機感,但也給微軟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和過去的謹慎或者不重視不同,去年微軟推出 MTs 時,就把即時通訊、雲端寫作作為主打功能,3 月 12 日推出的更新更是進一步強化了企業即時通訊功能。
不同於微軟的條理清晰,穀歌的 G suite 產品戰略一直比較糾結。從產品線的構成來看,穀歌仍然將社交夢寄托在 G suite 上。最近關於穀歌 G suite 的消息是 3 月 5 日 Hangouts chat 正式版正式並入 G suite。

(Hangouts 曾被穀歌寄予拓展社交應用領域的厚望 圖 | Engadget )
Hangouts 本身是一款在 to C 端失敗的產品,於 2013 年穀歌開發者大會中推出,主打視頻通訊。然而,即使後來接連整合 Google Talk、Google+ Messenger 功能,但 Hangouts 還是沒能幫助穀歌實現其社交夢。失敗後的 Hangouts 最終歸宿是被調至 G suite 中充當即時通訊工具。

將一款即時通訊工具插入辦公協作軟件當做拯救社交的做法不陌生,國內的釘釘的前身「來往」同樣如此。Hangouts 於 2013 年推出,「來往」也是;穀歌希望借 Hangouts 和 Facebook 在社交領域一爭高下,阿裏對「來往」寄予厚望,希望其從正麵挑翻微信;Hangouts 失敗後被並入 G suite 中,「來往」的核心團隊重啟爐灶做了「釘釘」;Hangouts 到今年才把「chat」功能正式加上,阿裏堅決用電話、短信、應用三重「DING DING DING」提高企業辦公效率。
如果說穀歌和阿裏的路數相似的話,那麼 Facebook 的 Workplace 和企業微信在產品定位上亦有相似之處,躺在龐大社交應用用戶基數上做產品導流,壓力不大,但似乎沒有多少進取心。
誰在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誰還在犯錯?
Slack 的壯大為巨頭們探了路,但並非每家公司都在這個問題上想清楚了。估值已經到達 50 億美元的 Slack 是一家當之無愧的獨角獸公司。但對於市值都在 6500 億美元以上的三家巨頭而言,50 億美元不足以成為巨頭們進入單純的辦公協作領域的理由。
2016 年的一篇心理學分析報道指出,Slack 是一個讓人「上癮」的產品,其用戶留存率曾一度高達 95%,在沒有增加銷售人員的情況下,服務訂購營收的月增長率達到 8%。這或許才是觸動巨頭們決心下場圍獵 Slack 的深層原因。微軟在 Slack 身上看到了雲端「協作」業務發展的方向,穀歌看到了企業端社交也有高留存率,Facebook 則看到了讓人「上癮」背後的品牌競爭。

一個經常被人忽視的事實是,企業軟件服務是個悶聲發大財的行業,辦公協作軟件自然也是企業軟件服務的一種。《財經》雜誌的數據顯示,美國超百億美元市值的服務企業有 100 多家。微軟、甲骨文等都屬於其中的一員。
企業辦公協作軟件的基礎就是雲服務,微軟大力發展辦公協作軟件的目的無疑同樣是軟件、雲業務的發展和延伸。一個例證是,雖然和馬上就要 IPO 的 Dropbox 達成了合作,但微軟在發展自己的企業雲方麵仍然沒有絲毫鬆懈。
相較於微軟的賣力,Facebook 的策略看起來就像防禦性措施。Workplace 除了為了賺錢,還是在築起一道防禦牆。
這道牆防著一個做大的企業辦公協作軟件再推出一個麵向普通用戶的聊天軟件,會用「DING DING DING」這樣粗暴形式來提高企業效率的釘釘不會帶給微信威脅,但輕量化、體驗極佳、以及本身就是即時通訊工具起家的 Slack 有可能對 Facebook 造成致命一擊。試想,如果 Slack 登高一呼,「我們要把聊天應用獨立出來」,其 900 萬的周活躍用戶有多少會被轉化?

(現 G suite 套餐內的文檔協作、即時通訊功能展示 圖 | 穀歌)
穀歌的產品定位仍然飄忽。將一個 to C 的失敗品 Hangouts 作為 to B 產品的核心,目的還是想要抵達 C 端用戶。然而,企業協作軟件並不具備多少麵向 C 端的社交價值,或是作為普通用戶流量入口的價值。辦公協作軟件的社交屬性是一種公事公辦的協作,釘釘的功能再多,也沒有哪個普通人會把釘釘當做自己和朋友聊天的工具。
剛起步的 Slack 以輕量化的即時通訊社交功能廣獲好評讓人誤以為社交是其核心,但其實不然,辦公協作軟件最有價值的是企業服務的入口——既然是 to B 端的社交工具,所成為的流量入口也應當是給 B 端的。
辦公協作軟件更大的意義是在於麵向企業服務市場,塑造產品品牌或者品牌推廣。對於巨頭們而言,作為企業服務的入口而非普通用戶的入口才應該是企業協作軟件的最根本的任務。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如果你是微軟 MTs 的用戶,那麼無論是微軟更新了什麼產品,那麼你都會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加之企業協作軟件的更替成本較高,產品粘性帶來的流量也會更為穩定。
對於既無企業服務的背景,旗下更不具備數量龐大的社交應用用戶的 G suite 和釘釘而言,其實並不適合做社交產品,媒體也無需再去強調產品前身裏的社交基因。企業的流量和普通用戶的流量並不是同一回事。強扭的瓜不甜,既然有一塊更大的蛋糕在正確的方向,何苦還要把企業端市場入口的產品定位成一個社交產品呢?
那些說釘釘做社交或者要釘釘做社交的人,醒醒吧。
頭圖來源:極客公園
責任編輯:克裏斯 ■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