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從【移動為先 & 雲為先(Mobile first & Cloud first)】的世界,轉移到一個將由【智能雲和智能端(Intelligent Cloud & Intelligent Edge)】組成的新世界。
2017 年 5 月 10 日,在 Build 2017 大會 Keynote 演講的開場環節,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用上麵這句話,闡釋了微軟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全新發展策略;伴隨著整個新策略,微軟也開始了產品和技術層麵的全麵轉型。

現在,這一轉型終於到達了架構和組織層麵。
三大體係,布局端、雲和 AI 基礎技術2018 年 3 月 29 日,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麵向該公司的解決方案方麵發布了幾個重大的人事和架構調整,這一調整的脈絡很清晰,分別麵向端、雲和 AI 構建三大團隊。
第一個團隊對應的是端,這一團隊被命名為 Experience & Device(體驗和設備),團隊負責人為微軟執行副總裁 Rajesh Jha,他之前負責的是微軟的 Office 365,而現在 Rejesh Jha 的指責得以擴展。根據 Nadella 的描述,Rajesh Jha 將負責把 Windows/Office 和第三方應用和設備整合起來打造一個綜合性更高的 Microsoft 365 服務。
在 Experience & Cloud 團隊下,各自的業務分工如下:
設備:負責人為 Panos Panay,他將以微軟首席產品官(Chief Product Officer)的身份負責微軟自家的設備業務,包括軟件和硬件層麵;他還將負責端到端設備的商業執行。
Windows:負責人為 Joe Belfiore,他此前就一直在負責 Windows,不過在新架構下他還將推動 Windows 與 Microsoft 365 的整合。微軟方麵還表示他將會在 Build 上分享更多關於 Windows 的信息。
新體驗和新技術:負責人為 Kudo Teunoda。
企業移動和管理:負責人為 Brad Anderson,主要負責 Windows 企業部署和管理,並將與 Microsoft 365 項目和 Cloud + AI 團隊協作。
第二個團隊是 Cloud + AI,對應的正是微軟的智能雲戰略,其負責人為 Scott Guthrie,Scott Guthrie 此前是微軟 Azure 雲服務的總負責人,從這次調整可以看出,微軟對雲服務和 AI 的結合更加重視。伴隨著 Scott Guthrie 的升職,Jason Zander 被提升為 Azure 執行副總裁,負責 Azure;部分來自 Windows 團隊、並與 Azure 業務關係密切的團隊也加入 Azure。

除了比較核心的 Azure 雲服務,Cloud + AI 團隊還包括 Business AI、Universal Store & 貿易平台、AI Perception & MR、AI 認知服務 & 平台等幾個板塊;其中的 AI 部分偏重於與 Azure 雲服務的實際應用相結合,但還需要與接下來要介紹的 AI+ Reaserch 團隊相結合。
AI + Research 團隊的負責人是沈向陽。了解到,2016 年 9 月微軟成立 AI & Research 事業部時,沈向陽就已經成為該事業部的負責人;因而在這次調整中,基本上沒有變化。這一部門專注於 AI 相關的基礎技術研究,不過也可能把相關的技術用於當下和未來的產品中去。
總體來看,微軟在本次架構調整中充分對應了它在去年提出的新戰略,其中 AI 和雲服務的重要性被無限放大,這也是為了迎合 AI 這一技術潮流。
微軟越來越 To B 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調整中,一次 21 年的微軟老兵、微軟執行副總裁 Terry Myerson 將離開微軟,不過在離開之前,Myerson 還會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交接工作。此前的 Terry Myerson 負責 Windows、Surface、Xbox、Windows Server、Intune、Hololens MR 等。隨著他的離開和微軟的架構調整,這部分業務大部分被歸於上述 Experience & Device 團隊,一小部分則被並入 Cloud + AI 團隊。

Terry Myerson 的離開,更像是一個微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標誌:微軟離一家 To C 的公司越來越遠,而離 To B 越來越近了。
實際上,從 To C 到 To B 這個過程,從 Nadella 上任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因為在就任 CEO 之前,Nadella 就是微軟 Azure 業務的負責人,並且在 Nadella 的帶領下,Azure 業務的增長勢頭非常強盛,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 Nadella 贏得了微軟 CEO 的角色。
隨後的幾年間,微軟采取了【移動為先,雲為先】的策略,不過相對而言,【雲為先】的戰略得到了充分執行,而【移動為先】則是大打折扣。微軟砍掉了諸多與消費者相關的業務,其中最為激烈的一次是 Lumia 手機業務;不過這一趨勢在去年更加明顯,包括 Groove Music、Kinnect、Windows Phone 等業務相繼被砍掉。
當然,在砍掉上述業務的同時,微軟也在為 iOS 和 Android 平台開發 Office、Skype 等應用,並致力於這些應用實現與 Windows 10 係統的結合。
微軟在納德拉領導下所作出的改變,從本質上來說是符合微軟的長遠利益的。根據掌握的近年財務數據,Azure 雲服務的營收增長為微軟財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簡直可以說是微軟智能雲板塊乃至整體營收增長的發動機。自有具體財報數據公布起,Azure 營收的同比增長就非常強勁;前期甚至達到了 140%,而後期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高於 90%,到了 2018 Q2 反而有所提升。

這是 Azure 雲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原因,也是 Azure 負責人 Scott Guthrie 在這次的調整中得以升職的原因。
相比較而言,Windows 10、Surface 等所在的更多個人計算板塊在近年來的財報表現中都比較普通,增長率基本上都在個位數,個別板塊的虧損還比較嚴重——這可能也是 Terry Myerson 尋求離開的原因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調整中,此前負責 Office 的微軟執行副總裁 Rajesh Jha 被得到了升遷,他現在的角色可以說是承擔了 Terry Myerson 此前負責的大部分業務。而 Rajesh Jha 之所以能夠得到升遷,本質上還是因為他所負責的 Office 365 表現出色。以上季度財報為例,Office 365 商業版的營收增加了 41%,個人用戶數也增加到了 2920 萬,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數據表現。
總結從【移動為先,雲為先】到【智能雲 & 智能端】,貫穿在其中的,除了微軟對 Azure 雲服務的一如既往的重視,也包括微軟希望在【端】側有所作為的願望;遺憾的是,在智能手機移動端的諸多嚐試歸於失敗之後,微軟最終退回到自己賴以起家的 Windows 10 操作係統以及承載它的 Surface 硬件設備——這的確是一個艱難的轉型過程,不過在 Nadella 的帶領下,微軟的轉型可以說是初步達到成功了。

在看來,隨著人工智能對於技術和應用的滲透越來越深入,微軟勢必會離普通消費者的距離越來越遠;不過越來越不 To C 的微軟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依然非常重要,就像不再賺錢的 Windows 10 依然對微軟非常重要那樣。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aex安銀交易所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74.98M
下載
幣卡交易所app官網最新
其它軟件17.96MB
下載
寶幣交易所新版本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app軟件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gbc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鏈易交易所官方app安卓
其它軟件72.70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king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