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學生科技大賽微軟“創新杯”廣州地區賽事複賽中,來自暨南大學學生團隊的創新項目,幫助普通人提高豬肉等食品安全檢測的“基於雲數據的手持式智能光譜儀”,獲得複賽第一名。
團隊的三名成員均是出生於1997年的大三理科生。他們中有GPA全班第一,愛聽民謠做實驗的男學霸,也有從初中開始玩編程的廣州本地女生。雖然還在上學,他們卻已擁有多項個人發明專利,在國外發表過SCI論文。
在接受廣州日報采訪時,這些95後講述了自己從大一開始泡實驗室,專注創新發明的有趣經曆與三年未有更新朋友圈的忙碌,也講述了對未來的期待。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圖/實習生譚蓉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俊傑
1997年出生的廣州女生畢曉琳上大三,她所在的暨南大學理工學院光電工程係隻有6名女生,6名本科女生全都進入了由導師和研究生主導的光電實驗室。

畢曉琳同學及其參與研發的光譜測試儀
1愛看《偶像練習生》的女“程序猿”畢曉琳是6個女生中最早進實驗室的。她是一個說話溫柔、愛笑活潑的長發女生,也是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編程高手。
畢曉琳的編程啟蒙全靠自學,而且是背著父母,來自她現在看來“比較幼稚,都不好意思說”的小遊戲。
早在廣州四十一中上初中時,初二的她和當時的同學都迷上了一個叫《奧比島》的在線小遊戲。一次玩遊戲時,有人在遊戲中設置了釣魚程序,拿走了她的賬戶和密碼。為了奪回自己的遊戲賬戶,畢曉琳自學了編程,並如願以償拿回了賬號。高中後,她進入廣雅中學,學校裏也有編程課,但由於高考學業壓力大,留給她學習編程的時間並不多。上大學時,家在廣州的畢曉琳對學校隻有一個要求,不要出天河區,由此她進入了暨南大學理工學院。
大一時,由於對所學專業的光譜儀產生了興趣,從小喜愛自己動手、思考解決問題的她就想能不能把笨重的光學儀器變小,方便在生活中使用。
帶著這個想法,學有餘力的畢曉琳,通過考試後加入學院所在的新型光電材料與激光技術研究團隊,開始了“泡實驗室”的大學生活。
畢曉琳的宿舍在北門,理工學院的實驗室在南門,正好橫穿暨南大學,走下來至少要20分鍾。畢曉琳笑說,除了周末回家,她的大學生活就是宿舍、教室、實驗室,三點一線。有時放假,她也會從家回來呆在實驗室。
到了大二,由於實驗室所需的時間越來越多,性格外向愛笑的畢曉琳退出了學校的社團,開始專注在實驗室琢磨自己的光譜儀,琢磨編程算法,寫論文,參加創新比賽。她笑說,自己的課餘時間太少,沒空旅行,沒空逛街,甚至少到大學三年的朋友圈都幾乎沒再更新。
唯一的“奢侈”愛好,就是吃飯時觀看《偶像練習生》,因為她是節目的“鐵粉”。

魏立駿同學及其參與研發的光譜測試儀
2午夜實驗室聽民謠的男學霸和畢曉琳同時進入實驗室,也是光譜團隊成員的男生魏立駿,也出生於1997年。他來自廣東茂名,戴著一幅時尚的圓眼鏡,外表清秀。魏立駿說話慢條斯理,有點學究氣息,卻自帶冷幽默。因為長相跟越南一個偶像組合成員十分相似,他被實驗室裏的女生們調侃是“越南洗剪吹組合”成員之一。
同樣上大三的魏立駿不僅在全係GPA(平均學分績點)第一,在大學期間還有兩項個人發明專利,並達到同專業研究生畢業時的標準之一:至少發表一篇SCI論文。
魏立駿是一個標準“電子宅男”,平時喜歡聽音樂、看《權力的遊戲》等美劇,最大的愛好還是呆在實驗室。
周末休息時,從早到晚呆在實驗室對於他是常事。課後到實驗室改論文,做實驗對他來說就像空氣和水一樣,是大學生活,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下課後,來不及去食堂,他就直接在實驗室外叫外賣盒飯。
實驗室對魏立駿來說並不悶,也沒焦慮和壓力,沒人硬性要求他去實驗室,要呆多久。因為實驗室的位置有限,老師、本科生和研究生混合使用。他反而是自己感覺在實驗室的時間不夠用。

