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Windows 事業部主管史蒂芬·辛諾夫斯基(Steven Sinofsky)近日在 Twitter 上發表了長篇大論,回顧了人們在 1993~1994 年間的互聯網浪潮期間的反應,並與當下的金融創新相對比。在玩區塊鏈的朋友們的鼓動下,他在 Learning by Shipping 博客上進行了綜合,下麵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都是怎麼說的。

當麵對一種新技術、方法、工具、API 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暢想它會怎麼失敗,我們可以稱之為“科技電鋸”。辛諾夫斯基稱:“我能想到的每一項技術,似乎都受到了它的影響,特別是… Web / 互聯網”。

上圖左:Web 服務器數量的增長(1993)
當業界首次麵對這些‘新’技術時,第一感受就是“這樣一種由大學開發的古怪免費網絡,能用起來才怪了”。但事情又是怎樣發展的呢?

上圖:PDA 的誕生(1994)
辛諾夫斯基自稱是幾個“直接點擊聯網”的人,即擁有靜態 IP 地址、不需要 NAT(網絡地址轉換),在辦公室裏就可以暢遊互聯網。JAllard 是另一位夥計,他通過 FTP 提供免費的 MSDOS 。

人們設想的車載導航(1994)
每一天,辛諾夫斯基都會邀請人們到自己的辦公室,向他們演示互聯網,想想就很瘋狂:
客人都是當時的頂尖科技和商界名人,我向他們演示 FTP、Gopher、WAIS、Cello、Mosaic、以及 MTV.com、Sun.com、Novell.com、首個網絡攝像頭(Norway)、以及康奈爾的環球校園計劃等內容。
參訪企業中有許多都是經營專用租賃線路(x.25!)、用於連接其全球辦公室的公司,甚至借助衛星來傳輸公司視頻、或者用 CD 光盤和聯邦快遞來傳遞銷售和培訓數據(沒錯,說的就是微軟)。

上圖:在計算機上瀏覽 1994 年前的互聯網
有趣的是,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看點出發,意圖‘證明’萬維網(WWW)無法勝任:
一名電信業者試圖從“分享”線路的經濟性和 TCP / IP 的脆弱性來駁倒我,一位‘多媒體’開發商解釋了何謂‘大’音樂文件。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 HTML 太原始,我還要堅持己見嗎?
不過最有趣的是,還是“這一切都是怎麼構建的”?團隊們在開發各種技術來支持這些場景,而且是大量的科技。

上圖:用新方式解釋新事物,用就方式解釋舊事物。
這些“萬維網”技術看似脆弱、不成熟、管製疏鬆、且無人能從經濟上獲益,有些聰明人甚至認為視頻中展示的任何東西都永遠無法成真:
你可將之稱作‘創新者的窘境’,但本質還是人們根深蒂固地認為老技術比新技術能做到更多,這一點是明確的。
直白來講就是 —— 他們認為‘新技術’無法以‘老方法’去做一些事情。
AT&T You Will Ads From 1993 - Amazingly accurate predictions(via)
與此同時,矽穀和其它地方的人們正在使用這些特別的技術,去實現 AT&T 在 1993 年的電視廣告中所描述的內容(精準的預測)。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icc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5.94MB
下載
香港ceo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歐意錢包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aibo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12.74M
下載
btcc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6.13MB
下載
zb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交易平台官方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易歐交易所app官網安卓蘋果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天秤幣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