光譜測試儀研發團隊的魏立駿(左一)、畢曉琳(左二)及導師朱思祁(右一)
3自備“睡袋”獎金用來買零食推開暨南大學理工學院410實驗室的大門,除了台式電腦、擺滿書籍和論文的辦公櫃,實驗室最顯眼的地方就是一道透明的玻璃幕。
玻璃幕牆內有幾台碩大的光學研究儀器,裏麵一年四季恒溫恒濕。為了保持光學器材靈敏度,進去做實驗的人要穿白大褂、拖鞋,經過1分鍾左右的密閉空氣吹風除灰,才能進實驗室。
這就是魏立駿、畢曉琳和他們的師兄師姐、導師一起工作的激光光學與激光工程實驗室。
實驗室的特別之處是在對著校園裏正發著嫩芽的綠樹的窗台旁,精心擺放了兩瓶五顏六色的康乃馨,給氣氛單調的實驗室添了一抹亮色。這些康乃馨是魏立駿的女朋友,在幾天前他生日時特意送來的。
性格外向的畢曉琳笑稱魏立駿是班上名副其實的學霸,因為實驗室裏的本科生都忙得成了“單身狗”,隻有他同樣在實驗室,居然還“脫單”談戀愛。
實驗室的辦公櫃上方則有幾個睡袋,也是幾個本科生買的,因為下課後時間緊,回北門的學生宿舍太遠,他們休息也在實驗室裏。
學生們的指導老師、光電工程係副教授朱思祁笑說,“這都是他們自己買來的,沒人抓勞工幹活,也沒人鼓勵他們睡在實驗室。”
實驗室的門口還堆著一箱箱的巧克力威化餅、花生米、甜飲料等高熱量的零食,像一個小食品倉庫。這是魏立駿、畢曉琳他們參加各種創新比賽和專利獲獎後,用獎金買的。學生們獲獎買零食,在實驗室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用光電工程係副教授朱思祁的話說,這些本科學生,通過比賽競賽獎金,在上大學時都已經是“小富翁”。對此,魏立駿則不好意思地說,“就是解決了自己的生活費。”
1985年出生的朱思祁,本科也是在暨大就讀,在國外攻讀博士後他回到學校任教。畢曉琳和魏立駿是他回國2年來,帶的第一屆本科生。
朱思祁說,鼓勵本科生進實驗室是暨大光電工程係的一個特點。此前,曾有一名本科生在實驗室操作失誤,導致一台價值20萬元的儀器被燒壞。雖然心痛儀器,但朱思祁還是安慰這名學生不要有心理負擔,繼續進實驗室。
在他看來,本科生沒有研究生那麼大的論文壓力和負擔,反而更容易發散思維,有更多時間在實用創新中取得成績。

激光光學與激光工程實驗室裏的固體激光器
4像檢測指紋一樣測豬肉此次獲得微軟“創新杯”廣州地區賽事複賽第一名的“基於雲數據的手持式智能光譜儀”,就是畢曉琳、魏立駿和同係另一名同學陳麒從大一開始的學業外創新。
2016年,畢曉琳他們還在讀大一時,第一代產品隻是一個充電寶改裝的光譜儀,僅能探測到自發光物體的光譜,隨後將獲取的數據上傳至電腦,效果並不理想。
7個月後,在畢曉琳他們上大二時,他們改進了產品,反複測試,最終產品雖然無須經過專業分析步驟,但仍需要手機輔助,通過鏈接手機APP,來看結果。直到今年大三,參加“創新杯”時他們進行了第三次改造,把檢測儀和結果反饋合二為一。一台橙紅色的智能光譜儀就像吃飯買單的手機掃碼儀一樣,對著豬肉一掃,就能在光譜儀屏幕上看到豬肉是新鮮的還是隔夜的。
“我們想做的是一個人人可以看懂、可以用到生活中的儀器。”畢曉琳的想法來源很簡單,每一年3.15晚會上都有食品安全問題曝光。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的豬肉都是普通人難保證自己食品安全的痛點。實驗室裏的機器都很笨重不能普及,工商局和化學檢驗結果,普通人很難看懂。
由此,畢曉琳想到能否讓普通人像拿手機掃碼一樣,對著變質的豬肉,掃一掃2秒鍾就能看出結果。
在三人小組中,女“程序猿”畢曉琳負責編程和算法,也是點子構想者;魏立駿負責在電腦上設計產品外形、光學硬件部分。輔修金融、外表老成、聲如洪鍾的陳麒則負責電焊和產品展示。
“就像每個人都有指紋一樣,每個樣品也有對應的特征譜線,根據特征譜線的差異,我們的光譜儀對樣品進行分析鑒別。”正在展示對荷花劃分鑒別的魏立駿說道。
目前,除了測試食品,該團隊的光譜儀還計劃應用於中藥材樣品檢測、皮膚質量檢測、食用油檢測和商業合同中文本是否有被換頁的檢測。
由於是跨學科的創新,畢曉琳說很多東西都是自學。對於未來,上大三的她還想畢業後繼續讀書,可能改學金融,因為金融中用到的數學建模是她的強項。
魏立駿的近期小目標則是爭取在今年7月代表中國去西雅圖參加微軟“創新杯”。
“聽說西雅圖是全包食宿的,”戴著眼鏡的他笑著說。
廣州日報機動記者部出品
編輯:李華
投稿、轉載合作等請聯係 gzrbjdjzb@163.com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比特兒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咖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86.26MB
下載
bafee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8.5MB
下載
必勝交易所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聚幣交易所app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175.44M
下載
比特交易所app安卓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交易所app蘋果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zb交易所蘋果app官網
其它軟件57.91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appios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最新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32.8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